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金证券-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3Q2-点评:央行决心加大调控力度、防范汇率超调风险-230817

文本预览:
投资要点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8月降息之后,我们预计年内仍有降准降息空间。人民银行于8月17日晚间公布了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货币政策立场方面,本次透露出较一季度更加偏松的货币政策意图。强调“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以及“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挑战”,删除了可能引发市场偏紧预期的对国内外通胀风险分析。删除“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改为“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增加了“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的要求,并进一步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提法,从而为“促进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保持较多的货币政策工具选项。报告“专栏2金融支持宏观经济回升向好”中对市场理解偏紧的“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表述进行了澄清;指出上半年M2、社融增速明显高于名义GDP增速是疫情防控刚放开时金融数据领先于经济数据的“合理现象”,并强调下阶段将“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 本次报告关注到银行业净息差与可持续的信用扩张能力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我们维持并强调年底前1YLPR的潜在下调空间大于5Y的预测。“专栏1合理看待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水平”中首次为商业银行合理的净息差水平“正名”,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下降趋势,当前仅为1.74%,美国银行净息差“接近我国的两倍”。此外,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主要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以及“向股东分红”,其中前者是“内源补充资本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近年来六大国有商业银行净利润中“约2/3用于留存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事实上,除专栏中详细阐述的第一项用途之外,国有大行向大股东实施的分红也构成财政收入的重要稳定支持性来源,因此我们长期强调商业银行(特别是系统重要性银行)净息差对维持信用派生能力的极端重要性。2022年5YLPR下调幅度明显大于1Y,由于后者与存款利率关联度更高,直接导致净息差大幅收缩。专栏1强调“需进一步发挥银行服务实体经济重要作用,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银行信贷风险暴露需要一段时间,应有一定的财力准备和风险缓冲”,与我们一直强调的向1YLPR/MLF倾斜的降息预期是一致的。维持8月1YLPR下调15BP,5YLPR下调10BP或15BP;预计四季度1YLPR和MLF利率再下调15BP,5YLPR再下调5-10BP;预计年底前7天逆回购利率再降0-10BP的预测不变。维持9月降准50BP、12月降准25BP的预测不变。 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必要时进行纠偏,或意味着央行决心在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同时使用非常态化手段稳定市场汇率预期。8月MLF利率下调后人民币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本次报告中删除“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优化预期管理”,改为“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必要时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资本账户开放度有限、外储仍超3万亿美元的情况下,央行有充足空间实施非常态化的汇率干预行动,预计年内CNY在7.2附近窄幅波动。 房地产政策需求侧再强调“用好因城施策工具箱”,供给侧删除了对“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改善资产负债状况”的表述,未出现与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有关的内容。 风险提示:美联储加息力度超预期风险。
展开>>
收起<<
《华金证券-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3Q2-点评:央行决心加大调控力度、防范汇率超调风险-230817(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金证券-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3Q2-点评:央行决心加大调控力度、防范汇率超调风险-230817(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金证券《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3Q2)点评:央行决心加大调控力度、防范汇率超调风险》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投资要点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8月降息之后,我们预计年内仍有降准降息空间。人民银行于8月17日晚间公布了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货币政策立场方面,本次透露出较一季度更加偏松的货币政策意图。强调“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以及“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挑战”,删除了可能引发市场偏紧预期的对国内外通胀风险分析。删除“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改为“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增加了“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的要求,并进一步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提法,从而为“促进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保持较多的货币政策工具选项。报告“专栏2金融支持宏观经济回升向好”中对市场理解偏紧的“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表述进行了澄清;指出上半年M2、社融增速明显高于名义GDP增速是疫情防控刚放开时金融数据领先于经济数据的“合理现象”,并强调下阶段将“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 本次报告关注到银行业净息差与可持续的信用扩张能力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我们维持并强调年底前1YLPR的潜在下调空间大于5Y的预测。“专栏1合理看待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水平”中首次为商业银行合理的净息差水平“正名”,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下降趋势,当前仅为1.74%,美国银行净息差“接近我国的两倍”。此外,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主要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以及“向股东分红”,其中前者是“内源补充资本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近年来六大国有商业银行净利润中“约2/3用于留存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事实上,除专栏中详细阐述的第一项用途之外,国有大行向大股东实施的分红也构成财政收入的重要稳定支持性来源,因此我们长期强调商业银行(特别是系统重要性银行)净息差对维持信用派生能力的极端重要性。2022年5YLPR下调幅度明显大于1Y,由于后者与存款利率关联度更高,直接导致净息差大幅收缩。专栏1强调“需进一步发挥银行服务实体经济重要作用,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银行信贷风险暴露需要一段时间,应有一定的财力准备和风险缓冲”,与我们一直强调的向1YLPR/MLF倾斜的降息预期是一致的。维持8月1YLPR下调15BP,5YLPR下调10BP或15BP;预计四季度1YLPR和MLF利率再下调15BP,5YLPR再下调5-10BP;预计年底前7天逆回购利率再降0-10BP的预测不变。维持9月降准50BP、12月降准25BP的预测不变。 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必要时进行纠偏,或意味着央行决心在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同时使用非常态化手段稳定市场汇率预期。8月MLF利率下调后人民币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本次报告中删除“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优化预期管理”,改为“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必要时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资本账户开放度有限、外储仍超3万亿美元的情况下,央行有充足空间实施非常态化的汇率干预行动,预计年内CNY在7.2附近窄幅波动。 房地产政策需求侧再强调“用好因城施策工具箱”,供给侧删除了对“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改善资产负债状况”的表述,未出现与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有关的内容。 风险提示:美联储加息力度超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