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转债周报:转债强赎条款初探之二-230813

文本预览:
核心观点 通过对比强赎和不强赎转债,得到强赎转债的特征:存续期2-3年,未转股比例偏低,稀释率处于0%-5%,大股东质押股票的比例较低,大股东已经完成转债减持。通过回归分析,交叉验证存续期限、未转股比例、稀释率、大股东质押比例、大股东持有比例变量和强赎概率负相关。 8月已有2只转债不提前赎回,6只转债触发强赎进度超过2/3。 发行人的强赎决定在转债存续期、未转股比例、稀释率、大股东质押股票比例、大股东持有比例、行业上有明显特征。 通过对比2019年起强赎退市的238只转债和167只不提前赎回的转债的最后一次不提前赎回公告日的转债情形,探究发行人在什么条件下更有可能公告强赎。 (1)大多数转债存续期在2-3年左右。 (2)转债的未转股比例偏高时,强赎的概率较小。 (3)稀释率较低时,强赎概率大,强赎转债的稀释率集中在0%-5%。 (4)大股东质押股票比较较高的转债,强赎概率低。 (5)大股东在强赎前大概率减持手中的全部转债。 (6)通信、社会服务、电力设备、计算机行业出现强制赎回的转债比例较高。 回归结果显示,存续期限、未转股比例、大股东质押比例、大股东持有比例变量在10%的置信水平下和强赎概率显著负相关,稀释率不显著。 通过Logit模型回归,回归结果显示存续期限越长,未转股比例越高,稀释率越高大股东质押比例越高,大股东持有比例越高时,强赎概率越低。 中银转债强赎概率较大。 中银转债触发强赎进度14/15,最新的未转股比例在50%以下,稀释率较低,大股东并未质押,且已经完成转债减持。中银转债转股溢价率已压缩至1.56%,过去一周转债和正股承压,同时出现调整。 过去一周(8月5日-8月11日),权益市场明显调整,情绪受损明显。8月转债行业优选组合跑赢基准,但权益行业优选组合跑输基准。过去一周,医药、商贸零售、石油石化行业转债平均收益率排名前三,各类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均上升。 风险提示 稳增长政策力度不及市场预期;政策落地效果不及市场预期,消费和地产的修复不及市场预期;模型可能存在遗漏以致效果有限。
展开>>
收起<<
《浙商证券-转债周报:转债强赎条款初探之二-230813(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转债周报:转债强赎条款初探之二-230813(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转债周报:转债强赎条款初探之二》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核心观点 通过对比强赎和不强赎转债,得到强赎转债的特征:存续期2-3年,未转股比例偏低,稀释率处于0%-5%,大股东质押股票的比例较低,大股东已经完成转债减持。通过回归分析,交叉验证存续期限、未转股比例、稀释率、大股东质押比例、大股东持有比例变量和强赎概率负相关。 8月已有2只转债不提前赎回,6只转债触发强赎进度超过2/3。 发行人的强赎决定在转债存续期、未转股比例、稀释率、大股东质押股票比例、大股东持有比例、行业上有明显特征。 通过对比2019年起强赎退市的238只转债和167只不提前赎回的转债的最后一次不提前赎回公告日的转债情形,探究发行人在什么条件下更有可能公告强赎。 (1)大多数转债存续期在2-3年左右。 (2)转债的未转股比例偏高时,强赎的概率较小。 (3)稀释率较低时,强赎概率大,强赎转债的稀释率集中在0%-5%。 (4)大股东质押股票比较较高的转债,强赎概率低。 (5)大股东在强赎前大概率减持手中的全部转债。 (6)通信、社会服务、电力设备、计算机行业出现强制赎回的转债比例较高。 回归结果显示,存续期限、未转股比例、大股东质押比例、大股东持有比例变量在10%的置信水平下和强赎概率显著负相关,稀释率不显著。 通过Logit模型回归,回归结果显示存续期限越长,未转股比例越高,稀释率越高大股东质押比例越高,大股东持有比例越高时,强赎概率越低。 中银转债强赎概率较大。 中银转债触发强赎进度14/15,最新的未转股比例在50%以下,稀释率较低,大股东并未质押,且已经完成转债减持。中银转债转股溢价率已压缩至1.56%,过去一周转债和正股承压,同时出现调整。 过去一周(8月5日-8月11日),权益市场明显调整,情绪受损明显。8月转债行业优选组合跑赢基准,但权益行业优选组合跑输基准。过去一周,医药、商贸零售、石油石化行业转债平均收益率排名前三,各类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均上升。 风险提示 稳增长政策力度不及市场预期;政策落地效果不及市场预期,消费和地产的修复不及市场预期;模型可能存在遗漏以致效果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