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金诚-利率债周报:宽松预期升温+Omicron推升避险情绪,长端利率大幅下行-211128

《东方金诚-利率债周报:宽松预期升温+Omicron推升避险情绪,长端利率大幅下行-211128(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金诚-利率债周报:宽松预期升温+Omicron推升避险情绪,长端利率大幅下行-211128(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上周债市走势较强,核心原因在于宽松预期的再度升温,即便市场对于周三(11月24日)国常会可能再度提及降准的预期落空,但并未浇灭债市多头情绪,周四现券长端收益率仍小幅下行,周五在新变异株Omicron引发的恐慌情绪加持下,长端收益率下行幅度扩大。 我们认为,提振市场宽松预期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前一周五(11月19日)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删除了“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管好货币总闸门”等提法,释放出更加强烈的“稳信用”信号,市场认为“稳信用”需要先通过“宽货币”来实现,因而推升短期宽松预期;二是11月以来,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提及“经济面临(出现)新的下行压力”,加之上周三国常会也要求“面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要加强跨周期调节”,令市场预期稳增长需求上升背景下,宽松也仍有空间。 另外,我们认为近期贷款利率“不降反升”的态势也值得关注。 三季度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环比上升10bp,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上升1bp。 这有两方面原因:首先,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2.06%,与有数据统计以来的最低点2.03%相距不远,同时,二季度末银行非息收入占比降至20.8%,创2013年以来最低,因此,从净息差和非息收入占比这两项指标来看,银行面临比较大的营收压力,且对贷款利息收入的依赖度上升,上调贷款利率有其内在动力。 可以看到,随着三季度一般贷款利率环比回升,季末银行净息差也较上季末小幅改善1bp至2.07%,但仍处历史低位。 其次,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阶段,银行风险偏好下降,更加愿意向企业提供低风险的短期票据融资(三季度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环比下降29bp),而在发放贷款方面更为谨慎,要求的贷款利率水平更高。 这种银行“雨天收伞”的现象在经济下行压力初步显露阶段较为常见,2012Q1、2014Q3和2019Q3均曾出现,我们尝试复盘此前几次银行“雨天收伞”前后长端收益率的走势:2011Q4-2012Q3:2011Q4,随经济增速放缓及通胀回落,市场宽松预期升温,同时,政策开始预调微调,资金面回暖,债市大涨。 进入2012年,由于流动性紧张以及信贷投放乏力(2012Q1一般贷款利率较上季度上行17bp),2月央行实施降准,但因Q1经济数据回升提振基本面向好预期,市场普遍认为此次降准不代表新一轮货币宽松周期开启,因此,尽管降准落地,但Q1债市整体走跌。 不过,进入Q2,经济再度走弱,5月央行年内二度降准,并于6月和7月接连降息各25bp,利率拐头向下。 在降息、降准带动下,2012Q2和Q3,一般贷款利率分别下降42bp和37bp,而因稳增长政策发力后,经济复苏预期抬头,制约债券利率下行空间,同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值仅分别下行5bp和8bp。 2014Q2-2015Q1:由于基本面下行带动宽松预期升温,2014年4月和6月两度定向降准落地,加之资金面边际向宽,2014Q2债市上涨。 但两次定向宽松并未提振信贷,由于银行惜贷,Q3贷款增速明显回落,一般贷款利率较Q2上行7bp。 同期,由于6月经济数据超预期,7月走势平稳,加之资金面收紧,债券收益率亦有所上行。 不过,8月经济数据再度走弱,央行加大流动性投放,并于2014年11月和2015年3月各降息25bp、2015年2月降准,带动2014Q4和2015Q1一般贷款利率分别下降41bp和14bp。 同期,经济走弱、宽松预期全面升温带动债券利率走低,11月降息落地驱动利率达到年内低点,12月因资金面收紧有所反弹,进入2015年后,随政策进一步宽松,利率重回下行。 整体上,2014Q4和2015Q1,由于经济下行势头没有止住、宽松预期持续发酵,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值环比分别下行50bp和22bp,下行幅度超过一般贷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