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方财富证券-轨道交通行业动态点评:国铁集团23年中报全面向好,轨交车辆产业链有望收益-230904

上传日期:2023-09-04 18:56:04 / 研报作者:刘斌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东方财富证券-轨道交通行业动态点评:国铁集团23年中报全面向好,轨交车辆产业链有望收益-230904.pdf
大小:29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方财富证券-轨道交通行业动态点评:国铁集团23年中报全面向好,轨交车辆产业链有望收益-230904

东方财富证券-轨道交通行业动态点评:国铁集团23年中报全面向好,轨交车辆产业链有望收益-230904
文本预览:

《东方财富证券-轨道交通行业动态点评:国铁集团23年中报全面向好,轨交车辆产业链有望收益-23090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财富证券-轨道交通行业动态点评:国铁集团23年中报全面向好,轨交车辆产业链有望收益-230904(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财富证券《轨道交通行业动态点评:国铁集团23年中报全面向好,轨交车辆产业链有望收益》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项】    近日,国铁集团发布 2023 年上半年财务决算情况,业绩增长超市场预期; 京沪高铁发布 2023 年中报情况,营收利润均创上市以来新高。   【评论】   国铁集团经营业绩超预期, 23 年有望扭亏为盈。 2023 年上半年,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 5807 亿元,同比增加 950 亿元、 +19.6%,净利润同比减亏 693 亿元,整体经营结果好于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回升向好和铁路运输提质增能创效,运输营业收入同比增加 1335 亿元、 +44.3%,其中客运收入 2248 亿元、同比+133%。   铁路客流量大幅提升,暑运旅客发送量创历史新高。 2023 年上半年,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 9311 列, 同比+54.4%, 发送旅客 16.9 亿人次,同比+122.4%; Q2 发送旅客较 Q1 实现大幅攀升,其中 4 月 29 日发送旅客 1891.4 万人次,创国家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7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 8.3 亿人次,创暑运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新建铁路和动车试验同步驱动车辆采购需求。2023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49亿元、同比+6.9%,乌鲁木齐至将军庙铁路扩能改造、兰新高铁兰州至西宁段提质和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提质等项目如期投产,南昌至景德镇至黄山、福州至厦门、沪宁沿江高铁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同时, 稳步推进“CR450 科技创新工程”,高质量完成时速 400 公里各运营场景试验验证,实现明线单列时速 453 公里、交会时速 891 公里运行,关键部件试验测试取得良好成效。 根据国铁集团发改部的预计,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投资有望达到 25000 亿元,平均每年投资额达到 8434亿元,相比 2021-2022 年提升近 1000 亿元/年。   京沪高铁营收利润均创新高。 京沪高铁上半年营业收入 192.79 亿元,同比+143.19%,扣非净利润 51.36 亿元,扭亏为盈,且营收和利润均达到上市四年来最高值。 2023 年上半年,京沪高铁本线列车运送旅客2499 万人次, 同比+299.7%,达到 2019 年同期的 99.7%;跨线列车运营里程完成 4493.9 万列公里,较去年同期增长 97.4%,达到 2019 年同期的 116.2%;   客运量和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共同驱动轨交车辆的采购增加,轨交车辆及相关产业链有望受益。 客运量和新建线路影响动车组需求量,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影响动车组供给量。从轨交产业链划分,轨交车辆有上游(机械零部件、原材料)、 中游(机电设备及系统、整车制造)、下游(运营和增值服务)。建议关注核心上游零部件和材料供应商、中游国内轨交整车装备龙头以及下游后市场的核心企业    【 投资建议】   考虑到客运量和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共同增长,中短期轨交车辆采购有望回升,因此,我们建议关注轨交车辆产业链,重点关注轨道交通装备整车龙头及国内动车高级维修承修商中国中车(601766.SH),核心零部件和材料供应商时代电气(688187.SH)、时代新材(600458.SH)。   【风险提示】   铁路和城轨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    动车组、地铁实际维修力度不及预期   海外市场订单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