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邮证券-广立微-301095-23Q2扭亏为盈,软硬件协同优势不断凸显-230829

上传日期:2023-08-31 14:02:38 / 研报作者:吴文吉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中邮证券-广立微-301095-23Q2扭亏为盈,软硬件协同优势不断凸显-230829.pdf
大小:50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邮证券-广立微-301095-23Q2扭亏为盈,软硬件协同优势不断凸显-230829

中邮证券-广立微-301095-23Q2扭亏为盈,软硬件协同优势不断凸显-230829
文本预览:

《中邮证券-广立微-301095-23Q2扭亏为盈,软硬件协同优势不断凸显-230829(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邮证券-广立微-301095-23Q2扭亏为盈,软硬件协同优势不断凸显-230829(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邮证券《23Q2扭亏为盈,软硬件协同优势不断凸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广立微(301095)   事件   8月28日,公司公告2023年半年度报告,23H1实现营收1.27亿元,同比+63.91%;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3903.60%;扣非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327.15%。   投资要点   业绩瞩目、未来可期,23Q2扣非归母扭亏为盈。分季度看,23Q1/23Q2公司分别实现营收0.22/1.05亿元,同比+59.41%/+64.88%;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04/0.19亿元,同比+132.03%/42.97%;分别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01/0.17亿元,同比+92.47%/+175.17%。受下游客户采购特点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呈现季节性特征,未来可期。23Q1/23Q2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561/207万元,受益于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公司23Q2扣非归母扭亏为盈。分业务看,测试设备快速放量,23H1公司的软件开发及授权/测试设备及配件业务分别实现营收0.32/0.95亿元,同比+16.20%/+90.54%;毛利率分别为95.50%/50.95%,同比-2.41pct/+3.35pct;其中软件开发及授权业务受外部贸易环境变化影响,近期客户的先进工艺平台开发需求有所减缓,该类业务同比小幅增长,随着公司量产监控方案的推广和客户端工艺制程的推进,该项业务有望恢复快速增长。   在手订单充沛,支撑未来业绩高增长。截至23H1末,公司在手订单达5.67亿元,同比+94.31%。合同负债角度,截至23H1末,公司预收软件开发及授权业务/预收硬件产品销售业务的合同负债期末余额分别为0.47/0.61亿元,侧面印证公司在手订单充沛,其中预收硬件产品销售业务的期末余额相较期初余额变动-0.30亿元,主要系23H1公司测试设备产品订单履约完成导致合同负债金额减少。存货角度,截至23H1末,公司的存货为3.25亿元,同比+147%,主要系本期测试机部件备货较大所致,其中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发出商品的期末余额分别为2.65/0.33/0.13/0.14亿元。   持续加大研发,巩固软硬件协同优势。23H1公司的研发投入为0.93亿元,同比+98.72%。截至23H1,公司拥有402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327名(相比去年同期增长84.75%),合计占员工总数比例为81.34%;公司研发人员大多来自于国内一流高校,其中拥有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有191名,占研发人员总数的比例为58.41%。软硬件协同方面,公司取得亮眼进展:1)拓展量产监控方案(PCM):在工艺开发周期应用场景中,通过硬件设备进入量产线的协同优势,持续扩展软件的应用场景至量产线,推出了高效的工艺过程监控方案(PCM),打通设计、测试和分析工具的整合平台,提供高效率解决方案,支持芯片高质量的稳定量产,目前该方案已经在多家产线验证优化,部分产线进入应用交付。   2)进军可制造性设计软件(DFM):自主开发了化学机械抛光建模工具(CMPEXPLORER),填补国内集成电路市场上产业化CMP建模工具的空白,目前软件已经在几家国内头部晶圆厂试用导入中。   3)基于AI的半导体数据系统拓展:深入融合AI技术快速拓展半导体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DATAEXPLORER),在DE-G、DE-YMS、DE-DMS、DE-ADC、DE-FDC等产品的功能和成熟度上进展迅速产品在客户端应用广泛且支持大型晶圆厂级的使用规模,比如在某客户端单个项目稳定在线人数800以上,能够持续扩展至数千人规模量级。   4)WAT测试设备:完成T4000机型WAT测试设备的优化升级,并完成开关矩阵的国产化零部件替代。   5)WLR测试设备:扩展开发完成WLR测试设备,并持续开展高电压、大功率电性测试设备等产品研发。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分别实现收入5.68/8.90/13.9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6/2.97/4.9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63倍、41倍、2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开发的风险;行业发展放缓的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规模扩张带来的风险;收入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