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蓝特光学-688127-业绩拐点已至,静待微棱镜放量-230904

文本预览:
蓝特光学(688127) 二季度环比改善,业绩拐点已至。23H1公司取得营收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下滑53%,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由于营收结构变化带来的毛利率下降。上半年公司光学棱镜中的成像棱镜因下游需求量减少,销售收入相比大幅下降,同时公司近年着力开发的车载业务持续发力,上半年玻璃非球面业务因下游市场需求形势较好实现销售收入近1.1亿元,同比增长56%。业务结构的调整导致公司23H1毛利率同比下降7.1pct至32.5%。单季度来看,公司Q2回暖明显,二季度营收1.2亿元,同比增幅转正,环比大幅提升35%,归母净利润0.17亿元,环比同样呈现较高增长。毛利率也呈修复态势,Q2单季毛利率34%,环比提升3.6pct。 微棱镜静待放量,新增长点释放在即。公司微棱镜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已于23年2月研发完成,并于6月建设完毕投入量产。微棱镜产品运用到光学玻璃精密冷加工、镀膜、光刻、胶合、丝网印刷等技术工艺,生产过程较为复杂,具有先进性。公司的微棱镜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潜望式摄像头等各类光学模组中,可以有效帮助提升智能终端产品光学变焦与成像性能,提升用户产品使用体验,市场前景良好,预期能为公司业绩带来较大的增长。伴随下半年新机型备货周期开启,Q3起有望贡献显著增量,且后续伴随潜望式镜头在更多品牌及机型的应用,带来持续成长空间。 技术研发出新为基,蓄力未来增长。公司专注于核心技术能力的积累与新产品开发,持续强化研发投入,23H1研发费用率高达13.6%。一方面公司现有业务玻璃非球面透镜持续强势,微棱镜放量在即,传统棱镜有望伴随行业周期复苏。另一方面,公司卡位AR/VR领域,玻璃晶圆业务与康宁、舜宇、AMS集团等企业合作,相关产品已进入DigiLens、Magic Leap等公司的供应链体系,同时配合客户进行微纳光学技术项目研发,有望深度受益产业趋势。 我们预测公司23-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0/0.70/1.11元(原23-25年预测为0.48/0.80/1.19元,主要下调光学棱镜业务营收及毛利率),根据可比公司24年31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21.7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存货跌价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新产品核心假设风险。
展开>>
收起<<
《东方证券-蓝特光学-688127-业绩拐点已至,静待微棱镜放量-230904(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蓝特光学-688127-业绩拐点已至,静待微棱镜放量-230904(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业绩拐点已至,静待微棱镜放量》研报附件原文摘录)蓝特光学(688127) 二季度环比改善,业绩拐点已至。23H1公司取得营收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下滑53%,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由于营收结构变化带来的毛利率下降。上半年公司光学棱镜中的成像棱镜因下游需求量减少,销售收入相比大幅下降,同时公司近年着力开发的车载业务持续发力,上半年玻璃非球面业务因下游市场需求形势较好实现销售收入近1.1亿元,同比增长56%。业务结构的调整导致公司23H1毛利率同比下降7.1pct至32.5%。单季度来看,公司Q2回暖明显,二季度营收1.2亿元,同比增幅转正,环比大幅提升35%,归母净利润0.17亿元,环比同样呈现较高增长。毛利率也呈修复态势,Q2单季毛利率34%,环比提升3.6pct。 微棱镜静待放量,新增长点释放在即。公司微棱镜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已于23年2月研发完成,并于6月建设完毕投入量产。微棱镜产品运用到光学玻璃精密冷加工、镀膜、光刻、胶合、丝网印刷等技术工艺,生产过程较为复杂,具有先进性。公司的微棱镜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潜望式摄像头等各类光学模组中,可以有效帮助提升智能终端产品光学变焦与成像性能,提升用户产品使用体验,市场前景良好,预期能为公司业绩带来较大的增长。伴随下半年新机型备货周期开启,Q3起有望贡献显著增量,且后续伴随潜望式镜头在更多品牌及机型的应用,带来持续成长空间。 技术研发出新为基,蓄力未来增长。公司专注于核心技术能力的积累与新产品开发,持续强化研发投入,23H1研发费用率高达13.6%。一方面公司现有业务玻璃非球面透镜持续强势,微棱镜放量在即,传统棱镜有望伴随行业周期复苏。另一方面,公司卡位AR/VR领域,玻璃晶圆业务与康宁、舜宇、AMS集团等企业合作,相关产品已进入DigiLens、Magic Leap等公司的供应链体系,同时配合客户进行微纳光学技术项目研发,有望深度受益产业趋势。 我们预测公司23-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0/0.70/1.11元(原23-25年预测为0.48/0.80/1.19元,主要下调光学棱镜业务营收及毛利率),根据可比公司24年31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21.7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存货跌价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新产品核心假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