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天合光能-688599-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加速光储一体化产能布局-230905

文本预览:
天合光能(688599) 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报,盈利同比增长 179%。公司组件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积极布局光伏与储能一体化产能,提升公司竞争力;维持买入评级。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3 年上半年盈利同比增加 179%: 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报,实现收入493.84 亿元,同比增长 38.21%, 实现归母净利润 35.40 亿元,同比增长178.88%,实现扣非净利润 37.12 亿元,同比增长 222.60%。 组件出货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023 年上半年, 公司组件出货量 27GW, 组件收入同比增长 19.60%至 339.72 亿元。 受益于公司上游硅片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采购材料、物流运输等成本及期间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 3.35pct 至 16.92%。 组件一体化产能加速落地,有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2023 年上半年, 公司青海基地一期 20GW N 型拉晶项目陆续投产, 预计 2023 年底公司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达到 50GW、 75GW、 95GW,其中 N 型电池片产能将达到 40GW。一体化比例快速提升,有望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持续推动电池新技术研发与量产: 2023 年上半年, 公司 N 型 TOPCon 最高量产效率提升至 25.8%, HJT 组件通过 IEC 全套可靠性测试。此外,公司钙钛矿/晶体硅叠层太阳电池实验室电池效率已超过 31%。 储能系统交付量大幅增长,积极布局一体化产能: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系统交付实现大幅增长,同时与多家龙头企业深化战略合作,共建供应链保障体系,为加速拓展全球市场奠定基础。 此外, 公司深入布局储能垂直一体化产能, 预计 2023 年底公司储能电池、直流电池舱及交直流产品组合达到 12GWh 产能, 2024 年二季度末达到 25GWh 产能。 估值 在当前股本下,结合公司半年报及行业供需情况,我们将公司 2023- 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 3.46/4.38/5.44 元(原预测 2023-2025 年每股收益为 3.41/4.39 /5.30 元),对应市盈率 9.6/7.6/6.1 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政策不达预期;原材料成本下降不达预期;价格竞争超预期;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技术迭代风险。
展开>>
收起<<
《中银证券-天合光能-688599-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加速光储一体化产能布局-230905(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天合光能-688599-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加速光储一体化产能布局-230905(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加速光储一体化产能布局》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天合光能(688599) 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报,盈利同比增长 179%。公司组件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积极布局光伏与储能一体化产能,提升公司竞争力;维持买入评级。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3 年上半年盈利同比增加 179%: 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报,实现收入493.84 亿元,同比增长 38.21%, 实现归母净利润 35.40 亿元,同比增长178.88%,实现扣非净利润 37.12 亿元,同比增长 222.60%。 组件出货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023 年上半年, 公司组件出货量 27GW, 组件收入同比增长 19.60%至 339.72 亿元。 受益于公司上游硅片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采购材料、物流运输等成本及期间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 3.35pct 至 16.92%。 组件一体化产能加速落地,有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2023 年上半年, 公司青海基地一期 20GW N 型拉晶项目陆续投产, 预计 2023 年底公司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达到 50GW、 75GW、 95GW,其中 N 型电池片产能将达到 40GW。一体化比例快速提升,有望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持续推动电池新技术研发与量产: 2023 年上半年, 公司 N 型 TOPCon 最高量产效率提升至 25.8%, HJT 组件通过 IEC 全套可靠性测试。此外,公司钙钛矿/晶体硅叠层太阳电池实验室电池效率已超过 31%。 储能系统交付量大幅增长,积极布局一体化产能: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系统交付实现大幅增长,同时与多家龙头企业深化战略合作,共建供应链保障体系,为加速拓展全球市场奠定基础。 此外, 公司深入布局储能垂直一体化产能, 预计 2023 年底公司储能电池、直流电池舱及交直流产品组合达到 12GWh 产能, 2024 年二季度末达到 25GWh 产能。 估值 在当前股本下,结合公司半年报及行业供需情况,我们将公司 2023- 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 3.46/4.38/5.44 元(原预测 2023-2025 年每股收益为 3.41/4.39 /5.30 元),对应市盈率 9.6/7.6/6.1 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政策不达预期;原材料成本下降不达预期;价格竞争超预期;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技术迭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