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太极股份-002368-太极股份中报点评报告:H1净利超预期,数据上云持续提速,数据要素未来可期-230903

《浙商证券-太极股份-002368-太极股份中报点评报告:H1净利超预期,数据上云持续提速,数据要素未来可期-23090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太极股份-002368-太极股份中报点评报告:H1净利超预期,数据上云持续提速,数据要素未来可期-230903(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太极股份中报点评报告:H1净利超预期,数据上云持续提速,数据要素未来可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太极股份(002368) 事件点评: 2023年8月30日,太极股份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 投资要点 23H1业绩显著提升,扣非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 (1)整体业绩方面: 23H1营收32.01亿,相较去年同期49.22亿减少34.97%,23Q2营收13.56亿,相较去年同期30.63亿减少55.74%,受宏观经济及客户招投标延后等影响所致。 23H1归母净利润5076万,相较去年同期3684万增长37.79%,23Q2归母净利润2332万,相较去年同期1812万增长28.75%。 23H1扣非归母净利润4626万,相较去年同期增长2703万增长71.16%,23Q2扣非归母净利润2038万,相较去年同期1106万增加84.21%。 (2)成本费用方面: 23H1营业成本22.79亿,相较去年39.91亿同比减少42.90%,23Q2营业成本9.29亿,相较去年25.80亿同比减少64.01%,主要系收入下降影响所致; 23H1销售费用1.288亿,相较去年同期1.107亿同比增加16.29%,23Q2销售费用0.66亿,相较去年0.67亿同比减少1.47%,无重大变化; 23H1管理费用6.337亿,相较去年同期6.197亿同比增长2.26%,23Q2管理费用3.12亿,相较去年3.30亿同比减少5.35%,无重大变化; 23H1研发费用7477万,相较去年同期9337万同比减少19.92%,23Q2研发费用2607万,相较去年4513万同比减少42.23%,无重大变化。 (3)业务分类方面: 23H1系统集成服务收入13.23亿,相较去年同期20.90亿减少36.72%; 23H1网络安全与自主可控收入7.95亿,相较去年同期16.68亿减少52.35%; 23H1智慧应用与服务收入5.237亿,相较去年同期7.374亿减少28.98%; 23H1云服务收入4.796亿,相较去年同期3.586亿增加33.76%; 创新云数服务应用场景,掘金数据要素市场 公司以“云数融合、随需应变、业务创新”为业务核心价值,依托新型全流程云服务模式,创新“云+数+应用+生态”服务模式,公司未来或将进一步打通部门系统,基于政务云与云上数据,孵化城市市民服务新场景,朝专业化、垂直化方向发展,打造医疗云、教育云等行业应用。 目前,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变现的痛点主要在于数据资源获取和数据场景应用上,未来数据要素应用或将率先在政务数据平台整合建设与公用数据资源交易展开。公司在数据要素产业链中不仅可以充当数据供给方,同时背靠中电科强有力的研发背景,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打通至下游应用场景,向数据使用方收费,实现数据变现。作为数字政务“国家队”主力军,公司积攒的多年数据运营经验与丰富数据要素资源,有望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公司开拓新的成长曲线。 4月,易华录发布公告称其实际控制人华录集团拟整合进入中国电科,其在数据要素市场布局已久,具有地方政府数据的运营权和使用权,在全国已建设32个数据湖,蓝光存储更是能充分赋能政务大数据产业基础设施。我们认为后续易华录并入中国电科后,公司或将充分受益兄弟公司易华录在全国层面数据湖建设布局以及蓝光存储产业链,有望携手在数据要素市场抢占先机,取得增量突破。 中国电科信创核心,业务转型延伸成效卓著 公司是国内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和关键行业信息化的领先企业,四大主要业务分别为网络安全服务、系统集成服务、智慧应用与服务及云服务,是中国电科集团网信事业的核心产业平台。公司近年来着力开展“一体两翼”及平台化、产品化转型,高质量业务营收占比逐年上升,营收结构不断改善,多年深耕政务云与数字政府领域,积累大量优质客户,有望抢占中央政府与中央企业两大战略市场。 核心资产赋能信创完整体系,全栈数据服务筑基数字中国 公司2010年上市时先从事系统基础业务,2011年战略投资人大金仓,布局国产数据库,2013年收购慧点科技,进军企业管理协同软件,2015年战略投资金蝶天燕,涉足国产中间件市场,2021年收购普华部分股权,涉猎操作系统,至此公司完成了对基础软件层、企业管理层、信息安全层的信创产业链布局。随着信创产业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凭借公司在信创产业链的优质核心资产,未来规模与协同效应有望逐渐显现。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20.25/137.54/156.8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4%/14.4%/14.0%;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8/5.89/9.1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4.5%/15.9%/55.6%,对应EPS为0.82/0.94/1.47元,对应PE为44.94/38.79/24.93倍。予以“维持”评级。 风险提示 信创落地不及预期、数据要素政策推进不及预期、产品化和服务化转型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