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浙商证券-微电生理-688351-微电生理2023H1跟踪点评:收入符合预期,产品放量加速-230818

上传日期:2023-08-20 11:09:42 / 研报作者:孙建司清蕊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浙商证券-微电生理-688351-微电生理2023H1跟踪点评:收入符合预期,产品放量加速-230818.pdf
大小:78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浙商证券-微电生理-688351-微电生理2023H1跟踪点评:收入符合预期,产品放量加速-230818

浙商证券-微电生理-688351-微电生理2023H1跟踪点评:收入符合预期,产品放量加速-230818
文本预览:

《浙商证券-微电生理-688351-微电生理2023H1跟踪点评:收入符合预期,产品放量加速-23081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微电生理-688351-微电生理2023H1跟踪点评:收入符合预期,产品放量加速-23081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微电生理2023H1跟踪点评:收入符合预期,产品放量加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微电生理(688351)   投资要点   2023年8月18日,公司披露2023年半年报,2023H1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16.6%,归母净利润2.16百万元,同比增长44.6%。其中Q2收入0.90亿元,同比增长35.8%,归母净利润11.48百万元,环比明显改善。我们认为,随2023年4月份电生理集采开始供货,公司产品开始加速放量;电生理集采降幅温和,公司产品放量驱动未来三年收入高增长可期。   成长性:集采放量叠加新品放量,2023年收入高增长可期   (1)集采放量叠加新品放量,2023年收入高增长可期。①2023H1集采落地促进公司三维电生理产品入院加速。2023年4月,电生理集采供货,截至目前已有20个省份正式执行集采政策。公司作为产品较全的国产电生理领军企业,在27省联盟电生理集采中,单件产品基本全线中标,其产品涵盖了冷冻环形诊断导管、星形磁电定位标测导管(即高密度标测导管,2022年10月获批)、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等,尤其高密度标测导管,为唯一单件中标厂商,集采入院驱动下,2023H1公司电生理手术量同比增长超过50%,三维手术累计超过4万例,覆盖医院900余家。②压力导管新品推广加速。2022年12月,公司压力感知导管获批,补齐射频消融组套产品线,与海外龙头有一战之力,作为首款国产获批压力导管,从2023年2月临床推广至今,已在26个省市完成了300余例压力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手术,头部医院入院加速。我们认为,集采带来市场渗透率提升,公司作为国内中标产品全面、获批产品管线完善的厂商,随进院量与手术量增长,2023年收入高增长可期。   (2)新品研发持续推进,我们认为随公司新品陆续上市,有望带来长期收入高增长。公司第四代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已于2022年12月递交国内注册,公司预计2023年下半年获批;冷冻消融系列产品已于2022年12月完成国内注册资料递交,公司预计2023年Q3获批;压力感知脉冲消融导管临床试验公司预计2023年年内完成;肾动脉消融导管已完成首例临床入组;可伸缩针消融导管等项目也在研发推进中。另外,公司与Stereotaxis关于磁导航机器人持续推进研发合作深度,已完成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磁导航模块开发,并已实现远程操控,与Stereotaxis共同研发的磁导航消融导管,已完成型检测试。我们认为,在集采大背景下,持续的研发创新才是长期收入增长的核心驱动,能够满足临床多样化需求的完善产品线是产品推广的前提,随公司产品的逐步完善,有望拉动公司收入长期维持较高增长。   (3)拆分渠道看,公司海外收入高速增长,有望构建第二增长曲线。2023H1,公司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过60%,累计覆盖31个国家和地区;新增11款产品在4个国家及地区获得首次注册证,累计20款产品获得CE认证,4款产品获得FDA注册许可。我们认为,随公司海外产品完善与渠道拓展,海外收入有望持续高增长,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盈利能力:集采供货带来毛利率下降,2023全年或仍有下降趋势   (1)集采供货影响下毛利率或仍有下滑趋势。2023H1,公司毛利率67.6%,集采影响下毛利率同比下降2.2pct,我们认为电生理产品集采供货持续推进,公司2023年毛利率或仍有下降趋势。(2)规模效应下,期间费用率或有下降趋势。2023H1,公司销售费用率35.0%(+7.0pct),管理费用率10.9%(-3.1pct),研发费用率28.6%(+1.3pct),我们认为,随下半年公司集采产品及新品持续放量,规模效应下,2023年全年期间费用率或有下降趋势。   盈利预测及估值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3.62/5.09/6.8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41%、35%;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9/34.57/65.15百万元,对应EPS分别为0.03、0.07、0.14元(2023年21倍PS),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及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政策变动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需求波动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