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和证券-证券行业首批证券公司“白名单”点评:首批券商“白名单”出台,优质券商创新空间打开-210531

《万和证券-证券行业首批证券公司“白名单”点评:首批券商“白名单”出台,优质券商创新空间打开-21053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和证券-证券行业首批证券公司“白名单”点评:首批券商“白名单”出台,优质券商创新空间打开-210531(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021年5月28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压实证券公司内控合规主体责任,集中使用有限的监管资源,提高机构监管有效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证监会公布首批证券公司“白名单”。 ◆首批白名单共计29家券商,后续根据合规风控情况动态调整。 首批白名单共计包含29家券商,名单以中大型券商为主,包含少量小型券商。 大型券商除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外基本全部入选,部分中小型券商如瑞银证券、华西证券、华宝证券入选。 后续证监会将根据证券公司合规风控情况逐月对“白名单”持续动态调整,将符合条件的公司及时纳入,不符合条件的公司及时调出。 ◆“能减则减,能简则简”,白名单券商增资、融资工作流程简化。 一是对纳入白名单的证券公司,取消发行永续次级债和为境外子公司发债提供担保承诺、为境外子公司增资或提供融资的监管意见书要求。 二是简化部分监管意见书出具流程。 首发、增发、配股、发行可转债、短期融资券、金融债券等申请,不再按既往程序征求派出机构、沪深交易所意见,确认符合法定条件后直接出具监管意见书。 未纳入白名单的证券公司不适用监管意见书减免或简化程序,继续按现有流程申请各类监管意见书。 ◆创新试点业务的公司须从白名单中产生,白名单券商抢占创新业务先机。 证监会不受理未纳入白名单公司的创新试点类业务申请,纳入白名单的公司继续按照现有规则及流程申请创新业务监管意见书。 白名单中的券商有望在金融科技、基金投顾、衍生品业务方面享受“试点特权”,抢占业务先机。 易会满主席在近日证券业协会会员大会上表示,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理念,强调“稳”并不代表否定创新,而是要更好地健全创新机制。 本次白名单制度是健全创新机制的一部分,集中使用有限的监管资源,提高机构监管有效性,从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合规风控作为券商核心竞争力,后续将有更多的监管事项纳入白名单管理。 白名单中26家券商2020分类评价为A级以上,3家BBB级券商分别为南京证券、西南证券、中航证券,其中南京证券和西南证券2020年的风险覆盖率为479.89%、335.59%且近期未受到违规处罚。 2020年7月1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的决定》新增风险覆盖率指标,完善持续合规状况的扣分标准。 后续证监会也将根据证券公司合规风控情况对白名单进行调整,我们推测本次白名单券商的入选与调整标准与《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中的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持续合规状况指标相关。 ◆投资建议:本次白名单制度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的具体举措,契合易会满主席近日在证券业协会会员大会的讲话精神。 进入白名单的券商,将会在业务流程、监督管理方面获得诸多便利,而非白名单券商的创新业务发展会受到限制。 白名单制度在做到分类监管、差异化监管、扶优限劣的同时,也打开了优质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空间,对券商加强公司治理、落实合规风控主体责任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倒逼证券行业整体高质量健康发展。 长远来看,资本实力及合规风控实力强劲的头部券商有望持续受益。 ◆风险提示:市场波动,政策落地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