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金证券-华工科技-000988-短期业绩承压,多线业务竞争力稳步增强-230822

文本预览:
华工科技(000988)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8月21日,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24亿元,同比减少19.2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82亿元,同比增长3.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45亿元,同比增长2.89%。 利润小幅增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2023年上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24亿元,同比减少19.2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82亿元,同比增长3.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45亿元,同比增长2.89%。公司坚持“专精特新”产品战略,巩固“三大能力”建设,加快开展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工作,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为3.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60%。 感知业务增长迅猛,订单充裕。公司上半年传感器业务营收14.61亿元,同比增长45.31%,PTC加热器、车用温度传感器、各类光电传感器等高附加值的产品突破。公司PTC加热芯片的制造和封装工艺的核心技术,相关领域竞争对手主要来源于德国和日韩。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快充需求,公司开发出适用于高电压的PTC芯片。目前PTC热管理系统产品全年订单约在30亿元左右,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PTC热管理系统的生产基地,日产能大大提升,PTC加热器、温度、湿度、光、雨量、粉尘、压力等7类成熟产品线,在比亚迪、蔚来、埃安等汽车客户新项目上均有斩获。 光模块逐步突破,小站受需求拖累不及预期。联接业务营收18.37亿元,同比下降43.74%。其中小站业务收入下滑是主要系运营商5G建设滞后,终端应用没有拉升。光模块方面,目前公司800G产品在OFC展会前后已陆续在北美客户送样,400G及以下全系列光模块批量交付,56G及以下自主光芯片已形成全面的量产和配套,并围绕112G单通道进行联合开发和小批量的演进。国内方面,400G、800G的需求提升明显,已围绕国内互联网头部客户布局800G光模块产品,国内和东南亚产能建设加速落地。 激光海外拓展顺利,重点产品持续增长。激光业务围绕新能源、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船舶等重点行业,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目前除了传统的北美和欧洲以外,中美洲业务和中亚五国也在开拓。传统低功率激光业务,受3C行业影响下降,但以三维五轴为代表的高功率贡献上升,三维五轴切割机可广泛应用在汽车、工程继续、船舶桥梁领域,目前公司该产品销量持续增长,订单充足。此外,公司依托智能制造业务聚焦工厂数字化转型需求进行装备智能化、产线自动化、工厂智慧化整体解决方案布局,目前已在客户方面形成了行业标杆。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传感业务和智能装备业务将持续贡献公司的营收,光模块业务将打开公司的空间。维持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150.38/186.77/231.22亿元,同比增长25.20%/24.20%/23.80%,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0/15.98/20.25亿元,同比增长36.90%/28.80%/26.70%,对应EPS1.23/1.59/2.01元,PE25.60/19.90/15.70,维持“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
展开>>
收起<<
《华金证券-华工科技-000988-短期业绩承压,多线业务竞争力稳步增强-23082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金证券-华工科技-000988-短期业绩承压,多线业务竞争力稳步增强-230822(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金证券《短期业绩承压,多线业务竞争力稳步增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华工科技(000988)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8月21日,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24亿元,同比减少19.2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82亿元,同比增长3.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45亿元,同比增长2.89%。 利润小幅增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2023年上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24亿元,同比减少19.2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82亿元,同比增长3.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45亿元,同比增长2.89%。公司坚持“专精特新”产品战略,巩固“三大能力”建设,加快开展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工作,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为3.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60%。 感知业务增长迅猛,订单充裕。公司上半年传感器业务营收14.61亿元,同比增长45.31%,PTC加热器、车用温度传感器、各类光电传感器等高附加值的产品突破。公司PTC加热芯片的制造和封装工艺的核心技术,相关领域竞争对手主要来源于德国和日韩。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快充需求,公司开发出适用于高电压的PTC芯片。目前PTC热管理系统产品全年订单约在30亿元左右,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PTC热管理系统的生产基地,日产能大大提升,PTC加热器、温度、湿度、光、雨量、粉尘、压力等7类成熟产品线,在比亚迪、蔚来、埃安等汽车客户新项目上均有斩获。 光模块逐步突破,小站受需求拖累不及预期。联接业务营收18.37亿元,同比下降43.74%。其中小站业务收入下滑是主要系运营商5G建设滞后,终端应用没有拉升。光模块方面,目前公司800G产品在OFC展会前后已陆续在北美客户送样,400G及以下全系列光模块批量交付,56G及以下自主光芯片已形成全面的量产和配套,并围绕112G单通道进行联合开发和小批量的演进。国内方面,400G、800G的需求提升明显,已围绕国内互联网头部客户布局800G光模块产品,国内和东南亚产能建设加速落地。 激光海外拓展顺利,重点产品持续增长。激光业务围绕新能源、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船舶等重点行业,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目前除了传统的北美和欧洲以外,中美洲业务和中亚五国也在开拓。传统低功率激光业务,受3C行业影响下降,但以三维五轴为代表的高功率贡献上升,三维五轴切割机可广泛应用在汽车、工程继续、船舶桥梁领域,目前公司该产品销量持续增长,订单充足。此外,公司依托智能制造业务聚焦工厂数字化转型需求进行装备智能化、产线自动化、工厂智慧化整体解决方案布局,目前已在客户方面形成了行业标杆。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传感业务和智能装备业务将持续贡献公司的营收,光模块业务将打开公司的空间。维持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150.38/186.77/231.22亿元,同比增长25.20%/24.20%/23.80%,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0/15.98/20.25亿元,同比增长36.90%/28.80%/26.70%,对应EPS1.23/1.59/2.01元,PE25.60/19.90/15.70,维持“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