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海目星-688559-业绩高速增长,公司光伏产品加速放量-230830

文本预览:
海目星(688559) 公司发布 2023 年中报,业绩高速增长。 2023 年 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5亿元, 较上年同期上升 79.6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85亿元, 较上年同期上升 95.91%,其中,公司动力电池业务验收项目同比增加,实现收入 18.04 亿元,同比增长 109.98%。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在手订单规模持续增长, 2023 年 1-6 月公司新签订单约 27 亿元(含税),截至2023 年 6 月 30 日,在手订单累计金额约为 85 亿元(含税) ,截至 2023年中报披露日, 公司 TOPcon 激光一次掺杂设备已签订合同 350GW+。 盈利能力稳定, 公司费用率持续优化。 2023 年 H1,公司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为 30.48%和 8.56%,较上年同期基本保持稳定,费用率方面,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4.68%、 5.76%和11.21%,较上年同期减少明显,表明公司费用控制能力持续优化,从绝对金额上看,公司管理费用 1.2 亿元, 同比增长 54.22%;研发费用 2.4 亿元,同比增长 72.71%;销售费用 1.0 亿元, 同比增长 14.16%;由于公司 2021年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2023 年上半年增加股份支付费用为 2881 万元。 切入光伏赛道,公司打造动力电池+光伏两个增长极。 在光伏领域,公司通过多年激光应用技术以及现有应用领域的激光及自动化量产能力和技术实力的积累,为公司开发提升客户自身效率需求的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于 2022 年推出 TOPCon 一次掺杂设备,该类设备年内实现首批交付,并于 2023 年春节前实现量产, 目前,公司光伏业务获得获得了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通威股份、弘元绿能,捷泰、正泰、阿特斯、合盛硅业、协鑫等知名客户的订单。此外,公司募投项目已完成结项,首发募投项目的结项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生产能力,项目产品主要由非标准化设备构成,此类设备发往客户现场后,需进一步完成安装调试及验收,因此项目达到预定收益尚需待产品验收。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首发募投项目形成发出商品 9.4 亿元,实现收入 2.9 亿元。 长期看,公司打造动力电池+光伏行业两个利润增长点,成长空间拓宽。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实现营收 68.88/86.61/99.89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7.07/9.54/11.57 亿元,对应 PE 为 12.4/9.2/7.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景气度下滑、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海目星-688559-业绩高速增长,公司光伏产品加速放量-230830(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海目星-688559-业绩高速增长,公司光伏产品加速放量-230830(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业绩高速增长,公司光伏产品加速放量》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海目星(688559) 公司发布 2023 年中报,业绩高速增长。 2023 年 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5亿元, 较上年同期上升 79.6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85亿元, 较上年同期上升 95.91%,其中,公司动力电池业务验收项目同比增加,实现收入 18.04 亿元,同比增长 109.98%。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在手订单规模持续增长, 2023 年 1-6 月公司新签订单约 27 亿元(含税),截至2023 年 6 月 30 日,在手订单累计金额约为 85 亿元(含税) ,截至 2023年中报披露日, 公司 TOPcon 激光一次掺杂设备已签订合同 350GW+。 盈利能力稳定, 公司费用率持续优化。 2023 年 H1,公司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为 30.48%和 8.56%,较上年同期基本保持稳定,费用率方面,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4.68%、 5.76%和11.21%,较上年同期减少明显,表明公司费用控制能力持续优化,从绝对金额上看,公司管理费用 1.2 亿元, 同比增长 54.22%;研发费用 2.4 亿元,同比增长 72.71%;销售费用 1.0 亿元, 同比增长 14.16%;由于公司 2021年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2023 年上半年增加股份支付费用为 2881 万元。 切入光伏赛道,公司打造动力电池+光伏两个增长极。 在光伏领域,公司通过多年激光应用技术以及现有应用领域的激光及自动化量产能力和技术实力的积累,为公司开发提升客户自身效率需求的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于 2022 年推出 TOPCon 一次掺杂设备,该类设备年内实现首批交付,并于 2023 年春节前实现量产, 目前,公司光伏业务获得获得了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通威股份、弘元绿能,捷泰、正泰、阿特斯、合盛硅业、协鑫等知名客户的订单。此外,公司募投项目已完成结项,首发募投项目的结项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生产能力,项目产品主要由非标准化设备构成,此类设备发往客户现场后,需进一步完成安装调试及验收,因此项目达到预定收益尚需待产品验收。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首发募投项目形成发出商品 9.4 亿元,实现收入 2.9 亿元。 长期看,公司打造动力电池+光伏行业两个利润增长点,成长空间拓宽。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实现营收 68.88/86.61/99.89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7.07/9.54/11.57 亿元,对应 PE 为 12.4/9.2/7.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景气度下滑、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