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一周研读:2021年下半年投资策略陆续出炉-210528

《中信证券-一周研读:2021年下半年投资策略陆续出炉-210528(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一周研读:2021年下半年投资策略陆续出炉-210528(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下半年投资策略】中信证券2021年下半年策略会将于6月1日-6月4日召开,总量、专题、行业投资策略报告供各位投资者参考。 本周策略报告主要包括:主题策略、基金组合、金融产品、科技、周期、银行、非银、汽车、新能源汽车、通信等。 【主题策略:布局中道成长,隐形冠军之争】随着估值体系从DCF向PEG切换,业绩增长弹性较大、估值相对较低的“中道成长”将更具投资价值,以创业板、中证500为代表。 回购、可转债等政策工具配套也对“中道成长”产生助推。 我们认为市场风格将从一线龙头的“价值投资”演绎切换为以“细分龙头”为标签的“中道成长”。 在此背景下,赛道景气上行的能源安全主题、国防机弹主题、数字人民币主题等方向上的隐形冠军有望成为下半年首选品种。 【“公募基金+”:基金组合投资的五大展望】在资管净值化、居民财富配置产品化的趋势下,基金组合投资是核心的“标准化资产”配置方式。 各类商业模式百花齐放,预计“公募基金+”将是主战场。 以公募基金为基础,叠加配置策略、另类资产、衍生品等,有利于补齐短板、丰富收益风险矩阵,将“相对收益资产”转化为“绝对收益策略”,从而满足养老金、机构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 【金融产品:结构变迁主导格局,业务合作大于竞争】金融产品总量规模2020年受加杠杆提振再度确认扩容趋势,但力度弱于历史高峰期。 净值化品类尤其公募基金领跑,银行理财规模保持上升趋势,有部分“通道”属性的信托、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专户继续收缩。 短期内大资管总规模增速难以再现盛景,但各类型资管机构可基于自身禀赋开展合作实现互补。 【科技产业:从ToC到ToB:数字化转型加速】我们认为,2B领域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加速推进,将是下一轮科技红利的关键。 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化转型方面:5G与云计算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我国5G发展全球领先,领先的云平台和IDC厂商增长趋势向好;软件SaaS是数字化的载体,传统软件龙头转型加速。 下一代科技硬件方面:AIoT是数字化的触角,智能终端创新迭代,模组和控制器领域东升西落;智能汽车与智能驾驶是未来十年AIoT时代最大的单品市场机遇。 消费互联网方面,关注互联网平台参与数字化转型以及围绕Z世代的创新。 建议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数字化基础设施、软件SaaS、产业互联网和软件开发外包、AIoT和智能汽车、半导体、互联网等。 具体公司包括:A股:中国联通、金山办公、深信服、恒玄科技、海康威视、工业富联、亿联网络、和而泰等;港股:小米集团、微盟集团、中国软件国际、舜宇光学科技、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心动公司、哔哩哔哩、联想集团等;美股:微软、亚马逊、ServiceNow、Snowflake、Zoom、英伟达、涂鸦智能、万国数据等。 【周期产业:周期景气延续,成长未来可期】全球需求复苏进程仍在持续,叠加供应端长期增产潜力不足,大宗商品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在此背景下,我们推荐两条投资主线:1)周期板块景气复苏下的业绩兑现有望持续,龙头公司有望通过市占率提升、新业务拓展持续成长。 近期调整后,各行业龙头公司估值重回中等偏下水平,当前时点建议积极关注低估值、兼具成长属性的各行业龙头,推荐紫金矿业、洛阳钼业、赣锋锂业、宝钢股份、万华化学、宝丰能源、恒力石化、中国海洋石油、陕西煤业等;2)碳中和、材料国产替代战略下,国内相关领域公司迎来持续成长机遇,推荐新材料板块已初具规模的龙头公司抚顺特钢、国瓷材料、雅克科技、硅宝科技等。 【银行业:内外部变量共振,兼具相对和绝对】2021年下半年宏观金融条件料将稳定,银行基本面将保持修复,预计上市银行全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7.5%/8.1%。 覆盖银行平均估值0.83xPB(对应2021年),盈利确定性强叠加估值修复,看好板块高胜率和高性价比下的配置价值。 个股组合双主线:优质银行估值溢价基础扎实,关注商业模型优化;修复银行具备估值修复空间,关注外部变量“市场风格”和内部变量“风险拐点”的共振。 1)优质银行:商业模式迭代+客户基础沉淀+财务资源积累,估值溢价基础夯实,看好盈利领先带来的持续阿尔法收益,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2)修复银行:基于ForwardPB-“拨贷比-不良率-关注率”筛选逻辑,精选具备风险拐点、估值修复特点的标的,具体包括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和大行。 【非银:选择“差异化”成长龙头,分享股权投资大时代】在加速国际化和机构化的股权投资大时代,自上而下看,交易所壁垒最高,金融科技、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是蓝海。 财富管理正在以用户为中心解构与重构,在银行、证券、保险、互金全面开花。 证券步入可持续增长新时代;寿险受大众消费能力抑制,中高端市场方兴未艾;车险改革和线上化,产险龙头盈利修复;金融科技加速整改,迈向行稳致远新周期。 建议精选具备“差异化”能力、公司治理完善的成长龙头。 在资本加速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以全球视野做国际比较,从长期视角思考公司的商业模式、成长空间和公司治理。 当下是极化的存量经济时代,产业升级的同时,行业集中度在提高,“差异化”能力被互联网放大,只有完善的公司治理才能吸收公司成长过程中带来的熵增。 基于以上原则,重点推荐:①港交所(商业模式壁垒最高、直接受益于股权大时代)、②友邦保险(拥有高端客户心智资源)、③中银航空租赁(全球第五大经营性飞机租赁公司)、④中金公司(资源禀赋与资本市场国际化机构化方向契合)、⑤华泰证券(数字化战略清晰)、⑥中国平安(具有银行账户优势、向中高端转型)、⑦中国太保(以负债优势补足服务短板、机制改善中)、⑧中国财险(车险综改最大受益者)。 【汽车:智能化浪潮来临,关注格局重塑者】未来5年替换周期的到来将为行业带来有效的需求增量,汽车行业正在智能电动的变革浪潮中迎来重启。 随着科技巨头的进入,智能化的军备竞赛即将开启,行业格局正处于重塑的前夜。 我们重点关注:1)具有优秀产品定义能力和全栈自研能力的乘用车企业,如比亚迪、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2)符合智能化趋势、具备全球替代能力的优质中国零部件企业,如德赛西威、华阳集团、拓普集团、华域汽车、耐世特、伯特利、阿尔特等;3)产品不断进化升级的细分市场龙头:福耀玻璃、敏实集团、潍柴动力、中国重汽、八方股份、雅迪控股、小牛电动等。 【新能源汽车:全球景气共振向上,优质供给价值凸显】预计2021年下半年行业全球景气持续共振向上,国内外产业链加速融合。 特斯拉继续引领全球电动智能浪潮,国内更具产品力的新车型加速投放,补贴政策和碳排放新规驱动欧洲电动化率提高。 中长期看,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判断2025年中国、欧洲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超过20%。 从全球视野看,中国电动化供应链快速发展、最为完善,具有产能、技术、成本、客户等优势,大量供应商已经全球配套,预计将充分享受行业增长红利,作为全球优质制造资产的价值凸显。 推荐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优质企业,尤其是特斯拉、大众MEB、LG化学、宁德时代供应链等。 推荐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供应链优质企业:1)电池环节的宁德时代、比亚迪(A+H)、亿纬锂能、欣旺达、鹏辉能源、亿华通等;锂电材料的恩捷股份、德方纳米、璞泰来、新宙邦等;2)上游设备及锂资源:赣锋锂业、杭可科技、先导智能等;3)热管理供应链:三花智控(热管理)、银轮股份(热管理)、拓普集团。 建议关注:天赐材料、宇通客车、卧龙电驱、国轩高科、当升科技、中伟股份、格林美、杉杉股份、中科电气、星源材质、天奈科技、奥特佳、科达利等。 【通信:ToB数字化时代,通信行业将迎来价值重估】我们认为,ToC互联网红利逐渐消退,ToB领域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加速推进,将是下一轮科技红利的关键。 在ToB数字化时代,联接和计算是最根本的基础设施,通信行业将在数字产业价值链中发挥更关键的作用,获取更大的产业价值。 当前通信行业整体的基本面拐点明确,估值整体处于5%以下的历史分位数水平,有望逐步盈利预期提升和估值修复。 建议重点关注5G、云计算与IDC、光模块、云通讯、物联网等细分行业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