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中材科技-002080-叶片隔膜盈利提高,业绩符合预期-230817

文本预览:
中材科技(002080) 业绩简评 2023年8月17日,中材科技发布2023年半年报,1H23实现营收123.79亿元,同比上升8.25%;实现归母净利润13.92亿元,同比下降26.21%。其中,2Q23实现营收81.24亿元,同增54.48%;实现归母净利润9.73亿元,同降15.49%,环增132.49%,业绩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 叶片:完成中复收购,公司成为叶片行业绝对龙头,叶片盈利同比大幅提升。中材叶片通过增发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中复连众100%股权。收购完成后,中材叶片共拥有江苏阜宁、江西萍乡、江苏连云港等15个生产基地,产品覆盖中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智利、巴西等39个国家及地区。公司1H23合计销售风电叶片9.6GW,同比增长27.4%(其中,中复连众销量2.3GW),实现风电叶片销售收入43.0亿元,归母净利润3.5亿元,毛利率提升至17.2%,同比提升11.3个百分点。 玻纤:积极去库存,推进单位成本下降。泰山玻纤充分发挥产品种类多的特点,积极进行产销及生产结构调整,紧抓风电增量节点,加大高模纤维销售,风电类、热塑类等高附加值产品销量同比增长,二季度产销率106%,有效去库存;组建精细化采购团队等多举措进行降本,报告期内平均单位成本下降10%。公司1H23合计销售玻纤及制品63.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1.2亿元。其中,出口销售占比19%,较2022年四季度提升5%。 隔膜:盈利持续提高。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池隔膜产业合计销售锂电池隔膜7.1亿平米,实现销售收入10.1亿元,实现净利润3.4亿元,单平净利润提升至0.48元/平方米。公司锂电池隔膜产业深度推进客户开发,改善产品结构,涂覆销售占比同比提升11%,平均价格保持平稳;继续提高经营精益化、管理精细化、组织精健化水平,建设供应链体系,发展战略供应商,提升原料国产化占比,同时提高生产线车速,基膜A品率持续提升,单位成本进一步下降,盈利水平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34/42.50/51.08亿元,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估值为11/9/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因海上风电政策导致产业投资放缓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国金证券-中材科技-002080-叶片隔膜盈利提高,业绩符合预期-23081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中材科技-002080-叶片隔膜盈利提高,业绩符合预期-23081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叶片隔膜盈利提高,业绩符合预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中材科技(002080) 业绩简评 2023年8月17日,中材科技发布2023年半年报,1H23实现营收123.79亿元,同比上升8.25%;实现归母净利润13.92亿元,同比下降26.21%。其中,2Q23实现营收81.24亿元,同增54.48%;实现归母净利润9.73亿元,同降15.49%,环增132.49%,业绩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 叶片:完成中复收购,公司成为叶片行业绝对龙头,叶片盈利同比大幅提升。中材叶片通过增发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中复连众100%股权。收购完成后,中材叶片共拥有江苏阜宁、江西萍乡、江苏连云港等15个生产基地,产品覆盖中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智利、巴西等39个国家及地区。公司1H23合计销售风电叶片9.6GW,同比增长27.4%(其中,中复连众销量2.3GW),实现风电叶片销售收入43.0亿元,归母净利润3.5亿元,毛利率提升至17.2%,同比提升11.3个百分点。 玻纤:积极去库存,推进单位成本下降。泰山玻纤充分发挥产品种类多的特点,积极进行产销及生产结构调整,紧抓风电增量节点,加大高模纤维销售,风电类、热塑类等高附加值产品销量同比增长,二季度产销率106%,有效去库存;组建精细化采购团队等多举措进行降本,报告期内平均单位成本下降10%。公司1H23合计销售玻纤及制品63.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1.2亿元。其中,出口销售占比19%,较2022年四季度提升5%。 隔膜:盈利持续提高。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池隔膜产业合计销售锂电池隔膜7.1亿平米,实现销售收入10.1亿元,实现净利润3.4亿元,单平净利润提升至0.48元/平方米。公司锂电池隔膜产业深度推进客户开发,改善产品结构,涂覆销售占比同比提升11%,平均价格保持平稳;继续提高经营精益化、管理精细化、组织精健化水平,建设供应链体系,发展战略供应商,提升原料国产化占比,同时提高生产线车速,基膜A品率持续提升,单位成本进一步下降,盈利水平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34/42.50/51.08亿元,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估值为11/9/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因海上风电政策导致产业投资放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