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金证券-紫光股份-000938-算力产品矩阵成型,静待股权收购落地-230825

文本预览:
紫光股份(000938) 事件:2023年8月25日,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3%。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研发资源投入不断加大。报告期内,2023年上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45亿元,同比增长4.78%,其中ICT基础设施及服务业务实现收入248.08亿元,同比增长12.11%,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68.82%,占比持续提升。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2亿元,同比增长6.53%。公司持续加大产品和解决方案研发力度,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7.74亿元,同比增长14.47%。控股子公司新华三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9.91亿元,同比增长4.87%;实现净利润18.23亿元,同比增长2.62%。新华三国内企业业务稳步推进,营业收入达到186.61亿元。国内运营商业务规模快速增长,营业收入达到52.36亿元,同比增长30.79%。国际业务整体销售规模持续扩大,营业收入达到10.94亿元,同比增长20.94%;H3C品牌产品及服务收入为6.05亿元,同比增长69.83%,其中自主渠道收入达到2.58亿元,同比增长125.31%。 抢占AIGC高地,推出多款算力基础设施产品。交换机方面,新华三推出全球首款单芯片51.2T800GCPO硅光交换机,适用于AIGC集群或数据中心高性能核心交换等业务场景,支持64个800G端口,单集群吞吐量提升8倍,单位时间内GPU运算效率提升25%;并陆续推出了800G标准交换机、DDC交换机、新一代智算AI核心交换机等多款全新一代数据中心交换机产品。服务器方面,公司面向AI全场景,发布专为大模型训练的智能算力旗舰H3CUniServerR5500G6,以及适用于大规模推理/训练场景的多元算力引擎H3CUniServerR5300G6等,形成布局完善的智慧计算产品矩阵,公司推出了全新一代智算解决方案,包括支持异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多元算力资源智能调度的傲飞算力平台,以及计算、存储、网络、能耗管理等关键部件。同时,顺应数据中心建设更加绿色、低碳、高效、智能的发展趋势,公司发布了“ALLinGREEN”战略,推出全栈液冷解决方案,实现了交换机、服务器、微模块等不同产品的改造。 深化行业场景应用,聚焦企业及运营商市场持续赋能。新华三依托全面的产品线和丰富的产品类型,持续面向各类场景推出数字化解决方案。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数字政府领域陆续中标成都高新区城运平台、萧山城市大脑、咸阳“智慧高新”等智慧城市类项目,数字金融领域,连续大份额中标多个头部银行客户商用和国产化项目;在运营商业务方面,新华三持续大份额中标2023年中国电信STN集中采购项目、2023年中国电信汇聚交换机和数据中心交换机集中采购项目,为运营商打造了多个智算中心全国标杆项目,实现集群路由器在中国电信骨干网络建设中的首次突破。在5G方面,新华三5G小站在中国移动超过8个省份实现规模落地,落地进度处于领先位置,并且完成了中国电信在多省的现网试点,取得良好效果。 与惠普延续战略伙伴关系,重塑国际市场。2016年,新华三集团成立,紫光与HPE分别持有新华三51%和49%的股权。新华三成为HPE品牌服务器、存储及相关技术服务在中国的独家提供商。2023年1月,紫光股份宣布,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紫光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继续收购新华三49%的股权,将实现对新华三100%持股。近期,公司与惠普签署新的战略销售协议,根据双方新的合作协议,在中国市场,H3C将继续作为HPE品牌服务器、存储产品及技术服务的独家提供者,为客户提供相关产品及服务;在国际市场,H3C将在全球范围经营和全面销售H3C品牌的产品,同时HPE将继续在全球市场上与H3C保持现有的OEM合作关系。目前,新华三着力将海外市场打造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第二曲线”,已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日本、西班牙、新加坡、南非、墨西哥等70多个国家取得项目突破并成功落地交付,新的战略销售协议的签署,将加速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将直接受益数字经济及算力爆发带来的市场增量,将长期保持较高成长性。维持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851.66/962.38/1058.62亿元,同比增长15.0%/13.0%/10.0%,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89/32.16/38.44亿元,同比增长20.0%/24.2%/19.5%,对应EPS0.91/1.12/1.34元,当前市值对应PE约为28.3/22.8/19.0(假设2024年新华三100%业绩并表,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计约为25.89/50.29/56.57亿元,PE28.3/14.5/12.9);维持“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
展开>>
收起<<
《华金证券-紫光股份-000938-算力产品矩阵成型,静待股权收购落地-230825(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金证券-紫光股份-000938-算力产品矩阵成型,静待股权收购落地-230825(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金证券《算力产品矩阵成型,静待股权收购落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紫光股份(000938) 事件:2023年8月25日,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3%。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研发资源投入不断加大。报告期内,2023年上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45亿元,同比增长4.78%,其中ICT基础设施及服务业务实现收入248.08亿元,同比增长12.11%,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68.82%,占比持续提升。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2亿元,同比增长6.53%。公司持续加大产品和解决方案研发力度,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7.74亿元,同比增长14.47%。控股子公司新华三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9.91亿元,同比增长4.87%;实现净利润18.23亿元,同比增长2.62%。新华三国内企业业务稳步推进,营业收入达到186.61亿元。国内运营商业务规模快速增长,营业收入达到52.36亿元,同比增长30.79%。国际业务整体销售规模持续扩大,营业收入达到10.94亿元,同比增长20.94%;H3C品牌产品及服务收入为6.05亿元,同比增长69.83%,其中自主渠道收入达到2.58亿元,同比增长125.31%。 抢占AIGC高地,推出多款算力基础设施产品。交换机方面,新华三推出全球首款单芯片51.2T800GCPO硅光交换机,适用于AIGC集群或数据中心高性能核心交换等业务场景,支持64个800G端口,单集群吞吐量提升8倍,单位时间内GPU运算效率提升25%;并陆续推出了800G标准交换机、DDC交换机、新一代智算AI核心交换机等多款全新一代数据中心交换机产品。服务器方面,公司面向AI全场景,发布专为大模型训练的智能算力旗舰H3CUniServerR5500G6,以及适用于大规模推理/训练场景的多元算力引擎H3CUniServerR5300G6等,形成布局完善的智慧计算产品矩阵,公司推出了全新一代智算解决方案,包括支持异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多元算力资源智能调度的傲飞算力平台,以及计算、存储、网络、能耗管理等关键部件。同时,顺应数据中心建设更加绿色、低碳、高效、智能的发展趋势,公司发布了“ALLinGREEN”战略,推出全栈液冷解决方案,实现了交换机、服务器、微模块等不同产品的改造。 深化行业场景应用,聚焦企业及运营商市场持续赋能。新华三依托全面的产品线和丰富的产品类型,持续面向各类场景推出数字化解决方案。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数字政府领域陆续中标成都高新区城运平台、萧山城市大脑、咸阳“智慧高新”等智慧城市类项目,数字金融领域,连续大份额中标多个头部银行客户商用和国产化项目;在运营商业务方面,新华三持续大份额中标2023年中国电信STN集中采购项目、2023年中国电信汇聚交换机和数据中心交换机集中采购项目,为运营商打造了多个智算中心全国标杆项目,实现集群路由器在中国电信骨干网络建设中的首次突破。在5G方面,新华三5G小站在中国移动超过8个省份实现规模落地,落地进度处于领先位置,并且完成了中国电信在多省的现网试点,取得良好效果。 与惠普延续战略伙伴关系,重塑国际市场。2016年,新华三集团成立,紫光与HPE分别持有新华三51%和49%的股权。新华三成为HPE品牌服务器、存储及相关技术服务在中国的独家提供商。2023年1月,紫光股份宣布,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紫光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继续收购新华三49%的股权,将实现对新华三100%持股。近期,公司与惠普签署新的战略销售协议,根据双方新的合作协议,在中国市场,H3C将继续作为HPE品牌服务器、存储产品及技术服务的独家提供者,为客户提供相关产品及服务;在国际市场,H3C将在全球范围经营和全面销售H3C品牌的产品,同时HPE将继续在全球市场上与H3C保持现有的OEM合作关系。目前,新华三着力将海外市场打造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第二曲线”,已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日本、西班牙、新加坡、南非、墨西哥等70多个国家取得项目突破并成功落地交付,新的战略销售协议的签署,将加速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将直接受益数字经济及算力爆发带来的市场增量,将长期保持较高成长性。维持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851.66/962.38/1058.62亿元,同比增长15.0%/13.0%/10.0%,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89/32.16/38.44亿元,同比增长20.0%/24.2%/19.5%,对应EPS0.91/1.12/1.34元,当前市值对应PE约为28.3/22.8/19.0(假设2024年新华三100%业绩并表,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计约为25.89/50.29/56.57亿元,PE28.3/14.5/12.9);维持“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