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银国际-医疗行业Omicron变异株来袭:全球疫情添新变数-211129

《浦银国际-医疗行业Omicron变异株来袭:全球疫情添新变数-211129(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浦银国际-医疗行业Omicron变异株来袭:全球疫情添新变数-211129(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Omicron(B.1.1.529)突变株始于非洲南部,正快速蔓延。 第一例有记载的B.1.1.529突变株最初在博茨瓦纳发现,此后在非洲南部和全球各地快速传播。 11月26日,世卫组织正式将其升级为令人担忧的突变株(VOC,上一个被纳入VOC的是Delta)并命名为Omicron。 截至11月25日,全球共有87例Omicron确诊病例(包括中国香港两例、比利时和以色列各一列)和近一千例疑似病例,并正在迅速挤占Delta株的现有生存空间。 与Delta相比,更多的突变位点可能导致更强的传染力。 Omicron突变株的S蛋白(冠状病毒表面介导受体识别和膜融合的关键蛋白)有至少30个突变位点,其中多个可能与传染性增强有关,而Delta只有9个。 Omicron的传播性和致死率正在进一步理论研究中,根据疾病建模学家Weiland估计,Omicron的传染性可能比原始毒株高500%,远高于Delta的传染性(Delta比原始毒株高70-200%)。 多国发布针对非洲南部国家的旅行禁令。 至少有40个国家和地区,已在Omicron暴发后禁止来自非洲南部国家的旅客入境或实施停航,包括美国、加拿大、欧盟27国、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 中国内地和南非目前没有直达航班。 现有药物和疫苗对Omicron效果尚不明,药企积极备战中。 小分子新冠药物主要作用于RNA病毒复制过程或病毒与受体的结合过程,或同样可对Omicron产生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默沙东(MRK.US)于11月26日公布的Molnupiravir完整三期数据显示,该药能降低轻重症患者30%的住院或死亡风险,远低于上个月中期数据显示的50%。 对于现有基于S蛋白的疫苗、中和抗体管线的药企而言,Omicron的潜在免疫逃逸能力可能会有更大影响,因针对Omicron研发、III期临床试验和产能建设所需时间更多。 根据历史经验,mRNA疫苗在开发速度上可能会有一定优势。 BioNTech(BNTX.US)表示能在六周内完成针对Omicron新疫苗设计、在100天内完成第一批疫苗生产;而Moderna(MRNA.US)目前已有一款针对Omicron的疫苗,预计60-90日内将进入临床试验。 康希诺也已经开始新疫苗的研发。 市场情绪波动较大,后续仍需密切关注进展。 受恐慌情绪影响,11月26日MSCI中国指数和MSCI中国医疗卫生指数分别下跌2.5%和0.7%,疫情相关港股上市公司表现不一(腾盛博药(2137.HK):+4.0%,开拓药业(9939.HK):+8.6%,康希诺(6185.HK):-2.3%)。 OurWorldinData数据显示,中国疫苗完全接种率已达74.5%(截至2021年11月19日数据),全球约为42%,但现有疫苗能否作用于Omicron仍不确定。 我们认为后续应重点关注近期WHO判定结果、关键研究结果和Omicron的全球扩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