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证券-2021年5月PMI数据点评:原材料价格以及外需边际走弱影响制造业景气度-210531

《西部证券-2021年5月PMI数据点评:原材料价格以及外需边际走弱影响制造业景气度-21053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证券-2021年5月PMI数据点评:原材料价格以及外需边际走弱影响制造业景气度-21053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最新公布的5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1.0%,较前值下降0.1个百分点;服务业PMI为54.3%,较前值下降0.1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实体经济除生产外,其余部门增长动能有所放缓。 1)供给方面,生产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2.7%和50.9%,较上月上升0.5%和0.3%。 2)需求方面,新订单指数为51.3%,较上月下降0.7%,出口订单指数为48.3%,下降2.1%。 3)预期方面,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8.2%,较上月小幅回落0.1%。 4)价格方面,继续创新高。 原材料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72.8%和60.6%,超过上月5.9%和3.3%。 5)企业方面,大型和中型企业PMI指数均较上月小幅上升,但小型企业PMI指数再次跌破荣枯分水线达到48.8%。 5月经济释放的两个信号。 第一是工业品价格的变化已经触及政策的敏感区。 5月原料价格涨幅高于出厂价,部分企业利润被不断侵蚀。 由此,政府多个部门相继发表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关注以及相应的措施,导致5月下旬工业品价格均经历回撤。 措施主要包括三个,一是促进供给增加,这是5月生产端有所反弹的原因。 二是削弱投机需求,如增加期货交易保证金等。 三是对中小微企业进行流动性呵护。 由此可知,工业品价格的变化已经触及政策的敏感区,这会增强未来价格的波动。 第二是欧美国家经济重启集中在不可贸易的服务业,外需边际放缓。 3月和4月的出口受到拜登在3月通过的1.9万亿美元财政政策的刺激下呈现高景气度,但是5月新出口订单有所回落。 特别是目前美国疫苗接种加速,引发经济重启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因此中国传统出口的产品可能会开始面临一些压力,尤其是在美元指数弱势,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大背景下。 商品价格上行以及外需边际放缓影响制造业景气度。 总结而言,5月份的经济动能受到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外需消费结构的逐渐切换而有所转弱。 展望接下来的几个月,三点值得关注。 第一,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于中下游行业景气度的压制,预计这一点仍然会继续演绎,因为本轮商品的上涨主要变量是全球疫苗接种不均衡导致的供需严重错配,以及海外的流动性泛滥。 第二,政策对于全球供需错配带来的价格上涨所做的应对动作。 第三,消费对经济增长动能的补充,取决于是国内疫苗的推广速度和效果。 近期国内疫情受到输入病例的影响有所反复。 4月底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需要促进国内需求加快恢复。 未来随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放缓,消费的重要性会更加重要。 考虑到国内疫苗的推进速度,3季度的消费需求是比较重要的观察窗口。 风险提示:疫苗效果不及预期,海外货币政策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