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证券-兆讯传媒-301102-中报点评:高铁站点再扩张,铁路客运恢复提升投放价值-230831

文本预览:
兆讯传媒(301102) 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度报告。2023H1 实现营业收入 2.55 亿元(yoy -3.24%),归母净利润 6890 万元(yoy +2.16%)。Q2 单季度营业收入 1.04 亿元(yoy +8.47%,qoq -31.08%),归母净利润 592 万元(yoy -22.14%, qoq -90.60%)。 投资要点: 覆盖铁路站点数量增加,媒体点位结构调整优化。公司高铁媒体业务收入 2.47 亿元(yoy -6.22%),毛利率 49.75%(yoy +0.54pct)。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新增 21 个媒体站点资源,并对 23 个站点的媒体优化。截至 2023 年中,相比 2022 年末,签约铁路客运站数量增加 5 个,开通高铁客运站数量增加 15 个,普通站减少 5 个。运营数字媒体数量减少 113 个,其中电视刷屏机减少 192 个,数码刷屏机增加 79 个。目前公司建立的高铁数字媒体网络覆盖囊括“八纵八横”高铁主动脉,覆盖全国 30 个省级行政区,既有经济发达城市群也有三四线城市以及县城地区,年触达客流量超 10 亿人。 户外大屏业务暂时亏损,但收入与毛利率改善明显。户外大屏媒体营业收入 830 万元(yoy +1605.34%),毛利率-212.64% (yoy+341.99pct)。户外大屏业务仍处于亏损阶段,测算毛利润约为-1765 万元,主要是业务处于拓展期,相比 2022 年增加了贵阳、成都和重庆地区 3 块核心商圈的户外裸眼 3D 高清大屏,部分成本支出前置所致。目前公司的户外大屏业务不仅迎来迪奥、蒂芙尼、百事可乐、极星汽车、伊利、中国人保等知名品牌的投放,同时还深入探索 AI 数字领域,先后推出自主打造的裸眼 3D 数字内容大片《进化论》和《Take a Breath》,满足广告内容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根据公司披露,预计公司未来将继续在省会城市扩展 10 块户外裸眼 3D 高清大屏,扩大公司媒体资源覆盖范围,帮助广告主实现多样化场景营销,未来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铁路客运量恢复良好,为公司提供支撑。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数据,2023 上半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 17.7 亿人次,同比增加124.90%。其中 4、5、6 月旅客发送量相比 2019 年分别增长 7.6%、5.6%和 4.8%。7 月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 4.09 亿,同比增长 80.9%,2023 年 1-7 月国内累计铁路客运量已经超过 2019 年同期。公司主营业务与铁路建设以及铁路客运数量高度相关,铁路客运量数据的良好增长能够为公司业绩提供支撑。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公司不断增加高铁数字媒体覆盖区域,形成了覆盖全国多区域多层次的高铁数字媒体网络,吸引了众多各领域广告客户。公司不断调整媒体点位结构,优化投放效率,提升盈利水平。户外裸眼 3D 大屏业务扩大公司媒体资源覆盖场景,为广告主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营销场景,虽然业务短期亏损,但未来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铁路客运量持续增长,有望推动上游客户的广告投放向高铁媒体倾斜,提升公司业务价值。考虑广告投放需求恢复情况弱于此前预期,加上户外大屏业务对利润端暂时未构成贡献,相应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 年 EPS 分别为 0.75 元、1.04 元和 1.29 元,按照 8 月 30 日收盘价 22.36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9.84 倍、21.44 倍和 17.29 倍。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广告投放需求;铁路客流增长不及预期;广告投放渠道变化;媒体点位流失;媒体租赁成本上升
展开>>
收起<<
《中原证券-兆讯传媒-301102-中报点评:高铁站点再扩张,铁路客运恢复提升投放价值-23083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原证券-兆讯传媒-301102-中报点评:高铁站点再扩张,铁路客运恢复提升投放价值-23083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原证券《中报点评:高铁站点再扩张,铁路客运恢复提升投放价值》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兆讯传媒(301102) 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度报告。2023H1 实现营业收入 2.55 亿元(yoy -3.24%),归母净利润 6890 万元(yoy +2.16%)。Q2 单季度营业收入 1.04 亿元(yoy +8.47%,qoq -31.08%),归母净利润 592 万元(yoy -22.14%, qoq -90.60%)。 投资要点: 覆盖铁路站点数量增加,媒体点位结构调整优化。公司高铁媒体业务收入 2.47 亿元(yoy -6.22%),毛利率 49.75%(yoy +0.54pct)。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新增 21 个媒体站点资源,并对 23 个站点的媒体优化。截至 2023 年中,相比 2022 年末,签约铁路客运站数量增加 5 个,开通高铁客运站数量增加 15 个,普通站减少 5 个。运营数字媒体数量减少 113 个,其中电视刷屏机减少 192 个,数码刷屏机增加 79 个。目前公司建立的高铁数字媒体网络覆盖囊括“八纵八横”高铁主动脉,覆盖全国 30 个省级行政区,既有经济发达城市群也有三四线城市以及县城地区,年触达客流量超 10 亿人。 户外大屏业务暂时亏损,但收入与毛利率改善明显。户外大屏媒体营业收入 830 万元(yoy +1605.34%),毛利率-212.64% (yoy+341.99pct)。户外大屏业务仍处于亏损阶段,测算毛利润约为-1765 万元,主要是业务处于拓展期,相比 2022 年增加了贵阳、成都和重庆地区 3 块核心商圈的户外裸眼 3D 高清大屏,部分成本支出前置所致。目前公司的户外大屏业务不仅迎来迪奥、蒂芙尼、百事可乐、极星汽车、伊利、中国人保等知名品牌的投放,同时还深入探索 AI 数字领域,先后推出自主打造的裸眼 3D 数字内容大片《进化论》和《Take a Breath》,满足广告内容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根据公司披露,预计公司未来将继续在省会城市扩展 10 块户外裸眼 3D 高清大屏,扩大公司媒体资源覆盖范围,帮助广告主实现多样化场景营销,未来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铁路客运量恢复良好,为公司提供支撑。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数据,2023 上半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 17.7 亿人次,同比增加124.90%。其中 4、5、6 月旅客发送量相比 2019 年分别增长 7.6%、5.6%和 4.8%。7 月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 4.09 亿,同比增长 80.9%,2023 年 1-7 月国内累计铁路客运量已经超过 2019 年同期。公司主营业务与铁路建设以及铁路客运数量高度相关,铁路客运量数据的良好增长能够为公司业绩提供支撑。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公司不断增加高铁数字媒体覆盖区域,形成了覆盖全国多区域多层次的高铁数字媒体网络,吸引了众多各领域广告客户。公司不断调整媒体点位结构,优化投放效率,提升盈利水平。户外裸眼 3D 大屏业务扩大公司媒体资源覆盖场景,为广告主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营销场景,虽然业务短期亏损,但未来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铁路客运量持续增长,有望推动上游客户的广告投放向高铁媒体倾斜,提升公司业务价值。考虑广告投放需求恢复情况弱于此前预期,加上户外大屏业务对利润端暂时未构成贡献,相应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 年 EPS 分别为 0.75 元、1.04 元和 1.29 元,按照 8 月 30 日收盘价 22.36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9.84 倍、21.44 倍和 17.29 倍。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广告投放需求;铁路客流增长不及预期;广告投放渠道变化;媒体点位流失;媒体租赁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