信达证券-机械设备行业周报:地热资源及开发解析-211128

《信达证券-机械设备行业周报:地热资源及开发解析-211128(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机械设备行业周报:地热资源及开发解析-211128(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专题:地热能是一种存在于地球内部岩土体、流体和岩浆体中,并且可以被人类开发利用的热能,其根本来源是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发出的热量。 地热能可以引发火山爆发以及地震,能量巨大。 (1)地热能是一种优异的可再生能源,储量巨大。 地热能不会导致大气污染,具有储量大、分布广、绿色低碳、稳定可靠等特点。 根据美国地热能协会官方数据,地热能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为6.2%。 每年从地球内部传到地面的热能相当于100πW(1πW=1000万亿W=1015W),折合100万亿度电,是2010年全球耗电量18.466万亿度的5倍以上。 不同温度的地热能具有对应的开发利用方式,地热直接利用和地热发电是主要形式。 200~400℃的地热能可以直接用于发电,150~200℃的地热能可用于制冷、工业干燥和工业热加工。 地热能直接利用的主要方式包括地源热泵、空间供暖、沐浴和游泳、温室供暖、养殖塘加热、工业用途、冷却/融雪、农业干燥等。 2020年地源热泵占比高达58.8%,是最主要的地热能直接利用方式。 目前全球地热发电模式主要包括适用于高温热田的干蒸汽发电系统、适用于中高温热田的扩容式蒸汽发电系统和适用于中低温热田的双循环发电系统,其中扩容式发电系统占地热发电市场的57%。 (2)我国地热能行业或将迈入快速发展阶段。 “十五”期间(2001~2005年),国家层面提出地热利用加快地热回灌技术的研究;“十一五”期间,我国提出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十二五”期间,我国着重推进中低温地热直接利用和热泵技术应用;“十三五”期间,我国明确了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进度,我国地热能政策在不断推进地热能技术和商业化应用的进程。 2021年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因地制宜做好可再生能源供暖工作的通知》提出积极推广地热能开发利用。 “十三五”期间收官时,国内地热发电新增装机量仅有18.08兆瓦,占“十三五”规划的3.6%。 全国地热发电总装机量为44.56兆瓦,仅占规划装机量的8%。 制约地热发展的因素包括资源、技术、资金和政策,政策因素极其重要,“十三五”期间,地热发电没有享受《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分摊管理办法》的补贴是重要原因。 2020年11约25日,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审核有关工作的通知》也指出,符合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关规划的陆上风电、海上风电、集中式光伏电站、非自然人分布式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地热发电、生物质发电等项目要求的均可分批纳入补贴清单。 国家政策持续推出,地热发电补贴或将实现升级,行业有望迈入快速发展阶段。 风险因素:全球疫情加速扩散,海外复工复产之后需求提振低于预期,国内后续经济增长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