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宏观点评:企业盈利连续12个月负增的背后-230827

文本预览:
事件:1-7月规上工业企业盈利同比-15.5%,前值-16.8%;其中,7月单月同比-6.7%。 核心观点:7月累计、单月盈利同比延续负增(累计同比已连续12个月负增),降幅均有所收窄、主因基数回落。往后看,年内企业盈利应会延续负增,降幅可能持续收窄,其中:中游设备、公用事业等受益于上游价格回落、补库等,弹性可能好于其他行业。结构上,继续提示:本轮补库周期可能推后至Q3或者Q4;有色、电力、中游部分行业盈利仍有韧性;私企压力仍大等。此外,企业盈利状况欠佳,需求不足仍是核心约束,继续提示:政策组合拳到了加快落地的关口,短期紧盯:核心一二线城市可能进一步松地产(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等);“一揽子化债”、“活跃资本市场”等方向的细化部署。 1、整体看,7月规上工业企业盈利累计同比-15.5%,连续12个月负增,7月单月同比-6.7%;边际上看,相比6月降幅分别收窄1.3、1.6个百分点,主因基数回落。实际上,当前企业盈利状况仍然欠佳、经济仍是弱现实,跟消费、投资、社融、出口、物价等高频数据持续偏弱信号一致。具体看,按照“利润=营收*利润率”的分析框架: 营收方面,1-7月规上工业企业营收累计同比-0.5%,相比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进一步地,如果将营收按量、价两方面拆解:1-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持平前值3.8%;PPI累计同比-3.2%,降幅较前值扩大0.1个百分点,仍是营收下降的主要拖累。往后看,继续提示:鉴于后续PPI降幅可能逐步收窄,预计价格因素对工业企业营收的拖累也将有所缓和。 利润率方面,1-7月营收利润率回落0.02个百分点至5.39%,主因季节性(一般2-6月利润率逐月上升,7-12月基本走平),同比仍降0.95个百分点,对盈利拖累收窄至11.1个百分点。边际上,7月百元营收中成本约85.15元,同比减少0.55元,为年内首次减少。 2、往后看,继续提示:年内企业盈利应会延续负增、降幅可能逐步收窄;分行业看,中游设备、公用事业等弹性可能更大。前期报告《库存周期的新变化—兼评6月企业盈利》、《企业盈利续降近两成,见底了吗?》等中反复提示,考虑到经济仍是弱现实、PPI持续为负、实际库存仍高等因素,预计年内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应会延续负增;但是,受益于基数回落、PPI降幅收窄等,预计下半年盈利同比读数应会持续收窄。分行业看,中游设备、公用事业等相关行业受益于上游价格回落、补库等因素,弹性可能好于其他行业。 3、结构看,关注上下游、分行业、库存端、所有制、杠杆率等5大信号 上下游看:上游、下游盈利占比延续回落,中游设备、公用事业盈利占比续升。1-7月上游(采掘+原材料)盈利占比续降0.5个百分点至42.1%,其中:采掘行业盈利占比回落0.3个百分点至19.8%,延续回落趋势;原材料相关行业盈利占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22.2%。中游设备制造盈利占比续升0.2个百分点至33.0%,上行斜率趋缓。下游消费品制造相关行业盈利续降0.2个百分点至15.0%,连续5个月下降,相比正常水平仍偏低约5.0个百分点(2019年均值约20.3%),跟当前消费数据偏弱信号一致。公用事业盈利占比续升0.5个百分点至9.9%,连续6个月回升,主因煤价下跌+高温天气用电偏强。 分行业看:细分行业盈利延续偏弱,有色、电力热力、以及部分中游设备相关行业盈利正增。1)剔除价格因素的销售数量更能体现真实需求的变化,7月39个细分行业中销售数量同比为正的行业为15个,6月为13个,指向当前需求仍弱。2)如果以剔除价格的销售数量来衡量行业景气度,销售数量下降较多的行业仍然集中在可选消费、上游采矿,主要包括:皮革制鞋(-30.7%)、文体用品(-28.0%)、纺服(-23.8%)、非金属采矿(-16.4%)、有色采矿(-15.3%)等;销售数量同比增加的行业仍偏少、且上中下游相对分散,主要包括:其他制造(+49.9%)、化工制造(+33.1%)、黑色冶炼(+16.0%)、燃气生产(+8.2%)、油气开采(+7.1%)等。3)盈利角度看,7月39个细分行业中12个实现盈利正增长, 其中:涨幅靠前的行业包括有色冶炼(+74.7%)、电力热力(+65.7%)、其他制造(+61.1%)、设备修理(+50.6%)、仪表仪器(+26.6%)等;盈利跌幅靠前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原油产业链等,包括废弃资源综合利用(-434.0%)、化纤(-337.0%)、燃料加工(-184.1%)、黑色冶炼(-112.0%)、其他采矿(-100.0%)、造纸(-79.1%)、化工(-56.4%)等。 库存端看:当前仍在主动去库,补库可能要到Q3-Q4左右。1-7月规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至1.6%,剔除价格的实际库存同比增速续降0.9个百分点,叠加营收下行,指向当前仍在主动去库阶段。往后看,延续此前判断:考虑经济复苏节奏、需求偏弱,以及PPI、M1等领先指标,本轮库存见底可能推迟至Q3左右(此前市场预期Q2开始补库);而且,鉴于需求不足、实际库存偏高等影响,本轮补库可能偏弱。 所有制看:国企、私企盈利降幅,以及二者差距均有所收窄。1-7月国企、私企盈利分别同比-20.3%、-10.7%,前值分别为-21.0%、-13.5%,降幅均有所收窄,主因基数回落。 杠杆率看:截至7月底,工业企业杠杆持平前值、仍为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私企杠杆仍高、回款周期仍长、盈利仍差,指向私企可能仍面临一定经营压力。截至7月底,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持平前值57.6%,仍为2014年底以来最高水平。其中:国企资产负债率上升0.1个百分点至57.7%;私企资产负债率持平60.3%,国企、私企杠杆之差回落0.1个百分点至2.6个百分点、仍在偏高水平。1-7月私企应收账款回收期回升0.6个百分点至64.1天,相比国企回款周期和2022年同期分别偏长12.5天、12.2天,私企回款难度仍大;叠加私企盈利延续偏弱,指向私企仍然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政策力度等超预期变化。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企业盈利连续12个月负增的背后-230827(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宏观点评:企业盈利连续12个月负增的背后-230827(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宏观点评:企业盈利连续12个月负增的背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事件:1-7月规上工业企业盈利同比-15.5%,前值-16.8%;其中,7月单月同比-6.7%。 核心观点:7月累计、单月盈利同比延续负增(累计同比已连续12个月负增),降幅均有所收窄、主因基数回落。往后看,年内企业盈利应会延续负增,降幅可能持续收窄,其中:中游设备、公用事业等受益于上游价格回落、补库等,弹性可能好于其他行业。结构上,继续提示:本轮补库周期可能推后至Q3或者Q4;有色、电力、中游部分行业盈利仍有韧性;私企压力仍大等。此外,企业盈利状况欠佳,需求不足仍是核心约束,继续提示:政策组合拳到了加快落地的关口,短期紧盯:核心一二线城市可能进一步松地产(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等);“一揽子化债”、“活跃资本市场”等方向的细化部署。 1、整体看,7月规上工业企业盈利累计同比-15.5%,连续12个月负增,7月单月同比-6.7%;边际上看,相比6月降幅分别收窄1.3、1.6个百分点,主因基数回落。实际上,当前企业盈利状况仍然欠佳、经济仍是弱现实,跟消费、投资、社融、出口、物价等高频数据持续偏弱信号一致。具体看,按照“利润=营收*利润率”的分析框架: 营收方面,1-7月规上工业企业营收累计同比-0.5%,相比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进一步地,如果将营收按量、价两方面拆解:1-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持平前值3.8%;PPI累计同比-3.2%,降幅较前值扩大0.1个百分点,仍是营收下降的主要拖累。往后看,继续提示:鉴于后续PPI降幅可能逐步收窄,预计价格因素对工业企业营收的拖累也将有所缓和。 利润率方面,1-7月营收利润率回落0.02个百分点至5.39%,主因季节性(一般2-6月利润率逐月上升,7-12月基本走平),同比仍降0.95个百分点,对盈利拖累收窄至11.1个百分点。边际上,7月百元营收中成本约85.15元,同比减少0.55元,为年内首次减少。 2、往后看,继续提示:年内企业盈利应会延续负增、降幅可能逐步收窄;分行业看,中游设备、公用事业等弹性可能更大。前期报告《库存周期的新变化—兼评6月企业盈利》、《企业盈利续降近两成,见底了吗?》等中反复提示,考虑到经济仍是弱现实、PPI持续为负、实际库存仍高等因素,预计年内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应会延续负增;但是,受益于基数回落、PPI降幅收窄等,预计下半年盈利同比读数应会持续收窄。分行业看,中游设备、公用事业等相关行业受益于上游价格回落、补库等因素,弹性可能好于其他行业。 3、结构看,关注上下游、分行业、库存端、所有制、杠杆率等5大信号 上下游看:上游、下游盈利占比延续回落,中游设备、公用事业盈利占比续升。1-7月上游(采掘+原材料)盈利占比续降0.5个百分点至42.1%,其中:采掘行业盈利占比回落0.3个百分点至19.8%,延续回落趋势;原材料相关行业盈利占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22.2%。中游设备制造盈利占比续升0.2个百分点至33.0%,上行斜率趋缓。下游消费品制造相关行业盈利续降0.2个百分点至15.0%,连续5个月下降,相比正常水平仍偏低约5.0个百分点(2019年均值约20.3%),跟当前消费数据偏弱信号一致。公用事业盈利占比续升0.5个百分点至9.9%,连续6个月回升,主因煤价下跌+高温天气用电偏强。 分行业看:细分行业盈利延续偏弱,有色、电力热力、以及部分中游设备相关行业盈利正增。1)剔除价格因素的销售数量更能体现真实需求的变化,7月39个细分行业中销售数量同比为正的行业为15个,6月为13个,指向当前需求仍弱。2)如果以剔除价格的销售数量来衡量行业景气度,销售数量下降较多的行业仍然集中在可选消费、上游采矿,主要包括:皮革制鞋(-30.7%)、文体用品(-28.0%)、纺服(-23.8%)、非金属采矿(-16.4%)、有色采矿(-15.3%)等;销售数量同比增加的行业仍偏少、且上中下游相对分散,主要包括:其他制造(+49.9%)、化工制造(+33.1%)、黑色冶炼(+16.0%)、燃气生产(+8.2%)、油气开采(+7.1%)等。3)盈利角度看,7月39个细分行业中12个实现盈利正增长, 其中:涨幅靠前的行业包括有色冶炼(+74.7%)、电力热力(+65.7%)、其他制造(+61.1%)、设备修理(+50.6%)、仪表仪器(+26.6%)等;盈利跌幅靠前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原油产业链等,包括废弃资源综合利用(-434.0%)、化纤(-337.0%)、燃料加工(-184.1%)、黑色冶炼(-112.0%)、其他采矿(-100.0%)、造纸(-79.1%)、化工(-56.4%)等。 库存端看:当前仍在主动去库,补库可能要到Q3-Q4左右。1-7月规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至1.6%,剔除价格的实际库存同比增速续降0.9个百分点,叠加营收下行,指向当前仍在主动去库阶段。往后看,延续此前判断:考虑经济复苏节奏、需求偏弱,以及PPI、M1等领先指标,本轮库存见底可能推迟至Q3左右(此前市场预期Q2开始补库);而且,鉴于需求不足、实际库存偏高等影响,本轮补库可能偏弱。 所有制看:国企、私企盈利降幅,以及二者差距均有所收窄。1-7月国企、私企盈利分别同比-20.3%、-10.7%,前值分别为-21.0%、-13.5%,降幅均有所收窄,主因基数回落。 杠杆率看:截至7月底,工业企业杠杆持平前值、仍为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私企杠杆仍高、回款周期仍长、盈利仍差,指向私企可能仍面临一定经营压力。截至7月底,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持平前值57.6%,仍为2014年底以来最高水平。其中:国企资产负债率上升0.1个百分点至57.7%;私企资产负债率持平60.3%,国企、私企杠杆之差回落0.1个百分点至2.6个百分点、仍在偏高水平。1-7月私企应收账款回收期回升0.6个百分点至64.1天,相比国企回款周期和2022年同期分别偏长12.5天、12.2天,私企回款难度仍大;叠加私企盈利延续偏弱,指向私企仍然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政策力度等超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