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拓普集团-601689-汽车业务快速发展,拓展机器人执行器业务-230902

文本预览:
拓普集团(601689) 核心观点 业绩符合预期。上半年收入91.60亿元,同比增长34.8%;归母净利润10.94亿元,同比增长54.6%;扣非归母净利润10.27亿元,同比增长50.0%。2季度收入46.92亿元,同比、环比增长53.9%、5.0%;归母净利润6.44亿元,同比、环比增长100%、43.0%;扣非归母净利润6.07亿元,同比、环比增长97%、44.4%。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品线拓宽、创新型商业模式等影响,利润保持快速增长。 2季度毛利率同环比提升,现金流略有改善。上半年毛利率22.6%,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2季度毛利率23.3%,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4个百分点。上半年期间费用率8.6%,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26亿元,同比增长9.6%,主要系本期收到的货款增加所致。 内饰件、底盘系统、热管理等主要业务快速发展,新订单获取顺利。公司积极推行Tier0.5级合作模式,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系统级、模块化的产品与服务,8大系列产品单车配套金额约3万元;公司与A客户、Rivian、Lucid、比亚迪、理想、蔚来、小鹏、华为金康、吉利新能源等国内外新能源车企合作进展迅速,主要业务取得良好发展,上半年内饰功能件、底盘系统、热管理系统业务分别实现营收31.44亿元、28.82亿元、7.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2%、61.5%、25.9%,毛利率分别提升2.65、4.37、0.59个百分点,规模效应持续显现。上半年新订单获取顺利,IBS、EPS、空气悬架、热管理系统、智能座舱等业务获得比亚迪、华为金康、小米、合创、高合、吉利、一汽、上汽等客户定点;公司波兰工厂已经投产,墨西哥工厂加快规划,海外工厂布局能够满足战略客户的订单需求,深化战略合作关系。 设立机器人电驱事业部,机器人执行器发展明确。机器人是现阶段具备较好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在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机器人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市场空间广阔。据公司公告,机器人执行器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单个机器人需要数十个运动执行器,单机价值达数万元人民币;公司在执行器领域具备电机自研能力、核心部件整合能力、精密机械加工能力、研发资源及测试资源协同能力等核心能力,竞争力较强;公司研发的机器人直线执行器和旋转执行器已多次向客户送样并获得客户好评,预计将于2024年1季度进入量产爬坡阶段,初始订单为100台/周;为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将于今年完成4套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形成年产10万台的一期产能,预计后续年产能将提升至百万台。为紧抓机器人业务发展机遇,公司拆分设立电驱事业部,通过整合优势资源、配置优秀专业团队,实现业务聚焦,为机器人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预计机器人业务将与汽车业务形成协同,为公司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调整收入、毛利率、费用率等,预测2023-2025年EPS分别为2.21、2.97、3.91元(原2.19、2.98、3.93元),按23年PE估值,维持可比公司23年PE平均估值40倍,目标价88.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乘用车行业销量低于预期、NVH产品、内饰功能件产品、轻量化底盘产品、热管理产品配套量低于预期、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超预期。
展开>>
收起<<
《东方证券-拓普集团-601689-汽车业务快速发展,拓展机器人执行器业务-23090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拓普集团-601689-汽车业务快速发展,拓展机器人执行器业务-230902(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汽车业务快速发展,拓展机器人执行器业务》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拓普集团(601689) 核心观点 业绩符合预期。上半年收入91.60亿元,同比增长34.8%;归母净利润10.94亿元,同比增长54.6%;扣非归母净利润10.27亿元,同比增长50.0%。2季度收入46.92亿元,同比、环比增长53.9%、5.0%;归母净利润6.44亿元,同比、环比增长100%、43.0%;扣非归母净利润6.07亿元,同比、环比增长97%、44.4%。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品线拓宽、创新型商业模式等影响,利润保持快速增长。 2季度毛利率同环比提升,现金流略有改善。上半年毛利率22.6%,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2季度毛利率23.3%,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4个百分点。上半年期间费用率8.6%,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26亿元,同比增长9.6%,主要系本期收到的货款增加所致。 内饰件、底盘系统、热管理等主要业务快速发展,新订单获取顺利。公司积极推行Tier0.5级合作模式,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系统级、模块化的产品与服务,8大系列产品单车配套金额约3万元;公司与A客户、Rivian、Lucid、比亚迪、理想、蔚来、小鹏、华为金康、吉利新能源等国内外新能源车企合作进展迅速,主要业务取得良好发展,上半年内饰功能件、底盘系统、热管理系统业务分别实现营收31.44亿元、28.82亿元、7.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2%、61.5%、25.9%,毛利率分别提升2.65、4.37、0.59个百分点,规模效应持续显现。上半年新订单获取顺利,IBS、EPS、空气悬架、热管理系统、智能座舱等业务获得比亚迪、华为金康、小米、合创、高合、吉利、一汽、上汽等客户定点;公司波兰工厂已经投产,墨西哥工厂加快规划,海外工厂布局能够满足战略客户的订单需求,深化战略合作关系。 设立机器人电驱事业部,机器人执行器发展明确。机器人是现阶段具备较好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在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机器人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市场空间广阔。据公司公告,机器人执行器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单个机器人需要数十个运动执行器,单机价值达数万元人民币;公司在执行器领域具备电机自研能力、核心部件整合能力、精密机械加工能力、研发资源及测试资源协同能力等核心能力,竞争力较强;公司研发的机器人直线执行器和旋转执行器已多次向客户送样并获得客户好评,预计将于2024年1季度进入量产爬坡阶段,初始订单为100台/周;为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将于今年完成4套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形成年产10万台的一期产能,预计后续年产能将提升至百万台。为紧抓机器人业务发展机遇,公司拆分设立电驱事业部,通过整合优势资源、配置优秀专业团队,实现业务聚焦,为机器人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预计机器人业务将与汽车业务形成协同,为公司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调整收入、毛利率、费用率等,预测2023-2025年EPS分别为2.21、2.97、3.91元(原2.19、2.98、3.93元),按23年PE估值,维持可比公司23年PE平均估值40倍,目标价88.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乘用车行业销量低于预期、NVH产品、内饰功能件产品、轻量化底盘产品、热管理产品配套量低于预期、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