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支付行业动态点评:个人码收款受限,对巨头财务影响有限-211129

《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支付行业动态点评:个人码收款受限,对巨头财务影响有限-211129(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支付行业动态点评:个人码收款受限,对巨头财务影响有限-211129(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遵循同类业务同等标准原则,将条码支付终端监管与POS监管拉齐。 对于具有明显经营特征的个人收款条码用户,提供特约商户收款条码。 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或有部分“直连”商户资源被分流至聚合支付市场;二是短期收入不受影响,但增加建设成本,影响资金留存能力,但长期来看,随着竞争格局稳定,或可增厚一定支付收入。 ▍事项:2021年10月13日,央行下发《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21〕259号)》(下称“259号文”),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2021年11月27日,新华社报道,“近期有消息称‘微信、支付宝收款码不能用于经营收款’,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表示该说法系误读”。 ▍坚持同类业务同等标准原则,条码支付终端监管POS化。 根据259号文,结合条码支付受理终端与传统银行卡受理终端的异同点,将对特约商户的条码支付受理终端实施分类管理。 条码支付受理终端分为三大类:条码支付受理终端:具备采集多项支付信息和参与发起支付指令等功能的受理终端,参照银行卡受理终端相关规定建立健全管理规则。 最核心为受理终端序列号与相应5要素(收单机构代码、特约商户编码、特约商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特约商户收单结算账户、支付受理终端布放地理位置)信息关联对应,保证支付全流程的一致性和不可篡改性。 条码支付辅助受理终端:仅具备条码读取或展示功能、不参与发起支付指令的条码支付扫码设备、显码设备和静态条码展示介质等条码支付辅助受理终端,应当建立上述5要素的关联对应关系,并确保该关联对应关系在支付全流程中的一致性和不可篡改性。 收款条码:为个人或特约商户等收款人生成的,用于付款人识读并发起支付指令的收款条码,应当制定收款条码分类管理制度,有效区分个人和特约商户使用收款条码的场景和用途。 对于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应当为其提供特约商户收款条码,并参照执行特约商户有关管理规定,不得通过个人收款条码为其提供经营活动相关收款服务。 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禁止个人静态收款条码被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 ▍对于具有明显经营特征的个人收款条码用户参照特约商户管理,提供商户收款条码。 市场最为关心的是对收款条码的监管新规。 2017年以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大力推广个人收款码,预计目前二者合计覆盖超1亿个人经营者和小微商户。 在提升末梢小微经济的资金收付效率的同时,也为两家机构积累了大量实质上“直连”的小微商户。 根据259号文,这类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末梢小微经营个体,在过渡期后将不可再使用个人收款码进行成规模的经营活动,而须配合为其服务的收单机构或服务商完成KYC相关商户入网程序。 ▍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巨头具体影响:从商户资源看,部分“直连”商户或被分流至聚合支付市场。 目前“直连”的采用个人收款码进行经营活动的小微经营用户,预计其个人码可能面临收款额度、频次等限制,以引导其升级商户码,享受更优质的收单服务。 在升级时商户面临三个选择:1)配合支付宝/微信支付的KA团队或服务商,进行线下商户入网程序,包括但不限于经营场所确认、人工信息核实等。 2)放弃使用两大巨头的直连服务,转而选择其他收单机构提供的聚合支付服务,完成该收单机构的入网程序。 3)放弃使用条码收款,转回现金等其它支付方式。 新规主要影响的是最为长尾的地摊经济经营个体,两大巨头都将主要由成熟的服务商地推团队承担这一引导任务。 考虑到商户的税收筹划、入网流程可能存在的琐碎步骤,预计当前个人收款码用户“直连”升级将存在一定客户流失,或将分流至聚合支付市场。 根据艾瑞数据,2020年线下扫码市场规模为35.2万亿元,主要由个人收款码、商户码以及聚合支付三者贡献。 其中,聚合支付2020年交易规模9.8万亿元,占整个线下扫码市场的28%。 从财务影响看,短期收入基本不受影响,但增加生态建设成本,影响资金留存能力,但长期来看,随着竞争格局稳定,或可增厚一定支付收入。 从收入端看,由于当前微信和支付宝对于个人收款码基本施行收单免费、提现收费的政策,预计出于平稳迁移和响应国家政策对小微减费让利,升级后支付宝/微信支付对于商户码短期内预计依然将延续这一政策。 从收入角度看,两大巨头几乎不受影响。 从成本端看,由于需要依赖地推团队完成引导升级,巨头需要对服务商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短期内料将增加其生态建设成本。 考虑到微信支付更多通过服务商覆盖商户群体,在下沉长尾市场份额更大,预计支付宝利润率所受影响将略小于微信支付。 从资金留存能力看,提现0.1%的手续费使得多数个体商户在平台收款后不会轻易提现,更有动力将资金留存在巨头账户体内。 随着“直连”商户被分流,两大巨头的资金留存能力可能被略微削弱。 从长期财务角度看,出于对所有商户的收费公平性考虑,以及渗透率逐步见顶后覆盖服务成本的需要,支付宝/微信支付在未来可能针对商户码小微商户进行收费。 长期看,或可增厚一定支付收入。 ▍风险因素。 监管政策趋严超预期;业务合规调整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