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7月金融数据点评:季节性效应影响社融数据-230815

文本预览:
研究结论 事件:8月11日央行公布最新金融数据,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28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503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5.77万亿元,同比增长8.9%社融(前值9%)。 7月新增社融规模低于市场预期,尤其是新增人民币贷款仅364亿,为2007年以来的最低值。不过去年以来,信贷的季节性变得更强,我们在《超预期的信贷是否可持续?——6月金融数据点评》中提到,“近年来信贷‘开门红’的特征愈发显著,并且在去年呈现出‘大月更强、小月更弱’的特点,2022年1、3、6、9月份的新增信贷占全年的比重合计为62%,较前一年高出9个百分点”。因此单月信贷的表现并不完全代表经济修复的强弱,今年1-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了1.66万亿,增幅依然显著。 结构上看,居民和企业信贷同步走弱,尤其是居民新增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均为负值,两者同比分别少增1066和2158亿。居民中长期贷款中房贷的占比较高,而7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了27%,与此同时,居民“提前还贷”或仍在演绎,根据央行在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的表述,今年上半年“提前还贷”的规模可能在1.25万亿左右,反映“提前还贷”水平的RMBS条件早偿率指数自3月以来大幅抬升,7月以来该指数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近年来的高位,后续居民中长期贷款可能仍将承压。 7月企业短贷和中长期贷款同比均走弱,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结束了长达11个月的同比多增,在低基数的背景下同比少增了747亿,一方面6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放量,可能一定程度上透支了7月的信贷需求;另一方面政策性金融工具使用接近尾声,配套信贷的投放可能有所减弱。不过,今年1-7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了3.4万亿,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也维持了较高的增速,随着经济触底回暖,后续企业中长期贷款有望改善。另外,7月新增票据融资3597亿,同比多增461亿,信贷走弱的背景下,银行再度以票据冲贷。 社融的拖累项除了信贷外还有直接融资,7月股票融资同比少增651亿;社融同比多增则主要有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和政府债券。7月央行宣布将“金融16条”中“房企存量融资展期”、“保交楼配套融资支持”两项条款的适用期限统一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该政策或对信托贷款形成了支撑;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增782亿,表明7月银行存在以票据冲贷的行为;政府债券同比小幅多增111亿,据报道,专项债将于9月底前发行完毕,后续两个月政府债券发行有望提速,对社融形成支撑。 7月M1同比下降至2.3%(前值3.1%),一方面受去年同期基数偏高的影响,另一方面影响M1走势的主要是企业活期存款,而企业活期存款受居民消费和购房行为的影响,尤其是与地产销售疲弱对应,反映了当前经济修复的力度可能偏弱。M2同比为10.7%,具体来看,新增人民币存款为-1.1万亿,同比少增1.16万亿,其中,居民住户存款同比多减471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多减4900亿元;财政性存款同比多增4215亿元。 7月社融疲弱一定程度上受前期信贷透支的影响,后续信贷需求还待观察,但三季度降准的可能性有所增加。三季度经济数据的同比基数将大幅抬升,经济数据或将同比走弱;近期央行正在推动商业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然而银行净息差已处于历史低位,因此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同时,可能会通过货币宽松推动LPR和存款利率下降以维护银行净息差,在此背景下,预计货币政策发力的窗口期仍在。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紧缩的风险。
展开>>
收起<<
《东方证券-7月金融数据点评:季节性效应影响社融数据-23081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7月金融数据点评:季节性效应影响社融数据-230815(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7月金融数据点评:季节性效应影响社融数据》研报附件原文摘录)研究结论 事件:8月11日央行公布最新金融数据,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28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503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5.77万亿元,同比增长8.9%社融(前值9%)。 7月新增社融规模低于市场预期,尤其是新增人民币贷款仅364亿,为2007年以来的最低值。不过去年以来,信贷的季节性变得更强,我们在《超预期的信贷是否可持续?——6月金融数据点评》中提到,“近年来信贷‘开门红’的特征愈发显著,并且在去年呈现出‘大月更强、小月更弱’的特点,2022年1、3、6、9月份的新增信贷占全年的比重合计为62%,较前一年高出9个百分点”。因此单月信贷的表现并不完全代表经济修复的强弱,今年1-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了1.66万亿,增幅依然显著。 结构上看,居民和企业信贷同步走弱,尤其是居民新增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均为负值,两者同比分别少增1066和2158亿。居民中长期贷款中房贷的占比较高,而7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了27%,与此同时,居民“提前还贷”或仍在演绎,根据央行在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的表述,今年上半年“提前还贷”的规模可能在1.25万亿左右,反映“提前还贷”水平的RMBS条件早偿率指数自3月以来大幅抬升,7月以来该指数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近年来的高位,后续居民中长期贷款可能仍将承压。 7月企业短贷和中长期贷款同比均走弱,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结束了长达11个月的同比多增,在低基数的背景下同比少增了747亿,一方面6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放量,可能一定程度上透支了7月的信贷需求;另一方面政策性金融工具使用接近尾声,配套信贷的投放可能有所减弱。不过,今年1-7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了3.4万亿,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也维持了较高的增速,随着经济触底回暖,后续企业中长期贷款有望改善。另外,7月新增票据融资3597亿,同比多增461亿,信贷走弱的背景下,银行再度以票据冲贷。 社融的拖累项除了信贷外还有直接融资,7月股票融资同比少增651亿;社融同比多增则主要有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和政府债券。7月央行宣布将“金融16条”中“房企存量融资展期”、“保交楼配套融资支持”两项条款的适用期限统一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该政策或对信托贷款形成了支撑;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增782亿,表明7月银行存在以票据冲贷的行为;政府债券同比小幅多增111亿,据报道,专项债将于9月底前发行完毕,后续两个月政府债券发行有望提速,对社融形成支撑。 7月M1同比下降至2.3%(前值3.1%),一方面受去年同期基数偏高的影响,另一方面影响M1走势的主要是企业活期存款,而企业活期存款受居民消费和购房行为的影响,尤其是与地产销售疲弱对应,反映了当前经济修复的力度可能偏弱。M2同比为10.7%,具体来看,新增人民币存款为-1.1万亿,同比少增1.16万亿,其中,居民住户存款同比多减471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多减4900亿元;财政性存款同比多增4215亿元。 7月社融疲弱一定程度上受前期信贷透支的影响,后续信贷需求还待观察,但三季度降准的可能性有所增加。三季度经济数据的同比基数将大幅抬升,经济数据或将同比走弱;近期央行正在推动商业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然而银行净息差已处于历史低位,因此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同时,可能会通过货币宽松推动LPR和存款利率下降以维护银行净息差,在此背景下,预计货币政策发力的窗口期仍在。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紧缩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