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国银河-医药行业深度报告:“窥一斑而知全豹”,内窥镜行业大有可为-230824

上传日期:2023-08-25 19:49:08 / 研报作者:程培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中国银河-医药行业深度报告:“窥一斑而知全豹”,内窥镜行业大有可为-230824.pdf
大小:6.3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国银河-医药行业深度报告:“窥一斑而知全豹”,内窥镜行业大有可为-230824

中国银河-医药行业深度报告:“窥一斑而知全豹”,内窥镜行业大有可为-230824
文本预览:

《中国银河-医药行业深度报告:“窥一斑而知全豹”,内窥镜行业大有可为-230824(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河-医药行业深度报告:“窥一斑而知全豹”,内窥镜行业大有可为-230824(33页).pdf(3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医药行业深度报告:“窥一斑而知全豹”,内窥镜行业大有可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中国内窥镜行业高速发展,打破外资垄断加速国产替代。中国内窥镜市场空间广阔,2015-2020年我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从131亿元增长到254亿元(CAGR=14.16%),高于全球增速,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和临床需求的增加,未来将持续高速增长;国产内镜企业通过性价比、功能差异化等优势抢占中低端市场份额,打破完全进口垄断的局面,突破底层技术后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微创手术蓬勃发展带动硬镜设备需求,硬镜功能不断丰富提高诊疗效果。中国微创外科近年来高速发展,微创外科手术数量从2015年的580万台增长到2021年的1,860万台(CAGR=18.05%),渗透率从2016年的8.8%增长到2021年的14.2%。通过中美对比可以发现,中国的微创外科拓展空间广阔。硬镜作为微创手术必不可少的手术器械,微创外科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内镜需求的快速增长;硬镜厂商注重研发不断更新内镜功能从而提高诊疗效果,包括4K成像技术、3D成像技术和荧光技术等。4K技术在硬镜的应用较为成熟,国内大多品牌都有推出具备4K技术的硬镜。荧光技术方面,国产品牌海泰新光全球领先。硬镜相较软镜集成度较低,国产产品性能比肩国际品牌,国产品牌快速打入中低端医院,并逐步抢占三级医院市场份额,未来将率先完成国产替代。   消化道肿瘤早筛率提升带动软镜需求,一次性内镜有望会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消化道疾病高发,胃癌5年生存率(20%)远低于日本(92%),主要源于中国消化道肿瘤早筛早诊渗透率不足,中国胃镜(1,650/10万人)肠镜(500/10万人)开展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随着人们早筛早诊意识提升,开放软镜诊疗医院数量增多等因素,中国软镜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此外,一次性内窥镜具有防止二次感染、低成本等优势,将成为软镜镜头未来发展的趋势。2020年全球一次性内窥镜市场规模为5.28亿美元,2016-2020CAGR为48.58%。国内正值发展初期,至2023年年中国内已有48款一次性内镜产品获批。   投资建议:国内内窥镜市场的持续增长和国产产品的进口替代给行业龙头带来良好的投资机会,随着国产硬镜和软镜新型技术如3D、荧光技术、4K技术等持续突破,国产龙头将有持续较好的业绩表现,我们推荐国产专业内窥镜企业澳华内镜、开立医疗、海泰新光,并推荐内镜业务占比虽小但高速增长的迈瑞医疗。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至降价过快的风险、海外销售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