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7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支出为何放缓?-230827

文本预览:
事件:2023年8月21日财政部公布最新财政收支情况,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334亿元,同比增长11.5%,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1623亿元,同比增长3.3%。1-7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8596亿元,同比下降14.3%,支出49147亿元,同比下降23.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回落。1-7月税收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14.5%(前值16.5%,后同),考虑减税降费后估计增速约为-2%(-1.7%)。分项来看:(1)剔除减税降费后增值税增幅收窄。增值税1-7月累计同比增速为84.2%(96%);易除减税降费后约为6.6%(7.2%),说明增幅收窄一方面是去年7月留抵退税已基本接近尾声,基数优势减弱,另一方面是7月复苏放缓所致。(2)国内消费税降幅持续收窄。1-7月累计同比增速为-10.6%(-13.4%)。(3)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仍面临压力。1-7月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7.4%和-0.6%(-5.4%和-0.6%)。(4)地产相关税收降幅小幅收窄。1-7月契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耕地占用税、房产税五项合计累计同比增速为-5.4%(-6.7%)。此外,非税收入降幅扩大,1-7月非税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2.3%(-0.6%),部分和去年同期石油特别收益金专项收入等特殊增收抬升基数有关 一般公共财政支出放缓。1-7月基建和民生相关支出增速均较前值下滑:(1)基建相关(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合计)支出增速下行斜率放缓,累计同比增速为-1.6%(-1.5%),其中节能环保由降转增;交通运输降福收窄。(2)民生领域(卫生健康、教育支出、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合计)支出增速进一步回落,累计同比增速为5.7%(6.3%),其中社会保障支出增幅收窄;卫生健康支出增幅延续前期回落,且增幅已低于民生整体。 政府性基金依然承压。1-7月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14.3%(-1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累计同比为-19.1%(-20.9%);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为-23.3%(-21.2%)。土地收入降幅收窄并未带来支出降幅收窄,主要是因为今年专项债发行节奏慢于去年,专项债发行错位对同比读数形成抑制。 收入承压仍是当下支出放缓的原因之一。从进度来看,7月一般公共财政和政府性基金收支两端进度均偏慢,且与2016-2021年同期均值的差距在扩大,其中收入端距扩大的幅度大于支出端,说明当下经济增长放缓影响财政收入仍是财政支出发力最大的攀时。具体来看,7月一般公共财政累计收支进度分别为64.1%、55.1%(54.9%、48.7%),分别低于2016-2021同期平均1.6和2.2个百分点(1.1和2个);政府性基金累计收支进度分别为36.6%、41.7%(30.1%、36.6%),分别低于2016-2021同期平均17.4和1.6个百分点(14.5和-0.3个)。 总体来石,7月财政收支两端仍面临一定压力。展望后续:(1)考虑到当下化债工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以及目前的经济形势,民生支出可能会更加具有刚性和物性。(2)今年政策要求专项债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节奏上和往年较为相近(除2022年),意味着8-9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因专项债发行节奏错位导致的同比读数压力会稍有好转,但土地市场冷暖仍是全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力度的关键所在。 风险提示:当下经济复苏斜率变化对财政收支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展开>>
收起<<
《东方证券-7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支出为何放缓?-23082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7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支出为何放缓?-23082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7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支出为何放缓?》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事件:2023年8月21日财政部公布最新财政收支情况,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334亿元,同比增长11.5%,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1623亿元,同比增长3.3%。1-7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8596亿元,同比下降14.3%,支出49147亿元,同比下降23.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回落。1-7月税收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14.5%(前值16.5%,后同),考虑减税降费后估计增速约为-2%(-1.7%)。分项来看:(1)剔除减税降费后增值税增幅收窄。增值税1-7月累计同比增速为84.2%(96%);易除减税降费后约为6.6%(7.2%),说明增幅收窄一方面是去年7月留抵退税已基本接近尾声,基数优势减弱,另一方面是7月复苏放缓所致。(2)国内消费税降幅持续收窄。1-7月累计同比增速为-10.6%(-13.4%)。(3)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仍面临压力。1-7月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7.4%和-0.6%(-5.4%和-0.6%)。(4)地产相关税收降幅小幅收窄。1-7月契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耕地占用税、房产税五项合计累计同比增速为-5.4%(-6.7%)。此外,非税收入降幅扩大,1-7月非税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2.3%(-0.6%),部分和去年同期石油特别收益金专项收入等特殊增收抬升基数有关 一般公共财政支出放缓。1-7月基建和民生相关支出增速均较前值下滑:(1)基建相关(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合计)支出增速下行斜率放缓,累计同比增速为-1.6%(-1.5%),其中节能环保由降转增;交通运输降福收窄。(2)民生领域(卫生健康、教育支出、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合计)支出增速进一步回落,累计同比增速为5.7%(6.3%),其中社会保障支出增幅收窄;卫生健康支出增幅延续前期回落,且增幅已低于民生整体。 政府性基金依然承压。1-7月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14.3%(-1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累计同比为-19.1%(-20.9%);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为-23.3%(-21.2%)。土地收入降幅收窄并未带来支出降幅收窄,主要是因为今年专项债发行节奏慢于去年,专项债发行错位对同比读数形成抑制。 收入承压仍是当下支出放缓的原因之一。从进度来看,7月一般公共财政和政府性基金收支两端进度均偏慢,且与2016-2021年同期均值的差距在扩大,其中收入端距扩大的幅度大于支出端,说明当下经济增长放缓影响财政收入仍是财政支出发力最大的攀时。具体来看,7月一般公共财政累计收支进度分别为64.1%、55.1%(54.9%、48.7%),分别低于2016-2021同期平均1.6和2.2个百分点(1.1和2个);政府性基金累计收支进度分别为36.6%、41.7%(30.1%、36.6%),分别低于2016-2021同期平均17.4和1.6个百分点(14.5和-0.3个)。 总体来石,7月财政收支两端仍面临一定压力。展望后续:(1)考虑到当下化债工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以及目前的经济形势,民生支出可能会更加具有刚性和物性。(2)今年政策要求专项债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节奏上和往年较为相近(除2022年),意味着8-9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因专项债发行节奏错位导致的同比读数压力会稍有好转,但土地市场冷暖仍是全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力度的关键所在。 风险提示:当下经济复苏斜率变化对财政收支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