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盛证券-读懂地方政府债务系列-二-:城投四大角度全观察-230817

上传日期:2023-08-18 12:41:54 / 研报作者:杨业伟王春呓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读懂地方政府债务系列-二-:城投四大角度全观察-230817.pdf
大小:1.1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读懂地方政府债务系列-二-:城投四大角度全观察-230817

国盛证券-读懂地方政府债务系列-二-:城投四大角度全观察-230817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读懂地方政府债务系列-二-:城投四大角度全观察-230817(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读懂地方政府债务系列-二-:城投四大角度全观察-230817(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读懂地方政府债务系列(二):城投四大角度全观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城投是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载体,读懂地方政府债务系列第二篇,我们将对城投主体属性、债务情况、资产结构以及盈利和现金流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大家提供城投的全方位观察。1994年分税制改革大幕拉开,央地财权事权不匹配的矛盾凸显,作为地方政府的表外融资渠道,城投平台由此诞生,并在2008年四万亿计划后迅速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实施“大包干”的地方政策,这导致了各地贫富差距加大、中央政府财力匮乏等问题。为此1994年《预算法》颁布,中央政府推行分税制改革,财权上收,而地方事权不减,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问题凸显。面对地方财力不足,而地方政府不得独立举债的限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逐渐成立,作为地方政府的表外融资渠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推行四万亿投资计划,中央政府出资1.18万亿元,剩下2.82万亿由地方配套,政策支持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数量和债务规模激增。   角度一(主体):主体数量大,分布集中。   主体评级方面,截止2023年6月30日,当前有存量债的城投平台共3252家,主要集中在AA(52.5%)、AA+(27.6%)、AAA(9.9%)。存量债的主体评级方面,AA+级、AAA级和AA级平台的存量债规模分别占比39.1%、33.8%和25.9%。   行政级别方面,城投主要集中在区县级和市级,分别有1623家和766家,合计占比73.5%。存量债方面,市级平台和区县级平台接近,分别为50,965亿元和50,220亿元,合计占64.2%。国家级园区平台和省级平台存量债分别为25,425亿元和21,485亿元,合计占29.8%。   分省份来看,江苏、浙江、山东和四川的城投平台数量最多,分别达606家、455家、275家和237家,城投平台数量较多的省份,整体存量债规模较大。江苏、浙江存量债分别为30,934亿元和21,150亿元,山东和四川分别为13,839亿元和10,598亿元。   角度二(负债):债务持续扩张,负担越来越重。   有息债务占比较高,城投有息债债务处于持续扩张中,近两年增速有所放缓。2022年城投平台总负债约为80万亿元,其中有息负债54.2万亿元,占比为67.85%。城投平台有息负债持续扩大,但近两年在严控隐债、防范风险的背景下,地方债务管控趋严,城投有息债务同比增速放缓,2020-2022年有息负债增速分别为22%、17%和12%。   从各地城投债务分布来看,2022年江苏、浙江、四川和山东的城投有息债务占全国的43.7%,其中江苏、浙江、四川、山东的城投有息债务分别为8.5万亿、6.3万亿、4.6万亿和4.3万亿。此外湖南、湖北、广东、河南、江西、重庆的城投有息债务在2万亿-2.5万亿之间。从   各地的债务增速来看,2020-2022年,广东、河南、浙江、福建、山东、江西、河北和四川的债务扩张速度较快,年均复合增速在15%以上,而近两年北京、天津、青海和西藏的城投有息债务规模收缩,增速为负。   从债务品种结构来看,银行贷款是城投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城投有息债务可以分为债券、银行贷款和非标,2022年末,城投有息债务中,银行贷款、债券和非标分别占61.7%、29.6%和8.7%。银行贷款是占比最重的融资渠道。   角度三(资产):存货应收款占比升高。   近十年,城投资产规模持续扩张但增速逐渐放缓。2012-2022年,城投总资产规模持续增长,同时城投总资产增速持续回落,2022年,城投总资产合计133万亿,2020-2022年增速分别为17.8%、14.2%和10.7%,这与城投债务增速放缓的节奏一致。   从结构上看,城投整体资产规模向头部城投集中。近年来,国家要求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城投平台整合趋势明显。2012年-2022年,千亿城投资产占比从28%提升到51%。2022年,总资产300亿元以上的城投资产加总占85%。   城投的资产科目中,存货、应收款、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的占比较高,合计占全国城投总资产的65%。城投的存货通常为代建项目和土地资产,应收账款主要是已完工项目未收回的工程款,通常为应收地方政府、国企、关联方等,反映城投的资金占用压力。不适合放入其他科目的一般列入该科目,包括各类往来款、保证金、押金等。在建工程是新建、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是未完工的工程项目。   角度四(盈利和现金流):盈利能力下降,市场转型困难,融资持续受限。   由于业务盈利性较弱以及回款周期偏长,全国城投平台经营现金流净额长期为负。近5年,国有企业平均ROA整体在4%附近波动,而城投平台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从2018年的1.76%下降至2022年的1.44%。其中ROA超过5%的占比约1%,市场化转型困难。而盈利能力较高的也是依赖于煤炭、基础化工等上游资源性行业的参与。   城投平台筹资现金流净额自2020年持续下降,城投融资持续收紧。在隐债监管趋严、融资政策收紧的背景下,城投平台筹资难度加大,筹资情况持续收缩。2020-2022年,城投平台整体筹资现金流净额由56,475亿元下降至48,303亿元,筹资现金流净额为正的城投平台比例由下降到67.59%,城投融资端持续趋严。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存在误差,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变化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