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陕西煤业-601225-利润较为稳定,注重煤炭业务发展可持续性-230831

文本预览:
陕西煤业(601225) 主营业务利润稳定,归母净利润受投资收益波动影响 公司2023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06.62亿元,同比增长8.13%;上半年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5.79亿元,同比减少54.71%;扣非净利润136.32亿元,同比减少9.46%;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69.78亿元,同比减少5.75%。2023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下降幅度大于扣非净利润下降幅度,主要原因为公司投资组合公允价值浮亏较大所致,投资损益为-26.6亿元。 产销量稳步增长,成本增长体现安检趋严 2023上半年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8407万吨,同比增长10.38%,主要原因或为2022年收购彬长矿业所致,其中渭北、彬黄、陕北矿区分别实现506.44、2415.25、5485.05万吨;同期商品煤销量达到12860万吨,同比增长14.08%;其中自产煤销量8280万吨,同比增长10.39%,贸易煤销量4580万吨,同比增长21.42%。 2023上半年自产煤售价分别为594.77元/吨,同比下降7.21%,主要原因或为动力煤市场受到进口冲击的影响,煤价中枢有所下降所致。原煤单位完全成本297.77元/吨,同比增长7.52%,其中安全生产费为最大拉动因素,同比增长14.14元/吨,同比增长71.16%。二季度煤矿生产安全监管有所趋严,近期在陕西省延安市新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影响下,预计下半年安检趋势或维持较为严格的状态,因此动力煤产量增量或有所收缩,煤价或在日耗下行后逐渐探底回升,届时公司业绩或持续回升。 公司注重生产安全性,积极推进煤矿智能化 公司积极推进智能化产业升级,智能化产能已经达到99%,所属矿井生产辅助系统全部实现“无人值守、智能集控”,公司已有6处煤矿通过全国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验收,引领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进展。 公司在建工程中,仍有多个对煤矿综采进行智能化升级的项目,公司对智能化建设的重视或使其更快达到安全化、无人化生产,进一步降低因安全事故的发生导致停产的概率,使煤炭业务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盈利预测与估值:原来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377/407/418亿元,考虑到进口超预期、需求不及预期等风险,我们将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调整为256/267/275亿元,对应2023年8月31日市值PE分别为6.30/6.04/5.8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力、非电需求不及预期;基建投资不及预期;地产投资不及预期;海外需求不及预期;水电发力超预期;原煤产量持续超预期;煤炭进口量持续超预期;煤矿安检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天风证券-陕西煤业-601225-利润较为稳定,注重煤炭业务发展可持续性-23083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风证券-陕西煤业-601225-利润较为稳定,注重煤炭业务发展可持续性-230831(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天风证券《利润较为稳定,注重煤炭业务发展可持续性》研报附件原文摘录)陕西煤业(601225) 主营业务利润稳定,归母净利润受投资收益波动影响 公司2023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06.62亿元,同比增长8.13%;上半年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5.79亿元,同比减少54.71%;扣非净利润136.32亿元,同比减少9.46%;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69.78亿元,同比减少5.75%。2023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下降幅度大于扣非净利润下降幅度,主要原因为公司投资组合公允价值浮亏较大所致,投资损益为-26.6亿元。 产销量稳步增长,成本增长体现安检趋严 2023上半年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8407万吨,同比增长10.38%,主要原因或为2022年收购彬长矿业所致,其中渭北、彬黄、陕北矿区分别实现506.44、2415.25、5485.05万吨;同期商品煤销量达到12860万吨,同比增长14.08%;其中自产煤销量8280万吨,同比增长10.39%,贸易煤销量4580万吨,同比增长21.42%。 2023上半年自产煤售价分别为594.77元/吨,同比下降7.21%,主要原因或为动力煤市场受到进口冲击的影响,煤价中枢有所下降所致。原煤单位完全成本297.77元/吨,同比增长7.52%,其中安全生产费为最大拉动因素,同比增长14.14元/吨,同比增长71.16%。二季度煤矿生产安全监管有所趋严,近期在陕西省延安市新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影响下,预计下半年安检趋势或维持较为严格的状态,因此动力煤产量增量或有所收缩,煤价或在日耗下行后逐渐探底回升,届时公司业绩或持续回升。 公司注重生产安全性,积极推进煤矿智能化 公司积极推进智能化产业升级,智能化产能已经达到99%,所属矿井生产辅助系统全部实现“无人值守、智能集控”,公司已有6处煤矿通过全国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验收,引领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进展。 公司在建工程中,仍有多个对煤矿综采进行智能化升级的项目,公司对智能化建设的重视或使其更快达到安全化、无人化生产,进一步降低因安全事故的发生导致停产的概率,使煤炭业务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盈利预测与估值:原来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377/407/418亿元,考虑到进口超预期、需求不及预期等风险,我们将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调整为256/267/275亿元,对应2023年8月31日市值PE分别为6.30/6.04/5.8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力、非电需求不及预期;基建投资不及预期;地产投资不及预期;海外需求不及预期;水电发力超预期;原煤产量持续超预期;煤炭进口量持续超预期;煤矿安检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