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系列研究报告:汽车一体化压铸-上-:技术及产业链解读-230817

《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系列研究报告:汽车一体化压铸-上-:技术及产业链解读-230817(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系列研究报告:汽车一体化压铸-上-:技术及产业链解读-230817(31页).pdf(3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系列研究报告:汽车一体化压铸(上):技术及产业链解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一体化压铸技术先进、高效,简化车身制造工艺流程,减少车身制造所需零部件数量,大幅提升了汽车轻量化效果,能够解决节能环保与市场需求间的矛盾。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近年来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汽车压铸合金材料制造和关键技术研发,推动汽车轻量化、低碳化目标的实现。压铸技术不断迭代更新,中国压铸技术也在日益成熟。现阶段中国汽车轻量化铝材大多用于高端车型,随着一体化压铸技术普及,中国汽车用铝市场仍存在较大上升空间。 一体化压铸具有多种优势,能使汽车性能更优、质量更轻,车企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免加热铝合金材料、超大型压铸机设备、压铸模具、工艺流程各环节设计经验方法四大壁垒正被逐步突破。 一体化压铸能够使得车身生产中涂胶环节减少,优化性能同时减轻车重,助力实现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增加。此外,一体压铸技术直接减少车身材料成本和设备模具等制造费用,间接减少人力、土地成本,提高材料回收率,同时实现更低成本与更高效率,预期盈利上涨。 一体化压铸产业链主要由上游材料、模具、设备厂商,中游压铸商,下游主机厂共同布局,产业链上中下游众多企业联动推进一体化压铸的应用。 上游免加热铝合金材料、超大型压铸机设备、压铸模具迭代升级,先发企业在材料配比、工艺流程、结构件设计量产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对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升级有重大意义。中游压铸厂商纷纷加速汽车一体化压铸布局,文灿股份、广东鸿图、拓普集团等已与车企建立合作并开始试制一体化压铸件。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对一体化压铸的需求逐渐上行,一体化压铸产品将不断迭代升级,未来发展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