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化工行业周度观点21W21:万华化学攻克L~薄荷醇技术,新材料领域持续突破-210522

《中泰证券-化工行业周度观点21W21:万华化学攻克L~薄荷醇技术,新材料领域持续突破-210522(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化工行业周度观点21W21:万华化学攻克L~薄荷醇技术,新材料领域持续突破-210522(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板块行情表现:年初以来,板块持续跑赢大盘本周化工(申万)行业指数涨幅为0.65%,创业板指数涨幅为2.62%,沪深300指数上涨0.46%,上证综指上涨下跌-0.11%,化工(申万)板块领先大盘0.76个百分点。 2020年初至今,化工(申万)行业指数上涨幅度为8.35%,创业板指数上涨幅度为4.96%,沪深300指数下跌幅度为-1.48%,上证综指上涨幅度为0.39%,化工(申万)板块领先大盘7.96个百分点。 万华化学攻克L-薄荷醇技术,新材料领域持续突破事件:万华化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完成“高效绿色不对称催化制备L薄荷醇技术”项目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成果鉴定,攻克了以柠檬醛为核心原料的L-薄荷醇生产成套工艺技术,投产建成1000吨/年的工业化示范装置,成为全球第四家掌握薄荷醇生产技术的企业。 点评:L-薄荷醇具较高商业价值,为世界销量最大的香料单体之一。 应用范围广泛:L-薄荷醇由于其含有薄荷香气和清凉效果,商业价值较高,广泛应用于口腔产品、烟草、化妆品、口香糖、甜食和药物涂擦剂中,其中在口腔护理产品中用量最大,占比超过1/3。 进口依赖程度高:我国的薄荷醇产业模式主要是采用加工提纯的天然工艺,产能规模小,而需求量较大。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薄荷醇进口数量为15652吨,进口金额2.50亿美元,平均单价15989美元/吨;出口数量6192吨,出口金额1.32亿美元,平均单价21295美元/吨,化学合成法前景广阔:目前全球L-薄荷醇的年需求量约为4万吨,其中70%来自于天然提取法,天然薄荷醇主要来自于天然薄荷脑中,但是由于气候、种植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无法保证稳定的天然薄荷醇产量,且天然薄荷醇总产量也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对薄荷醇的需求。 化学合成法具备产量稳定及价格便宜的优势,成为弥补L-薄荷醇的重要生产工艺,目前实现工业化的工艺主要有德国德之馨的间甲酚工艺、日本高砂的香茅油工艺、巴斯夫的柠檬醛工艺。 攻克以柠檬醛为原料的核心工艺,延伸精细化工产品线。 公司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攻克了以柠檬醛为原料的L-薄荷醇不对称催化成套工艺技术,建成投产了1000吨/年的工业化示范装置,成为全球第四家掌握合成L薄荷醇核心技术的企业,同时不对称催化技术在产品分离过程中不需要手性拆分,具备更高的效率和成本优势。 此前2021年4月,万华化学柠檬醛及其衍生物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已经报批前公示,L-薄荷醇作为柠檬醛下游的延伸布局。 一方面体现了公司致力于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发展,从传统化工拓展到香精香料、个人护理、日用化学品等高端精细化学品领域,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战略方向。 另一方面,L-薄荷醇等高壁垒产品的技术突破不断彰显了万华领先全球的科研能力。 本周价格、价差变动情况:产品价格涨跌互现产品价格涨幅居前品种包括:二氯甲烷(12.99%)、磷酸氢钙(9.38%)、焦炭(8.51%)、鞋底原液(鞋中底,华东)(6.45%)、黄磷(6.44%)等,价格上涨原因主要为供给缩量、成本支撑、需求较好。 产品价格跌幅居前品种包括:辛醇(-13.86%)、三聚氰胺(-12.50%)、碳四原料气(-12.36%)、正丁醇(-12.20%)、丙酮(-9.69%)等,下跌原因主要为供给边际宽松,下游需求端疲弱。 投资观点:龙头价值穿越周期,积极拥抱新材料机遇原油中期存回暖预期,建议关注海油工程。 传统大宗仍在寻底,龙头价值穿越周期。 受经济周期及疫情全球蔓延影响,化工行业中传统大宗产品处于下行趋势之中。 作为化工行业主体,2021年4月份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PPI当月同比上升17.50%,连续4个月为正。 建议关注质地优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周期下行期,龙头企业扩大优势,同时估值明显偏低,或实现穿越周期,如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荣盛石化、桐昆股份、恒力石化。 新材料:积极拥抱产业革新与供应链重塑。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终端需求革新,带动高端制造产业升级和发展。 在此过程中,产业革新会对材料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建议关注产业革新与供应链重塑标的:雅克科技、国瓷材料、万润股份。 此外,建议关注优质成长性公司:海利得。 风险提示事件: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原油价格波动风险、企业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