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东吴证券-多肽产业链报告:GLP-1多肽药物催化,行业迎来拐点-230822.pdf
大小:2.0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吴证券-多肽产业链报告:GLP-1多肽药物催化,行业迎来拐点-230822

东吴证券-多肽产业链报告:GLP-1多肽药物催化,行业迎来拐点-230822
文本预览:

《东吴证券-多肽产业链报告:GLP-1多肽药物催化,行业迎来拐点-230822(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多肽产业链报告:GLP-1多肽药物催化,行业迎来拐点-230822(31页).pdf(3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多肽产业链报告:GLP-1多肽药物催化,行业迎来拐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多肽具有特异性好,疗效突出,安全性高,免疫原性低,透膜性好及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在治疗性药物中占据重要地位。多肽的合成仍以化学固相合成为主,液相合成为辅,同时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引入,生物合成法在大规模多肽合成中也慢慢开始出现。国内多肽产业链条齐备,具有全球竞争优势,上游的原材料、合成试剂等主要以昊帆生物、纳微科技为代表,而国内多肽CDMO代表性企业有药明康德、凯莱英等,凭借其优秀的研发能力、交付效率、合规管理体系等在多肽CDMO市场竞争中逐渐显现优势,多肽原料药领域翰宇制药、诺泰生物和圣诺生物也布局完善,而在上游的多肽合成试剂、色谱填料等领域,昊帆生物、纳微科技和蓝晓科技具有先发优势。   多肽药物市场空间广阔,多肽原料药主要看重磅原研药专利到期,多肽创新药主要看新品种放量和在减肥适应症上的应用。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20年全球肽类市场规模达628亿美元,中国市场也有85亿美元,市场空间庞大。以糖尿病领域的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度拉糖肽和Tirzepatide等为代表的重磅产品其原研药2022年销售超200亿美元,其中利拉鲁肽在中国专利已到期,司美格鲁肽和度拉糖肽在中国的专利也将于2026年到期,有望带来多肽仿制药的研发热潮。而随着司美格鲁肽的减肥适应症与2021年获批和Tirzepatide在减肥上表现的突出疗效,多肽在减肥领域将有望实现放量。多肽产业链迎来行业上行周期。   如何把握多肽产业链投资机会?   我们认为,多肽药物产业链迎来发展良机,从以下几个维度建议关注:   1.多肽药物产量增加,带动上游设备、耗材、合成试剂等需求量增长,产业链上游建议关注:昊帆生物、纳微科技、键凯科技和蓝晓科技等;   2.多肽创新药研发变热,多肽CDMO公司明显受益,其中药明康德和凯莱英产业优势明显,建议关注;同时,重磅多肽原研药专利到期也将促进多肽原料药企业的需求增长,建议关注翰宇药业、诺泰生物圣诺生物等;   3.GLP-1多肽药物给下游制药企业带来需求,重磅药物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和度拉糖肽陆续将专利到期,建议关注相关品种提前布局企业,建议关注华东医药、丽珠制药、双鹭药业等。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受到监管及环保处罚的风险;新药研发不及预期;汇兑损益风险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