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证券-银行业央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点评:释放稳定性信号-210601

《东莞证券-银行业央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点评:释放稳定性信号-21060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证券-银行业央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点评:释放稳定性信号-210601(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5月31日晚间,为加强金融机构外汇流动性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1年6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5%提高到7%。 消息放出后,离岸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停止了升势,并出现快速下跌。 点评:央行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外汇管控,另一方面是限制近期人民币升值过快的速度。 此前,央行曾发话未来可能放弃汇率的管控,人民币的升值速度在加快,在人民币升值超过央行预期的时候,央行可以通过对外汇流动性的调控来缓解人民币升值过快的压力。 这次的调控是央行自2007年以来首次提出要调控外汇存款准备金,之前几次分别为1996年设定的内、外资适用的2%、3%;2005年内外资统一用3%;2006年和2007年分别上调至4%、5%。 国内金融机构需要将吸收的外汇存款按照一定比例储存在央行,央行调高了外汇存款金率后金融机构需上存更多的外汇准备金,限制了金融机构的外汇投放力度,一定程度上收紧了外汇的流动性;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补充外汇存款准备金,当前补充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用手上的人民币购汇,第二种是通过借贷美元,两种方法都会增加美元的需求导致美元汇率上升,而第二种会提升美元在境内的利率,短期内,境内外汇拆解成本提升,通过美元做多人民币的成本将会增加,抑制投机性资本的涌入。 本次调控对实际影响预估较小。 截至4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存款规模为1万亿美元,提高2%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相当于锁定了200亿美元(约1280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从总量上看,本次央行对外汇流动性的调控实际影响有限。 本次调控更多是释放管理信号。 自四月以来,人民币即期汇率走势与人民币中间价汇率差走势有偏离迹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超预期,可能存在投机炒汇现象,本次调控亦在释放一个加强汇率预期调控信号,同时亦在提升央行对国内货币政策掌控力,提升其作为贷方的主导地位,进一步释放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降低后续经济发展的潜在不确定性。 后续随着通胀情况的加剧,为了避免流入性通胀的影响,央行在政策上有必要加强自身的话语权,来面对未来由工业原料向消费端的通胀传导。 风险提示。 美元超预期走强;疫情反弹;国内经济增长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