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证券-飞科电器-603868-盈利稳定提升,期待高速电吹风业务放量-230827

文本预览:
飞科电器(603868) 投资要点: 业绩情况:根据公司2023半年报,2023H1公司实现营收26.7亿元,同比+17.3%;归母净利润6.1亿元,同比+33.4%。单Q2公司实现营收13亿元,同比+12.1%;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31.4%,扣非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12%,扣非与归母之间的差额为政府补助。 品牌结构升级有效,各业务保持良好增长:分业务来看,23H1电动剃须刀收入18.8亿元,同比+15%,公司对剃须刀业务的品牌和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其中中高端产品销售占比提升10.4pcts至51%,另一方面对原有的性价比市场用“博锐”品牌来进行承接,博锐品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1亿元,同比增加143.86%,反映了剃须刀的低端市场同样存在很大潜力;电吹风营收3.3亿元,同比+37%,电动牙刷收入1.1亿元,同比+81%,目前电吹风和电动牙刷的体量还较小,但增速上都领先于行业。 拓展第二增长曲线,期待高速电吹风业务放量:23H1电动剃须刀的营收占比高于70%,目前急需拓展第二增长曲线,公司于今年7月发布了售价399元的高速电吹风,意味着正式进入高速电吹风赛道。高速电吹风的产品功能有明显提升,对比第一玩家戴森千元以上的定价,目前国产替代趋势明显,追觅、徕芬和飞科等品牌的接受度较好,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3H1高速电吹风的规模增速为26.3%,该细分赛道从去年起一直保持较高的景气度。我们认为飞科凭借产品的定价优势和国民品牌力,新业务将迎来快速成长。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销售费用加大:公司23H1/23Q2毛利率分别为57.90%/59.82%,分别同比+3.82/+5.72pct,我们认为二季度毛利率的进一步提升主要系产品结构升级和自产比例的提高。费用端,公司23H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7.4%/2.8%/1.9%/-0.1%,同比+4.09/-0.56/-0.02/+0.02pct,其中23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0.2%/3.0%/2.2%/-0.2%,同比+4.80/-0.46/+0.30/+0.02pct,营销投放力度加大拉高销售费用率。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收56.25/68.62/84.06亿元,归母净利润9.94/12.30/15.66亿元,EPS分别为2.28/2.82/3.60元/股,给予公司34-36倍PE,对应合理价格区间77.52-82.08元,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新品拓展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财信证券-飞科电器-603868-盈利稳定提升,期待高速电吹风业务放量-23082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信证券-飞科电器-603868-盈利稳定提升,期待高速电吹风业务放量-23082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财信证券《盈利稳定提升,期待高速电吹风业务放量》研报附件原文摘录)飞科电器(603868) 投资要点: 业绩情况:根据公司2023半年报,2023H1公司实现营收26.7亿元,同比+17.3%;归母净利润6.1亿元,同比+33.4%。单Q2公司实现营收13亿元,同比+12.1%;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31.4%,扣非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12%,扣非与归母之间的差额为政府补助。 品牌结构升级有效,各业务保持良好增长:分业务来看,23H1电动剃须刀收入18.8亿元,同比+15%,公司对剃须刀业务的品牌和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其中中高端产品销售占比提升10.4pcts至51%,另一方面对原有的性价比市场用“博锐”品牌来进行承接,博锐品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1亿元,同比增加143.86%,反映了剃须刀的低端市场同样存在很大潜力;电吹风营收3.3亿元,同比+37%,电动牙刷收入1.1亿元,同比+81%,目前电吹风和电动牙刷的体量还较小,但增速上都领先于行业。 拓展第二增长曲线,期待高速电吹风业务放量:23H1电动剃须刀的营收占比高于70%,目前急需拓展第二增长曲线,公司于今年7月发布了售价399元的高速电吹风,意味着正式进入高速电吹风赛道。高速电吹风的产品功能有明显提升,对比第一玩家戴森千元以上的定价,目前国产替代趋势明显,追觅、徕芬和飞科等品牌的接受度较好,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3H1高速电吹风的规模增速为26.3%,该细分赛道从去年起一直保持较高的景气度。我们认为飞科凭借产品的定价优势和国民品牌力,新业务将迎来快速成长。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销售费用加大:公司23H1/23Q2毛利率分别为57.90%/59.82%,分别同比+3.82/+5.72pct,我们认为二季度毛利率的进一步提升主要系产品结构升级和自产比例的提高。费用端,公司23H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7.4%/2.8%/1.9%/-0.1%,同比+4.09/-0.56/-0.02/+0.02pct,其中23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0.2%/3.0%/2.2%/-0.2%,同比+4.80/-0.46/+0.30/+0.02pct,营销投放力度加大拉高销售费用率。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收56.25/68.62/84.06亿元,归母净利润9.94/12.30/15.66亿元,EPS分别为2.28/2.82/3.60元/股,给予公司34-36倍PE,对应合理价格区间77.52-82.08元,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新品拓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