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信澳星耀智选:对标中证1000的“指数加+量化”产品,主动博取超额收益-230817

文本预览:
主要观点 信澳星耀智选(A:019030.OF;C:019031.OF): 信澳星耀智选是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产品采用“指数+”策略,对标中证1000指数。相对指数增强基金,投资限制较为宽松,可在指数范围外选取其他标的,可主动放大风险获取更大超额。 信达澳亚拥有经验丰富的量化投研团队,首席量化投资官王政博士,量化投资部负责人林景艺女士,冯玺祥先生、沈莉女士和张琦先生等几位基金经理和多名优秀研究员一起实现了团队内部的合理分工。 信达澳亚量化框架采用HI(主动投资行业分析模型+研究经验)、AI(人工智能算力+大数据覆盖)结合的方式,兼具量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小盘风格有望继续占优: 信用风险:在信用利差大幅收窄后往往小盘指数占优,而现在,不仅信用利差处于低位,且从2023年6月末以来,信用利差呈收窄趋势。 宏观流动性:7月,M1和M2的剪刀差达到-8.40%,处于历史低位。M1、M2剪刀差处于低位时中证1000指数往往表现较好,宏观流动性持续宽裕,有利于小盘股风格相对占优。 政策面: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尤其关注专精特新小巨人,相关利好政策频出。 资金面:2022年6月,中金所发布了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合约细则的征求意见稿,之后中证1000指数挂钩基金迎来发行热,基金规模也不断提升。 中证1000指数投资价值: 指数定位:综合反映A股市场中一批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 集中度低:行业和成分股集中度都很低,同时可以通过行业和个股分散有效分散风险,在行业轮动情况下比较稳健。 估值水平低:截至2023年8月7日,指数的PE和PB分位数分别处于发布以来的31.58%和21.74%,位于历史分位数的中低水平。 盈利能力强:截至2023年8月7日,指数的一致预测净利润(2023E)同比增速和未来两年复合增长率都明显高于其他宽基指数。 科技含量高:截至2023年8月7日,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中,有157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权重为15.53%,同时,指数成分股的科研投入逐年增长。 风险提示 基金的历史业绩及基金经理管理其他产品的历史业绩不代表将来表现;本报告根据公开数据和基金经理调研整理,存在失效风险,不代表对基金未来资产配置情况的预测。
展开>>
收起<<
《上海证券-信澳星耀智选:对标中证1000的“指数加+量化”产品,主动博取超额收益-230817(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证券-信澳星耀智选:对标中证1000的“指数加+量化”产品,主动博取超额收益-230817(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上海证券《信澳星耀智选:对标中证1000的“指数加+量化”产品,主动博取超额收益》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主要观点 信澳星耀智选(A:019030.OF;C:019031.OF): 信澳星耀智选是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产品采用“指数+”策略,对标中证1000指数。相对指数增强基金,投资限制较为宽松,可在指数范围外选取其他标的,可主动放大风险获取更大超额。 信达澳亚拥有经验丰富的量化投研团队,首席量化投资官王政博士,量化投资部负责人林景艺女士,冯玺祥先生、沈莉女士和张琦先生等几位基金经理和多名优秀研究员一起实现了团队内部的合理分工。 信达澳亚量化框架采用HI(主动投资行业分析模型+研究经验)、AI(人工智能算力+大数据覆盖)结合的方式,兼具量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小盘风格有望继续占优: 信用风险:在信用利差大幅收窄后往往小盘指数占优,而现在,不仅信用利差处于低位,且从2023年6月末以来,信用利差呈收窄趋势。 宏观流动性:7月,M1和M2的剪刀差达到-8.40%,处于历史低位。M1、M2剪刀差处于低位时中证1000指数往往表现较好,宏观流动性持续宽裕,有利于小盘股风格相对占优。 政策面: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尤其关注专精特新小巨人,相关利好政策频出。 资金面:2022年6月,中金所发布了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合约细则的征求意见稿,之后中证1000指数挂钩基金迎来发行热,基金规模也不断提升。 中证1000指数投资价值: 指数定位:综合反映A股市场中一批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 集中度低:行业和成分股集中度都很低,同时可以通过行业和个股分散有效分散风险,在行业轮动情况下比较稳健。 估值水平低:截至2023年8月7日,指数的PE和PB分位数分别处于发布以来的31.58%和21.74%,位于历史分位数的中低水平。 盈利能力强:截至2023年8月7日,指数的一致预测净利润(2023E)同比增速和未来两年复合增长率都明显高于其他宽基指数。 科技含量高:截至2023年8月7日,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中,有157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权重为15.53%,同时,指数成分股的科研投入逐年增长。 风险提示 基金的历史业绩及基金经理管理其他产品的历史业绩不代表将来表现;本报告根据公开数据和基金经理调研整理,存在失效风险,不代表对基金未来资产配置情况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