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宏观点评:央行再降息的5点理解-这次不一样-230815

文本预览:
事件:8月15日,央行开展2040亿元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4010亿元MLF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1.80%、2.50%,分别下降10BP、15BP。 核心结论:本次降息符合我们的持续提示,但节奏和幅度略超预期,主因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尤其是地产超预期下行,旨在稳信心、稳预期、降成本、扩内需。往后看,8.21LPR应会跟随下调,5年期LPR可能降15-20BP,本次降息也为调降存款利率打开空间。此外,伴随专项债发行加快、MLF到期量加大,9-10月降准也有可能。鉴于当前经济的核心问题仍是内生动能不强、需求不足、信心不足,本次降息的效果仍需客观看待,稳增长仍需更多组合拳,短期紧盯核心一二线城市松地产进展。对于资产端,MLF利率作为10Y国债利率定价的锚,本次降息有利于债券利率下行;考虑到当前基本面仍然偏弱,权益市场可能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1、节奏看,本次降息符合我们的预判,但时点和幅度略超预期。8月以来,我们持续提示“当前经济仍然偏弱,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正陆续出台,货币宽松还是大方向,近一两个月很可能再降准降息”(详见《社融再度超预期回落,怎么看、怎么办?》0811、《政策到了加快落地的关口》0813、《短期紧盯三大政策方向》0806等)。客观看,节奏明显加快,3个月内降息两次(6月也降息一次),上一次出现如此“高频”的降息操作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幅度也超市场预期,本次MLF利率调降15BP,单次调降幅度仅低于2020年4月(20BP)。此外,逆回购利率调降10BP、低于MLF降幅,可能与央行“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有关。 2、原因看,本次降息主因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大、尤其是地产持续超季节性下行,旨在稳信心、稳预期、降成本、扩内需。7月各项经济数据继续走弱,CPI转负、PMI仍位于荣枯线下、社融增速创历史新低、工业增加值低于预期、商品房销售持续低于季节性,均指向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大。8.1央行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继续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持续改善和稳定市场预期”并“继续引导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行”。同时,本次降息也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缓解息差压力。 3、往后看,8.21LPR应会跟随下调、5年期LPR可能降15-20BP,也将为存款利率调降打开空间,9-10月降准也有可能。伴随MLF利率及逆回购利率的下调,后续1年期和5年期LPR也会跟随下调,降幅在10-20BP左右。鉴于当前政策主要还是推动个人房贷利率及企业融资成本下行,倾向于认为LPR可能非对称下调,5年期LPR调降幅度可能大于1年期LPR、幅度在15-20BP左右。近期央行也指出要“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本次降息为后续调降存款利率打开空间,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从而推动降存量房贷利率。降准方面,据21世纪经济报道,政策要求专项债在9月发行完毕,近两月发行规模在1.3万亿左右,同时9月后MLF到期规模将迎来高峰,降准可能性增加。需注意的是,当前债市杠杆率较高,R001成交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央行若进一步打击资金空转,不排除降准时点延后的可能性。 4、本质看,“货币不是万能的”,当前经济的核心问题仍是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信心不足,稳增长仍需更多组合拳,核心一二线城市有望很快松地产。 >客观看,当前流动性较为充裕,贷款利率已经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降息的实质效果需客观看待。当前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已经较为充裕,DR007中枢仍低于政策利率。同时,央行一季度披露的加权贷款利率为4.34%,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4.14%,连续5个季度回落、并创历史新低。综合看,当前资金的“量”与“价”均非制约宽信用的核心因素,进一步降息的实质效果可能有限。 >本质看,当前经济的核心问题仍是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信心不足,稳增长仍需更多政策组合拳。维持此前判断:7.24政治局会议释放了偏积极、偏刺激、偏宽松的信号,一批政策组合拳正陆续出台,短期紧盯“松地产、一揽子化债、活跃资本市场”三大方向的细化部署,短期重点关注核心一二线城市松地产进展。 5、资产看,本次降息应会利好债券利率下行、但短期可能调整,权益市场可能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对债券而言,MLF利率作为10Y国债利率定价的锚,本次降息将推动利率进一步下行;对权益而言,基本面仍是当前股票定价的核心因素,当前基本面仍属弱现实、本次降息的实质效果可能也仍有限,股票可能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外部环境等变化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央行再降息的5点理解-这次不一样-230815(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宏观点评:央行再降息的5点理解-这次不一样-230815(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宏观点评:央行再降息的5点理解-这次不一样》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事件:8月15日,央行开展2040亿元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4010亿元MLF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1.80%、2.50%,分别下降10BP、15BP。 核心结论:本次降息符合我们的持续提示,但节奏和幅度略超预期,主因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尤其是地产超预期下行,旨在稳信心、稳预期、降成本、扩内需。往后看,8.21LPR应会跟随下调,5年期LPR可能降15-20BP,本次降息也为调降存款利率打开空间。此外,伴随专项债发行加快、MLF到期量加大,9-10月降准也有可能。鉴于当前经济的核心问题仍是内生动能不强、需求不足、信心不足,本次降息的效果仍需客观看待,稳增长仍需更多组合拳,短期紧盯核心一二线城市松地产进展。对于资产端,MLF利率作为10Y国债利率定价的锚,本次降息有利于债券利率下行;考虑到当前基本面仍然偏弱,权益市场可能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1、节奏看,本次降息符合我们的预判,但时点和幅度略超预期。8月以来,我们持续提示“当前经济仍然偏弱,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正陆续出台,货币宽松还是大方向,近一两个月很可能再降准降息”(详见《社融再度超预期回落,怎么看、怎么办?》0811、《政策到了加快落地的关口》0813、《短期紧盯三大政策方向》0806等)。客观看,节奏明显加快,3个月内降息两次(6月也降息一次),上一次出现如此“高频”的降息操作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幅度也超市场预期,本次MLF利率调降15BP,单次调降幅度仅低于2020年4月(20BP)。此外,逆回购利率调降10BP、低于MLF降幅,可能与央行“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有关。 2、原因看,本次降息主因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大、尤其是地产持续超季节性下行,旨在稳信心、稳预期、降成本、扩内需。7月各项经济数据继续走弱,CPI转负、PMI仍位于荣枯线下、社融增速创历史新低、工业增加值低于预期、商品房销售持续低于季节性,均指向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大。8.1央行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继续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持续改善和稳定市场预期”并“继续引导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行”。同时,本次降息也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缓解息差压力。 3、往后看,8.21LPR应会跟随下调、5年期LPR可能降15-20BP,也将为存款利率调降打开空间,9-10月降准也有可能。伴随MLF利率及逆回购利率的下调,后续1年期和5年期LPR也会跟随下调,降幅在10-20BP左右。鉴于当前政策主要还是推动个人房贷利率及企业融资成本下行,倾向于认为LPR可能非对称下调,5年期LPR调降幅度可能大于1年期LPR、幅度在15-20BP左右。近期央行也指出要“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本次降息为后续调降存款利率打开空间,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从而推动降存量房贷利率。降准方面,据21世纪经济报道,政策要求专项债在9月发行完毕,近两月发行规模在1.3万亿左右,同时9月后MLF到期规模将迎来高峰,降准可能性增加。需注意的是,当前债市杠杆率较高,R001成交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央行若进一步打击资金空转,不排除降准时点延后的可能性。 4、本质看,“货币不是万能的”,当前经济的核心问题仍是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信心不足,稳增长仍需更多组合拳,核心一二线城市有望很快松地产。 >客观看,当前流动性较为充裕,贷款利率已经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降息的实质效果需客观看待。当前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已经较为充裕,DR007中枢仍低于政策利率。同时,央行一季度披露的加权贷款利率为4.34%,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4.14%,连续5个季度回落、并创历史新低。综合看,当前资金的“量”与“价”均非制约宽信用的核心因素,进一步降息的实质效果可能有限。 >本质看,当前经济的核心问题仍是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信心不足,稳增长仍需更多政策组合拳。维持此前判断:7.24政治局会议释放了偏积极、偏刺激、偏宽松的信号,一批政策组合拳正陆续出台,短期紧盯“松地产、一揽子化债、活跃资本市场”三大方向的细化部署,短期重点关注核心一二线城市松地产进展。 5、资产看,本次降息应会利好债券利率下行、但短期可能调整,权益市场可能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对债券而言,MLF利率作为10Y国债利率定价的锚,本次降息将推动利率进一步下行;对权益而言,基本面仍是当前股票定价的核心因素,当前基本面仍属弱现实、本次降息的实质效果可能也仍有限,股票可能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外部环境等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