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胰岛素国采结果落地,望加速进口替代进程-211128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胰岛素国采结果落地,望加速进口替代进程-211128(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胰岛素国采结果落地,望加速进口替代进程-211128(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全国药品集中采购(胰岛素专项)拟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8%,相比化药国采降幅较为温和。 国内3款新获批产品拟中选,9款三代胰岛素上市申请在审,失去集采良机。 国内企业成集采主力,除东阳光单个产品外其他拟中选均为A、B组。 跨国药企17个参与品种全部中标,C类品种占比最高。 跨国药企报量流失约15%,国内市场的进口替代进程加速。 二三代胰岛素价差缩小,国内三代胰岛素有望加速替代二代胰岛素。 国内胰岛素市场规模或有小幅缩减,预计龙头企业维持强者恒强态势。 ▍全国药品集中采购(胰岛素专项)拟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8%,相比化药国采降幅较为温和。 11月26日,国家医保局在上海进行第六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此次是对胰岛素的专项采购,也是集采范围从化学药扩展到生物药领域的首次尝试。 根据新华社报道,此次胰岛素集采涉及全国医疗机构首年采购需求量2.14亿支,其中二代胰岛素9000万支,三代胰岛素1.24亿支,约占国内胰岛素一年用量(3.5~3.8亿支)的60%左右,按照集采前价格计算,涉及集采金额约170亿元,关乎全国1千万使用胰岛素患者和逾1亿糖尿病患者的福祉,因而备受社会和市场关注。 本轮胰岛素国采分二代、三代胰岛素产品共6个组11个报价单元,并设置了最高有效申报价,每个分组的中选企业按照报价由低到高分为A、B、C三类分配带量。 最终产生拟中选产品42个,仅万邦生化的精蛋白人胰岛素注射液1个产品未中选。 拟中选品种价格平均降幅47.67%,相比前五批化药国采拟中选品种平均降幅52%、53%、53%、52%、56%,胰岛素国采竞争环境较为温和。 ▍国内3款新获批产品拟中选;9款三代胰岛素上市申请在审,失去集采良机。 近两个月国内企业共有3款胰岛素获批上市,顺利赶上此次胰岛素专项集采机会并且都拟中选,包括海正药业和通化东宝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以及东阳光药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另外,9款三代胰岛素上市申请在审,其中通化东宝、东阳光药、万邦医药等3家企业各涉及2个品种,没能赶在集采前获批错失集采资格,若在未来两年采购周期内获批上市,只能争夺采购量以外的约40%市场份额。 ▍国内企业成集采主力,除东阳光单个产品外其他拟中选均为A、B组。 本次集采中国产三代胰岛素龙头甘李药业大幅降价,6个参与品种全部中标,相对于集采前价格最高降幅近70%。 其中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门冬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分别给出最低报价17.89元、19.98元和48.71元,预混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给出第二低价24.56元,其余两个产品拟选为B类。 二代胰岛素龙头通化东宝5个竞品全部拟中选为B类产品,价格降幅为30-45%。 联邦制药拟中选产品6个,甘精胰岛素、人胰岛素注射液和精蛋白人胰岛素注射液拟选为A类产品,其余3项为B类。 东阳光的单个中选产品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以78.18元价格拟选为C类,除此项外,其他国产拟中选产品均为A、B两类。 ▍跨国药企17个参与品种全部中标,C类品种占比最高。 四家外资企业积极应战,17个参与品种全部中标,占品种总数约40%,相比于此前在武汉试点的胰岛素专项集采(外资企业中标的品种数占总中标品种数约70%)显著降低。 其中A类品种6个,B类2个,C类9个。 诺和诺德拟中标产品7个,价格平均降幅为48.41%,除地特胰岛素被拟选为B类外,其余6个产品为C类;礼来拟中选产品5个(2项A类,1项B类,2项C类),平均降幅54.92%;赛诺菲拟中标产品2个(分别为A3和C类),平均降幅54.82%。 亿帆医药代理的波兰佰通降价决心最为坚定,拟中标产品3个,平均降幅57.71%,2款产品给出最低报价,另外1款为第二低价。 ▍跨国药企报量流失约15%,国内市场的进口替代进程加速。 长期以来外资企业在国内胰岛素市场占有率较高;根据米内网数据,诺和诺德、赛诺菲和礼来三大跨国药企的市场份额合计占比超过70%。 此次集采首年总采购需求量为2.14亿支,其中三大跨国巨头在此次集采中总报量占比66.99%,但拟中选产品中C类较多,采购量流失约0.33亿支,占其总需求报量近15%。 国内企业A、B类产品占比较高,有望通过增量打破进口品牌多年来通过产品先发带来的市占率优势,加速国内市场的进口替代进程,打破长期以来跨国药企占主导的竞争格局。 ▍二三代胰岛素价差缩小,国内三代胰岛素有望加速替代二代胰岛素。 2015-2020年三代胰岛素销售增速较快,高于平均药物销售增速,而二代胰岛素在样本医院的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为-2.70%,占胰岛素药物销售额比例逐年减少,三代胰岛素替代二代胰岛素趋势明显。 本次集采胰岛素整体价格下降,二三代胰岛素之间价差进一步缩小。 以基础胰岛素为例,礼来的精蛋白人胰岛素和赛诺菲的甘精胰岛素集采前后每支价格分别为55.97/元30元、203.77元/69元,以日均20单位使用量计算,精蛋白人胰岛素年人均使用费从1362元下降至730元,甘精胰岛素年人均使用费从4958元下降至1679元,二者价差从3596元下降至949元。 由于三代胰岛素较二代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所有提高,能精准调节人体血糖浓度,降低低血糖风险,三代胰岛素替代二代是大趋势。 集采后二者价格的大幅度缩小,有望加速三代取代二代的进程。 ▍国内胰岛素市场规模或有小幅缩减,预计龙头企业维持强者恒强态势。 胰岛素药品集采实现以价换量惠及广大糖尿病患者,价格的下降有望迎来胰岛素患者使用率的提升,中标企业的产品销量将实现增长,但受降价冲击市场规模可能出现小幅下滑,预计国内整体胰岛素产品市场将告别高速增长的阶段。 国内胰岛素龙头企业甘李药业、通化东宝通过本次集采预计仍能维持国内较高的市场份额,未来将少有新的企业凭借价格优势改写竞争局面。 并且目前胰岛素作为生物制品的生产壁垒较高,新兴小型的胰岛素药企难以短时间内扩大产能,预计国内胰岛素企业将维持强者恒强态势。 ▍市场回顾: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1.51%,跑赢沪深300指数2.12pct,医疗服务药涨幅最大。 当前,医药板块2021年预测市盈率约37倍,融资余额占自由流通市值下降至3.80%。 本周A股医药板块,合计增持1.23亿元,合计减持12.85亿元;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31.51亿元。 ▍风险因素:新药研发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药品招标降价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风险。 ▍投资策略。 建议关注:1)研发管线丰富的龙头药企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翰森制药、石药集团和以创新研发为驱动的制药公司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2)直接受益创新审评和进口替代的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乐普医疗、惠泰医疗等;3)“卖水者”逻辑下的药明康德、山东药玻和九洲药业等;4)医疗服务及商业药店领域的爱尔眼科、锦欣医疗、海吉亚、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和一心堂等;5)精准医疗大发展下的金域医学、艾德生物等;6)疫苗产业链上的智飞生物、康希诺生物(H)、沃森生物、康泰生物、华兰生物等;7)消费升级趋势下的大健康消费龙头企业云南白药、片仔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