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金证券-医药行业周报:机器人大会召开,建议关注手术机器人产业链相关公司-230820

文本预览:
医药行业指数表现一般, 跑赢大盘。 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下跌 2.44%, 跑赢沪深300 指数 0.14pp。 本周申万医药指数在 31 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22 位。 从子板块来看, 医疗设备、 化学制剂、 医药流通涨幅靠前, 本周变动分别为 0.15%、-1.69%、 -1.81%; 医疗研发外包、 医疗耗材、 体外诊断跌幅靠前, 本周变动分别为-4.28%、 -3.26%、 -2.96%。 从个股来看, 本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开开实业、*ST 太安、 人民同泰、 华人健康、 易瑞生物; 跌幅前五的公司为昊帆生物、 多瑞医药、 西点药业、 华康医疗、 新天地。 本周股价涨跌幅分析: 医药流通、 线下药店等细分领域上市公司涨幅靠前, 主要系医药反腐背景下 SPD 概念持续升温。 机器人大会召开, 建议关注手术机器人产业链相关公司。 随着 2023 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召开, 机器人热度攀升, 国内相关手术机器人厂商百花齐放。 从手术机器人行业来看,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国内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 中国市场规模从 2016 年的 8.54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41.93 亿元, 年复合增速为 38%, 整体增速快于全球市场。 手术机器人赋能下, 较传统开放及微创治疗手术临床效果优异。 2021 年美国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的渗透率为 15.5%, 而国内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的渗透率仅为 0.7%, 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目前, 国内市场仍以直觉外科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为主, 国产如威高的妙手机器人、 微创的图迈机器人、 精锋医疗的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于 2022 年开始陆续获批上市, 国产厂家加速逐鹿手术机器人蓝海赛道。 因手术机器人产品技术壁垒较高, 且产品获批时间较长, 已上市厂家先发优势显著。 同时手术机器人相关政策持续出台, 配置证放松有望加速市场渗透。 随着各项政策加持, 叠加国产厂家新产品陆续上市, 供给端持续加大市场教育, 有望推动手术机器人行业加速扩容, 我们预计机器人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建议关注国产手术机器人产业链相关公司, 如微创机器人( 2252.HK)、 天智航-U( 688277.SH)、精锋医疗( 未上市)、 思睿哲( 未上市)、 术锐机器人( 未上市)、 和华瑞博( 未上市) 及元化智能( 未上市) 等。 投资建议: 当前板块处于筑底阶段, 无论从估值角度、 涨跌幅角度等都处于低位。行业基本面需求端稳定向好, 行业生态不断优化, 长期建议关注: 1) 中药: 以岭药业、 天士力、 康缘药业、 太极集团、 华润三九、 片仔癀、 济川药业等; 2)医疗器械: 迈瑞医疗、 开立医疗、 山外山、 微电生理、 美好医疗等; 3) 服务消费: 爱尔眼科、 华夏眼科、 普瑞眼科、 通策医疗、 我武生物、 智飞生物、 锦欣生殖等; 4) 创新药: 恒瑞医药、 百济神州、 君实生物、 荣昌生物、 康方生物、 再鼎医药、 贝达药业、 信达生物、 诺诚健华等; 5) 创新产业链上游: 药明康德、泰格医药、 博腾股份、 药康生物、 百普赛斯、 阿拉丁等; 6) 业绩高增长: 西藏药业、 九典制药、 益丰药房、 老百姓、 一心堂等。 风险提示: 政策不确定性风险、 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性风险、 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展开>>
收起<<
《华金证券-医药行业周报:机器人大会召开,建议关注手术机器人产业链相关公司-230820(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金证券-医药行业周报:机器人大会召开,建议关注手术机器人产业链相关公司-230820(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金证券《医药行业周报:机器人大会召开,建议关注手术机器人产业链相关公司》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医药行业指数表现一般, 跑赢大盘。 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下跌 2.44%, 跑赢沪深300 指数 0.14pp。 本周申万医药指数在 31 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22 位。 从子板块来看, 医疗设备、 化学制剂、 医药流通涨幅靠前, 本周变动分别为 0.15%、-1.69%、 -1.81%; 医疗研发外包、 医疗耗材、 体外诊断跌幅靠前, 本周变动分别为-4.28%、 -3.26%、 -2.96%。 从个股来看, 本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开开实业、*ST 太安、 人民同泰、 华人健康、 易瑞生物; 跌幅前五的公司为昊帆生物、 多瑞医药、 西点药业、 华康医疗、 新天地。 本周股价涨跌幅分析: 医药流通、 线下药店等细分领域上市公司涨幅靠前, 主要系医药反腐背景下 SPD 概念持续升温。 机器人大会召开, 建议关注手术机器人产业链相关公司。 随着 2023 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召开, 机器人热度攀升, 国内相关手术机器人厂商百花齐放。 从手术机器人行业来看,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国内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 中国市场规模从 2016 年的 8.54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41.93 亿元, 年复合增速为 38%, 整体增速快于全球市场。 手术机器人赋能下, 较传统开放及微创治疗手术临床效果优异。 2021 年美国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的渗透率为 15.5%, 而国内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的渗透率仅为 0.7%, 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目前, 国内市场仍以直觉外科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为主, 国产如威高的妙手机器人、 微创的图迈机器人、 精锋医疗的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于 2022 年开始陆续获批上市, 国产厂家加速逐鹿手术机器人蓝海赛道。 因手术机器人产品技术壁垒较高, 且产品获批时间较长, 已上市厂家先发优势显著。 同时手术机器人相关政策持续出台, 配置证放松有望加速市场渗透。 随着各项政策加持, 叠加国产厂家新产品陆续上市, 供给端持续加大市场教育, 有望推动手术机器人行业加速扩容, 我们预计机器人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建议关注国产手术机器人产业链相关公司, 如微创机器人( 2252.HK)、 天智航-U( 688277.SH)、精锋医疗( 未上市)、 思睿哲( 未上市)、 术锐机器人( 未上市)、 和华瑞博( 未上市) 及元化智能( 未上市) 等。 投资建议: 当前板块处于筑底阶段, 无论从估值角度、 涨跌幅角度等都处于低位。行业基本面需求端稳定向好, 行业生态不断优化, 长期建议关注: 1) 中药: 以岭药业、 天士力、 康缘药业、 太极集团、 华润三九、 片仔癀、 济川药业等; 2)医疗器械: 迈瑞医疗、 开立医疗、 山外山、 微电生理、 美好医疗等; 3) 服务消费: 爱尔眼科、 华夏眼科、 普瑞眼科、 通策医疗、 我武生物、 智飞生物、 锦欣生殖等; 4) 创新药: 恒瑞医药、 百济神州、 君实生物、 荣昌生物、 康方生物、 再鼎医药、 贝达药业、 信达生物、 诺诚健华等; 5) 创新产业链上游: 药明康德、泰格医药、 博腾股份、 药康生物、 百普赛斯、 阿拉丁等; 6) 业绩高增长: 西藏药业、 九典制药、 益丰药房、 老百姓、 一心堂等。 风险提示: 政策不确定性风险、 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性风险、 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