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国际-投资研究月度观点:情绪改善带动港股上行-210601

《中泰国际-投资研究月度观点:情绪改善带动港股上行-210601(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国际-投资研究月度观点:情绪改善带动港股上行-210601(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宏观策略美国4月CPI大超预期,名义CPI同比增4.2%,创2008年9月金融危机以来最高。 核心CPI同比增3%,创1996年来最大增长。 4月份美联储较为关心的核心个人消费价格指数(PCE)也高于预期,同比上涨3.1%,创1992年7月以来新高。 经济复苏,尤其目前结构不均衡的复苏,容易导致通胀超预期,预计该种情况在之后数月仍将延续。 虽然美联储保持了一贯的官方鸽派口吻,在近几次的FOMC上均强调了通胀为暂时性的,并重申了目前并不会考虑缩减QE。 但市场似乎已经预见到未来将要实行的QE缩减甚至加息。 目前市场对于流动性收紧预期的提前反应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压制港股大盘的主要因素。 我们预计本次QE缩减及加息预期上升,同样也会造成市场短期的波动,尤其是在美联储开始明确表示计划缩减QE时,市场将会产生负面反应。 在此之前的较长一段时间,市场会由于担心美联储何时开始缩减QE,而导致流动性边际收紧,不利于估值的进一步扩张。 但在该阶段,由于经济仍然处在复苏轨道上,且很多方面还未完全达到疫情前水平,因此公司基本面仍在继续改善。 市场从流动性驱动的行情转变为基本面驱动行情。 当下,虽然部分非核心地区的疫情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全球经济的复苏仍在轨道上。 因此多数行业基本面、盈利同比增速仍然较为乐观。 我们预计市场也将在基本面的带动下继续上行。 当流动性预期不乐观时,高增长主要是用来消化高估值,短期内并不能带动股价上行。 例如去年涨幅较大的科技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当然,由于该类企业仍然处在高速增长阶段,进一步下跌的机会也比较有限,只是需要时间来进行下一轮上涨。 只有目前估值仍然不高、盈利受到去年疫情冲击、今年出现较大恢复性增长的行业,在目前阶段才能够将盈利增速转化为股价上涨。 但由于是业绩驱动型上涨,其涨势普遍比较温和。 目前,一些主要的周期性板块,如工业、能源、原材料等,以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航运、香港本地等板块处在该阶段。 在流动性预期边际下行阶段,大盘整体缺乏增量资金,因此指数层面较难出现大行情。 恒指目前的估值水平不低,同样需要时间来消化估值。 因此我们判断恒指仍将维持温和U型反弹。 而在增量资金不足、但基本面改善的阶段,中小盘股的表现通常好于大盘。 市场情绪方面近期出现改善。 拜登提出了总值6万亿美元的2022财年预算,虽然最终国会得出的结果可能会小于目前的规模,但在这种水平下的开支仍然能够成为市场的一大利好。 另外,中国刚刚公布的开放三胎政策,伴着市场对于后续配套刺激政策的预期,相信也能带动港股相关消费、母婴、生殖健康等板块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