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电子行业:持续看好电子关键主线-210606.pdf
大小:192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电子行业:持续看好电子关键主线-210606

国盛证券-电子行业:持续看好电子关键主线-210606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电子行业:持续看好电子关键主线-210606(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电子行业:持续看好电子关键主线-210606(30页).pdf(3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历史级行业景气,2021Q1芯片板块表现优异。

半导体产业Q1营收、净利润、毛利率、ROE等关键财务指标均位列所有行业第二名,综合指标排名第一,目前从Q2预计来看,将继续保持大幅增长,进入六月份,股价与基本面剪刀差加大,行业比较优势明显。

我们选取24家芯片设计公司发现绝大部分芯片设计公司在2021Q1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取得大幅度成长!其中21Q124家IC设计公司中23家营收同比增速为正,18家公司营收同比增速超过50%,11家公司营收同比增速超过100%。

半导体景气度继续保持高涨,Q3进入电子产业旺季,供需将更为紧张。

近期与国际巨头、国内产业巨头密集交流,我们的产业逻辑得到不断认同及强化,供给需求缺口将进一步放大。

目前基于设备、材料国产化力度持续加大,有望取得关键性突破。

大陆12寸晶圆厂建厂潮带动设备需求持续增长。

生产效率及降低成本因素推动下,全球8寸扩产放缓,12寸晶圆厂扩产如火如荼。

2020年以来,国内12寸晶圆厂遍地开花,除中芯国际外,闻泰、格科微、海芯等公司纷纷计划建设12寸晶圆厂,粤芯半导体、华虹无锡等12英寸生产线陆续建成投产。

根据SEMI,2019年至2024年,全球至少新增38个12寸晶圆厂,其中中国台湾11个,中国大陆8个,到2024年,中国12寸晶圆产能将占全球约20%。

大量晶圆厂的扩建、投产,将带动对上游半导体设备的需求提升,更有望为国产化设备打开发展空间。

VR风云再起,应用多点开花。

游戏,视频,直播为当前重要应用,VR加速赋能下游各行业。

VR已广泛运用于房产交易、零售、家装家居、文旅、安防、教育以及医疗等领域。

赛迪顾问预计2018年游戏占比35.66%,视频占比20.32%,直播占比11.22%,为当前市场规模top3应用领域。

据IDC预测,未来随着VR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以及丰富的数据累积,VR将充分与行业结合,由此展现出强大的飞轮效应,快速带动行业变革,催生出更多商业模式并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OculusQuest2的发布带动消费端VR崛起。

主流VR游戏平台Stream活跃用户持续增长,2021以来逐月创新高,得益于Quest2强劲销售,Facebook非广告业务收入激增。

Facebook2020Q4非广告业务实现收入8.85亿美元(包括公司硬件产品Oculus和Portal),同比高速增长156%,Quest2的热销是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苹果MiniLED背光落地,市场空间快速打开。

面板行业格局与周期成长拐点共振,产业趋势持续。

苹果发布会有望成为行业催化因素,MiniLED产业链整体估值较低,目前顺周期、景气上行。

MiniLED背光在三星及其他众多TV终端品牌也已经落地,市场空间进一步增加。

我们认为从去年6月启动的这轮价格行情持续超预期,正是在于行业格局的拐点、周期成长的拐点形成了共振,并且这种趋势仍在持续。

本轮周期最大的特点在于产能扩张尾声,区域竞争尾声,二线面板厂商去化,行业格局大幅优化,周期性有望减弱。

大周期明确向上,供不应求确定性强,我们持续看好面板行业赛道的周期性减弱、科技成长属性加成的拐点。

拥抱光学,智能手机以及车载重点升级黄金赛道。

如今智能手机进入存量时代,各大手机厂商都在寻找新的手机性能以谋求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和销量突破。

在智能手机进化的过程中,摄像头的升级显而易见。

从生物识别到人脸识别,从3D建模到虚拟现实,随着5G时代的到来,光学的革命性创新将与新的AR/VR领域息息相关,车载光学也为供应商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方向和更大的市场空间。

高度重视国内半导体产业格局将迎来空前重构、变化,以及消费电子细分赛道龙头:1)半导体核心设计:光学芯片、存储、模拟、射频、功率、FPGA、处理器及IP等产业机会;2)半导体代工、封测及配套服务产业链;3)VR、Miniled、面板、光学、电池等细分赛道;4)苹果产业链核心龙头公司。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中美科技摩擦。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