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研究院-高频数据看宏观:4月外需拉动生产向好,消费和投资尚不及疫情前增长水平-210520

《第一财经研究院-高频数据看宏观:4月外需拉动生产向好,消费和投资尚不及疫情前增长水平-210520(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财经研究院-高频数据看宏观:4月外需拉动生产向好,消费和投资尚不及疫情前增长水平-210520(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摘要2021年5月18日第一财经中国高频经济活动指数(YHEI)为1.17,相比一周前下降0.08,为今年春节以来新低。 所有正向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30城市商品房销售指数”继“五一”假期后再次回到基点下方。 近期钢铁价格回调,唐山钢坯价格在截至5月18日的一周下跌了1.95%,过去一个月上涨了11.69%,今年以来上涨了46.17%。 水泥价格涨幅收窄,在截至5月18日的一周上涨了0.06%,过去一个月上涨了3.45%,今年以来上涨了2.92%。 动力煤价格过去一个月来上涨了5.62%,今年以来上涨了5.98%。 截至5月18日的一周,央行公开市场投放量与到期量相等,无新增净投放。 银行间流动性保持平稳,隔夜利率在截至5月18日的一周上升18个基点,过去一个月来上涨18个基点,今年以来上涨63个基点;七天回购利率过去一周上涨22个基点,过去一个月来上涨2.67个基点,年内下跌38个基点。 5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工业生产、消费及投资数据。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在统计数据上表现为由基数效应驱动的数据大幅波动,为了更好地考察经济复苏程度,以下均采用剔除基数效应影响的两年增速(2019-2021)均值进行分析。 总体来看,经济复苏势头持续,但恢复不均衡现象明显,外需拉动制造业和贸易数据持续优于疫情前水平;应由国内需求拉动的“内循环”动能仍显疲弱,服务业尤其是餐饮行业的恢复仍然滞后;不确定性抑制投资恢复,例外的是第一产业投资显著增长。 4月,在制造业增加值加速增长的拉动下,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较3月加快0.6个百分点。 除制造业表现较好以外,工业的另外两个部门采矿业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生产不如疫情前水平,两部门4月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分别比2019年4月低1.2和4.4个百分点,且呈现走弱趋势,两部门4月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分别较3月下降1.8和0.8个百分点。 制造业生产持续优于疫情前水平。 4月,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较3月提高1.2个百分点,比2019年4月同比增速加快2.3个百分点。 制造业良好的表现主要受外需拉动,4月工业品整体出口交货值两年平均增速较3月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和医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和生产(增加值)的两年平均增速均优于疫情前水平,且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另一方面,国内内需不足导致消费品制造的增速恢复缓慢,增速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与生产持续向好相对的是国内终端需求不足。 一方面,商品消费需求未完全恢复,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速较3月增速下降2个百分点,比2019年4月同比增速低2.9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服务需求疲弱导致服务业尤其是餐饮行业的恢复仍然滞后,其中,餐饮1-4月累计消费两年平均增速仍为负值。 4月各部门投资均较3月改善,但仅第一产业投资好于疫情前水平。 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速较3月提高1个百分点,但比2019年1-4月累计同比增速低2.2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逐步复苏,4月,包括制造业在内的第二产业和包括房地产在内的第三产业的累计投资增速均有所改善。 但不确定性和市场谨慎情绪给投资恢复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各领域投资增速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例外的是第一产业,1-4月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速较3月提高0.4个百分点至15.2%,完全扭转了疫情前2019年负增长的投资趋势。 综上,国内生产活动持续向好,但内需尤其是服务业需求仍显不足,促进国内需求改善的政策支持仍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