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外资月报-2023年8月-:关于本轮外资流出的几个问题-230905

文本预览:
前言:8月外资大幅外流近900亿,已刷新历史单月峰值,引发了市场很大的关注。本篇报告详述历次外资趋势性大幅外流的特征与经验,拆解本轮外资流出的“同”与“不同”,并重点回应几个问题:1)过去几轮外资大幅流出有什么规律? 2)本轮外资离场与过往哪一轮更相似?3)外资回归需要依仗什么条件?哪些板块可能受益? 1、历次外资趋势性外流有何经验?互联互通机制开设以来,外资共经历过六轮持续且大幅的趋势性外流:分别为2019年的4-5月份、2020年的2-3月份与7-8月份、2022年的3月份和10月份、以及2023年的8月份(后简称本轮)。纵观历次外资趋势性的大幅流出,大致存在以下几点共性:其一,大幅流入往往是前置特征,历次外资流出之前往往都伴随着外资阶段性的大幅涌入,因此几乎每一轮都可以用所谓的止盈来解释部分原因;其二,外资的重仓行业遭集中减持,历次此类趋势性的大幅流出,“伤害”都更多集中于外资的重仓方向,具体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非银金融、银行等;其三,外资流出的开启与逆转,往往对应着重要触发因素的明显扭转,如国际关系恶化、经济悲观预期等均是可能导致外资趋势性大幅流出的诱因,外资流出趋势的扭转则基本多伴随着国际关系缓和及稳增长政策的出台。 本轮外资离场与过往哪一轮更相似?2022年10月份或更具可比性。首先,从流出节奏看,本轮外资20日滚动日均净流出规模一度达到超过45亿元,仅次于2020年的2-3月份,其余阶段流出速度(20日滚动日均净流出规模)的极值仅大致在30亿元左右;其次,从资金类型贡献看,本轮外资离场呈现出配置盘与交易盘的同步大幅外流,而配置盘类似的趋势性外流仅有2020年的2-3月份和2022年的10月份可供对标;此外,从宏观环境看,2022年10月份与当下似乎具备更多相似点,无论是经济数据的承压(出口数据明显下修),人民币的低位贬值(在7附近仍存贬值压力),还是海外利率的高位震荡(10年期美债利率4%附近),而其他几轮均存在诸多明显差异。 本轮外资流出趋势的逆转可能要期待什么?从外资流出的触发因素看,阶段性的止盈压力、国际关系趋紧及经济悲观预期预计均是难以回避的负面因素,而相关因素的扭转则将是主要期待。落脚本轮外资流出,扩内需与稳地产仍是经济预期扭转的重要支撑,因此预计外资流出的趋势性逆转仍需期待稳增长政策的发力与效果验证。当前“认房不认贷”与“房贷利率下调”已迎来多地政府跟进,系列政策落实的效果验证预计将是后续的主要关切与期待。行业层面,若外资流出趋势逆转,重仓回补效应均较为明显。结合2023年8月底的外资持仓情况看,食品饮料的仓位回调最为显著,持续仓位已降至20%分位附近,且持股占行业流通市值比例更是降至谷底,同时银行、医药的外资持股规模占行业流通市值比例也明显降至低位,因此,若后续外资重启回流,食品饮料、银行、医药等行业或将更为受益于重仓回补。 风险提示:1、海外市场波动加剧;2、汇率贬值风险。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外资月报-2023年8月-:关于本轮外资流出的几个问题-230905(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外资月报-2023年8月-:关于本轮外资流出的几个问题-230905(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外资月报(2023年8月):关于本轮外资流出的几个问题》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前言:8月外资大幅外流近900亿,已刷新历史单月峰值,引发了市场很大的关注。本篇报告详述历次外资趋势性大幅外流的特征与经验,拆解本轮外资流出的“同”与“不同”,并重点回应几个问题:1)过去几轮外资大幅流出有什么规律? 2)本轮外资离场与过往哪一轮更相似?3)外资回归需要依仗什么条件?哪些板块可能受益? 1、历次外资趋势性外流有何经验?互联互通机制开设以来,外资共经历过六轮持续且大幅的趋势性外流:分别为2019年的4-5月份、2020年的2-3月份与7-8月份、2022年的3月份和10月份、以及2023年的8月份(后简称本轮)。纵观历次外资趋势性的大幅流出,大致存在以下几点共性:其一,大幅流入往往是前置特征,历次外资流出之前往往都伴随着外资阶段性的大幅涌入,因此几乎每一轮都可以用所谓的止盈来解释部分原因;其二,外资的重仓行业遭集中减持,历次此类趋势性的大幅流出,“伤害”都更多集中于外资的重仓方向,具体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非银金融、银行等;其三,外资流出的开启与逆转,往往对应着重要触发因素的明显扭转,如国际关系恶化、经济悲观预期等均是可能导致外资趋势性大幅流出的诱因,外资流出趋势的扭转则基本多伴随着国际关系缓和及稳增长政策的出台。 本轮外资离场与过往哪一轮更相似?2022年10月份或更具可比性。首先,从流出节奏看,本轮外资20日滚动日均净流出规模一度达到超过45亿元,仅次于2020年的2-3月份,其余阶段流出速度(20日滚动日均净流出规模)的极值仅大致在30亿元左右;其次,从资金类型贡献看,本轮外资离场呈现出配置盘与交易盘的同步大幅外流,而配置盘类似的趋势性外流仅有2020年的2-3月份和2022年的10月份可供对标;此外,从宏观环境看,2022年10月份与当下似乎具备更多相似点,无论是经济数据的承压(出口数据明显下修),人民币的低位贬值(在7附近仍存贬值压力),还是海外利率的高位震荡(10年期美债利率4%附近),而其他几轮均存在诸多明显差异。 本轮外资流出趋势的逆转可能要期待什么?从外资流出的触发因素看,阶段性的止盈压力、国际关系趋紧及经济悲观预期预计均是难以回避的负面因素,而相关因素的扭转则将是主要期待。落脚本轮外资流出,扩内需与稳地产仍是经济预期扭转的重要支撑,因此预计外资流出的趋势性逆转仍需期待稳增长政策的发力与效果验证。当前“认房不认贷”与“房贷利率下调”已迎来多地政府跟进,系列政策落实的效果验证预计将是后续的主要关切与期待。行业层面,若外资流出趋势逆转,重仓回补效应均较为明显。结合2023年8月底的外资持仓情况看,食品饮料的仓位回调最为显著,持续仓位已降至20%分位附近,且持股占行业流通市值比例更是降至谷底,同时银行、医药的外资持股规模占行业流通市值比例也明显降至低位,因此,若后续外资重启回流,食品饮料、银行、医药等行业或将更为受益于重仓回补。 风险提示:1、海外市场波动加剧;2、汇率贬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