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主动量化周报:时点动量线索:地产链估值修复-230903

文本预览:
核心观点 复苏预期再度回暖,政策底预期强化巩固市场信心,风险评价快速回落。从时点动量角度来看,地产链短期有望走强,建议关注钢铁ETF、建材ETF。 本周相比此前边际乐观,总结为风险评价下修,盈利预期触底回升。 北上广深“认房不认贷”政策落地、首套房贷款利率下调、印花税减半、IPO节奏放缓等利好政策接连落地,政策底预期强化极大的修复了市场信心,风险评价大幅下行。盈利端来看,市场对于经济偏弱运行已经充分定价,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8月30日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48.98)呈现企业盈利能力仍有待改善。相反,景气回暖的信号已经开始显现,8月31日公布的PMI新订单为50.2超此前预期,对应钢铁、煤炭、家电等周期板块迅速上行。复苏初期,政策发力与经济数据回暖交替出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波段交易的节奏感。 政策底到市场底需要经历哪些过程? 其一,利空因素拐点。除了此前提到的盈利端预期边际改善外,资金面也迎来边际好转。北上资金8月1日以来,累计流出约897亿,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本周,中美利差有所收窄,人民币汇率贬值缓解,预计北上资金流出压力边际缓解。 其二,微观结构改善。市场底的本质是交易参与者多空意愿的转换,需要通过充分的交易换手实现微观结构的改善。本周两市成交重回万亿成交水平,权重股估值底逐渐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底预期强化体现为风险评价下行,而风险评价下行演绎为风险偏好上行,需要以权重股估值修复为基础。当前成长股行情主要源于风险端释放,短期内演绎为拔估值行情的可能性较低。 时点动量线索显示,地产链有望估值修复。 时点动量是指在市场拐点等重要时刻,捕捉到的强势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出现显著的“领头羊”效应,这个视角可以帮助我们厘清行业快速轮动背景下的行业结构配置问题。这一轮行情反转的时点是8月28日,受印花税减半利好带动,市场情绪大幅回暖,当日涨幅最高的四个行业是地产、煤炭、非银、建材,当日主导风格也显著偏向大盘价值,从时点动量逻辑来看,后市地产链估值修复行情有望持续,维持推荐地产链中行业景气持续改善的钢铁ETF、建材ETF。 风险提示 1、本篇报告结论由量化模型得出,模型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归纳,结论未来存在失效风险。2、基金仓位监测等模型结果由数理统计方法估算得到,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
收起<<
《浙商证券-主动量化周报:时点动量线索:地产链估值修复-230903(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主动量化周报:时点动量线索:地产链估值修复-230903(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主动量化周报:时点动量线索:地产链估值修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核心观点 复苏预期再度回暖,政策底预期强化巩固市场信心,风险评价快速回落。从时点动量角度来看,地产链短期有望走强,建议关注钢铁ETF、建材ETF。 本周相比此前边际乐观,总结为风险评价下修,盈利预期触底回升。 北上广深“认房不认贷”政策落地、首套房贷款利率下调、印花税减半、IPO节奏放缓等利好政策接连落地,政策底预期强化极大的修复了市场信心,风险评价大幅下行。盈利端来看,市场对于经济偏弱运行已经充分定价,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8月30日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48.98)呈现企业盈利能力仍有待改善。相反,景气回暖的信号已经开始显现,8月31日公布的PMI新订单为50.2超此前预期,对应钢铁、煤炭、家电等周期板块迅速上行。复苏初期,政策发力与经济数据回暖交替出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波段交易的节奏感。 政策底到市场底需要经历哪些过程? 其一,利空因素拐点。除了此前提到的盈利端预期边际改善外,资金面也迎来边际好转。北上资金8月1日以来,累计流出约897亿,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本周,中美利差有所收窄,人民币汇率贬值缓解,预计北上资金流出压力边际缓解。 其二,微观结构改善。市场底的本质是交易参与者多空意愿的转换,需要通过充分的交易换手实现微观结构的改善。本周两市成交重回万亿成交水平,权重股估值底逐渐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底预期强化体现为风险评价下行,而风险评价下行演绎为风险偏好上行,需要以权重股估值修复为基础。当前成长股行情主要源于风险端释放,短期内演绎为拔估值行情的可能性较低。 时点动量线索显示,地产链有望估值修复。 时点动量是指在市场拐点等重要时刻,捕捉到的强势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出现显著的“领头羊”效应,这个视角可以帮助我们厘清行业快速轮动背景下的行业结构配置问题。这一轮行情反转的时点是8月28日,受印花税减半利好带动,市场情绪大幅回暖,当日涨幅最高的四个行业是地产、煤炭、非银、建材,当日主导风格也显著偏向大盘价值,从时点动量逻辑来看,后市地产链估值修复行情有望持续,维持推荐地产链中行业景气持续改善的钢铁ETF、建材ETF。 风险提示 1、本篇报告结论由量化模型得出,模型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归纳,结论未来存在失效风险。2、基金仓位监测等模型结果由数理统计方法估算得到,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