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厦钨新能-688778-上半年量利承压,海外产能落地-230829

文本预览:
厦钨新能(688778) 公司发布 2023 上半年业绩公告,上半年公司实现盈利 2.55 亿元,同比下降53.67%,公司在法国布局产能, 新产品逐步开始交付,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3H1 盈利同比下降 53.67%: 公司发布 2023 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81.21 亿元,同比下降 44.25%;实现盈利 2.55 亿元,同比下降 53.67%;实现扣非盈利 2.27 亿元,同比下降 50.61%。根据公司中报业绩测算,2023Q2 实现盈利 1.39 亿元,同比下降 58.48%,环比增长 20.35%;实现扣非盈利 1.29 亿元,同比下降 58.50%,环比增长 30.76%。 出货量下降明显, 短期盈利承压: 公司 2023 上半年受下游客户需求量下降影响,导致主要产品销量出现下滑。上半年公司实现产品销量 2.85 万吨,其中钴酸锂销量 1.42 万吨,同比下降 24.18%,公司钴酸锂市场份额超过 45%,龙头地位依然稳固;三元材料销量为 1.26 万吨,同比下降41.27%;贮氢合金销量为 1729.70 吨,同比下降 7.29%。上半年公司实现整体销售毛利率为 7.65%,同比降低 1.16 个百分点,其中 23Q2 实现销售毛利率 7.88%,环比提升 0.52 个百分点。预计下半年随着销量及开工率提升,公司盈利有望修复。 法国产能落地, 新型产品有望放量: 公司以欧洲作为全球化布局的第一站,提供欧洲本土化供应的能力,与法国 ORANO 公司下属公司合作,拟在法国北部港口城市敦刻尔克设立正极和前驱体合资公司,有利于公司加快海外市场开拓进度。 此外, 公司积极开发新型产品技术, Ni9 系三元超高镍材料进入到海外车厂体系认证,已实现百吨级交付、磷酸盐系材料具备优势、钠电正极材料第一代用于储能领域的产品通过客户认证。 估值 结合公司公告与行业情况,我们将公司 2023-2025 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1.78/3.31/4.39 元(原预测 2023-2025 年摊薄每股收益为 3.40/4.62/5.80元),对应市盈率 22.1/11.9/9.0 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产业链需求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出现不利波动;疫情影响超预期;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不达预期;新能源汽车产品力不达预期
展开>>
收起<<
《中银证券-厦钨新能-688778-上半年量利承压,海外产能落地-230829(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厦钨新能-688778-上半年量利承压,海外产能落地-230829(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上半年量利承压,海外产能落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厦钨新能(688778) 公司发布 2023 上半年业绩公告,上半年公司实现盈利 2.55 亿元,同比下降53.67%,公司在法国布局产能, 新产品逐步开始交付,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3H1 盈利同比下降 53.67%: 公司发布 2023 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81.21 亿元,同比下降 44.25%;实现盈利 2.55 亿元,同比下降 53.67%;实现扣非盈利 2.27 亿元,同比下降 50.61%。根据公司中报业绩测算,2023Q2 实现盈利 1.39 亿元,同比下降 58.48%,环比增长 20.35%;实现扣非盈利 1.29 亿元,同比下降 58.50%,环比增长 30.76%。 出货量下降明显, 短期盈利承压: 公司 2023 上半年受下游客户需求量下降影响,导致主要产品销量出现下滑。上半年公司实现产品销量 2.85 万吨,其中钴酸锂销量 1.42 万吨,同比下降 24.18%,公司钴酸锂市场份额超过 45%,龙头地位依然稳固;三元材料销量为 1.26 万吨,同比下降41.27%;贮氢合金销量为 1729.70 吨,同比下降 7.29%。上半年公司实现整体销售毛利率为 7.65%,同比降低 1.16 个百分点,其中 23Q2 实现销售毛利率 7.88%,环比提升 0.52 个百分点。预计下半年随着销量及开工率提升,公司盈利有望修复。 法国产能落地, 新型产品有望放量: 公司以欧洲作为全球化布局的第一站,提供欧洲本土化供应的能力,与法国 ORANO 公司下属公司合作,拟在法国北部港口城市敦刻尔克设立正极和前驱体合资公司,有利于公司加快海外市场开拓进度。 此外, 公司积极开发新型产品技术, Ni9 系三元超高镍材料进入到海外车厂体系认证,已实现百吨级交付、磷酸盐系材料具备优势、钠电正极材料第一代用于储能领域的产品通过客户认证。 估值 结合公司公告与行业情况,我们将公司 2023-2025 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1.78/3.31/4.39 元(原预测 2023-2025 年摊薄每股收益为 3.40/4.62/5.80元),对应市盈率 22.1/11.9/9.0 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产业链需求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出现不利波动;疫情影响超预期;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不达预期;新能源汽车产品力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