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宏观点评:兼评7月出口新低-汽车出口为何持续高增?-230808

文本预览:
事件:按美元计,中国7月出口金额同比-14.5%,预期-11.4%,前值-12.4%;中国7月进口金额同比-12.4%,预期-4.8%,前值-6.8%;顺差806亿美元,前值706.2亿美元。 核心结论:7月出口增速创3年来新低,高基数外,外需回落、出口价格仍是主拖累,其中:汽车出口持续偏强,主因载人电动汽车出口偏强&对新兴市场汽车出口增加。往后看,出口同比读数可能已经见底,后续有望逐步回升;但绝对值可能延续偏弱。鉴于经济下行压力仍大,我们也继续提示:一批政策组合拳有望陆续出台,短期紧盯“松地产、一揽子化债、活跃资本市场”三大方向的细化部署,其中:核心一二线城市有望很快松地产,近一两个月央行也可能再降准降息(包括降存款利率等)。 1、7月出口超预期走低,提示4大关注点: >整体看,7月出口同比-14.5%,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环比-1.2%,弱于季节性(2015-2019年同期均值为1.3%)。高基数之外(2022年7月出口金额和当月同比均为全年高点),主因有二:1)海外经济进一步走弱。7月全球制造业PMI录得48.7%,与前值持平,欧元区、英国PMI分别回落0.7、1.2个百分点;韩国出口大降至-16.5%(前值-6%),指向外需仍在探底;我国7月PMI新出口订单回落0.1个点至46.3%,侧面印证外需走弱。2)出口价格仍是重要拖累。CRB现货指数同比约领先出口价格4个月,指向出口价格仍在下行通道;此外,7月PPI可能降幅有所收窄、但仍在底部区间,同样指向价格仍是出口的重要拖累。 >往后看,出口绝对值可能延续偏弱、回落仍是大趋势;但是,月度同比读数可能已经见底,后续降幅可能逐步收窄,全年中枢可能在-5%左右。具体看,当前美国就业持续降温,后续经济应会持续走弱,叠加欧美去库,我国外需可能进一步走弱,基准情形下,出口回落仍是大趋势。同比看,由于基数回落+出口价格降幅收窄,后续同比读数可能逐步收窄;换言之,全年出口同比可能呈现V型走势。 >分国别看,对美、欧、东盟出口是主要拖累,对俄出口延续偏强。美、欧、东盟是我国的前三大贸易伙伴,2022年在我国总出口中占比分别为16.2%、15.6%、15.9%;7月我国对上述地区出口同比增速均降至-20%以下,合计拖累出口约10.7个百分点;对俄出口同比回落39.1个百分点至51.8%,主要受高基数影响,两年复合增速约36.2%,高于6月的25.9%,指向我国对俄出口延续偏强。 >分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仍略高于总体增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继续小幅走弱;地产后周期产品出口仍旧强于总体增速。具体看:1)7月机电产品出口同比-11.9%,仍高于总体增速。其中:汽车、船舶出口分别增83.3%、82.4%,拉动整体出口1.2、0.3个百分点;消费电子出口增速分化,手机、液晶平板显示器出口分别增2.2%、6.6%,电脑、集成电路出口为-28.9%、-14.7%。2)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继续走弱,箱包、纺织、服装、鞋靴、玩具出口同比分别为-11.9%、-17.9%、-18.7%、-24.6%、-26.7%,合计拖累出口增速约2.8个百分点。3)地产后周期产品中,家电、灯具出口增速分别为-3.6%、-11.4%,延续强于总体增速,可能与美国新房销售高增有关。 2、如何理解汽车出口持续高增?7月汽车出口同比增83.3%,延续2021年以来的高增趋势,拉动出口约1.2个百分点。归因看,主因载人电动汽车出口偏强,以及对新兴市场国家汽车出口持续增加。 >按类别看,载人汽车、尤其是载人电动汽车对汽车出口贡献最大。其中:载人汽车是我国汽车出口最主要品类,占比约77.0%;电动汽车(含油电混动)、燃油汽车分别占比约41.5%、35.5%。从增速看,2022年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增122.2%,传统燃油车出口同比增53.8%;2023年以来,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增163.8%,传统燃油车出口同比增90.9%。综合份额、增速两个方面,2023年以来,我国载人汽车出口对汽车出口的贡献率约82.0%,其中载人电动汽车对汽车出口的贡献率约49.5%。 >按国别看,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份额增加,也是汽车出口的重要增量。往前看,2015年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发达国家汽车及配件出口分别占47.6%、48.2%;截至2023上半年,新兴市场国家占我国汽车出口的份额增加11.5个百分点至59.1%;发达经济体降至36.7%。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汽车出口占比升至41.3%,尤其是对俄罗斯和中西亚占比明显提升,可能跟俄乌冲突、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以及我国强化“一带一路”建设等因素有关;发达国家中,对欧盟汽车出口所占份额有所提升,2015年占比约10.3%,2023上半年升至17.9%;对美出口占比则从22.7%降至8.1%。 3、进口看,7月进口同比-12.4%,低于预期-4.8%和前值-6.8%;环比-6.3%,为历史同期最低,与7月PMI延续偏弱、地产续创新低、工业生产低位震荡等信号一致,指向我国经济仍属弱现实。具体看:1)农产品、原油进口大幅回落。7月我国农产品、原油进口增速分别回落14.9、19.4个百分点至-10.5%、-20.8%,拖累进口1.0、2.7个百分点;其他能源品中,成品油、天然气、煤进口增速分别为57.8%、2.7%、2.2%,合计拉动进口0.4个百分点。2)机电进口仍是主要拖累:7月我国机电产品进口同比-11.3%,强于整体进口增速,但仍拖累进口增速约4.3个百分点。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政策力度等超预期变化。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兼评7月出口新低-汽车出口为何持续高增?-230808(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宏观点评:兼评7月出口新低-汽车出口为何持续高增?-230808(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宏观点评:兼评7月出口新低-汽车出口为何持续高增?》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事件:按美元计,中国7月出口金额同比-14.5%,预期-11.4%,前值-12.4%;中国7月进口金额同比-12.4%,预期-4.8%,前值-6.8%;顺差806亿美元,前值706.2亿美元。 核心结论:7月出口增速创3年来新低,高基数外,外需回落、出口价格仍是主拖累,其中:汽车出口持续偏强,主因载人电动汽车出口偏强&对新兴市场汽车出口增加。往后看,出口同比读数可能已经见底,后续有望逐步回升;但绝对值可能延续偏弱。鉴于经济下行压力仍大,我们也继续提示:一批政策组合拳有望陆续出台,短期紧盯“松地产、一揽子化债、活跃资本市场”三大方向的细化部署,其中:核心一二线城市有望很快松地产,近一两个月央行也可能再降准降息(包括降存款利率等)。 1、7月出口超预期走低,提示4大关注点: >整体看,7月出口同比-14.5%,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环比-1.2%,弱于季节性(2015-2019年同期均值为1.3%)。高基数之外(2022年7月出口金额和当月同比均为全年高点),主因有二:1)海外经济进一步走弱。7月全球制造业PMI录得48.7%,与前值持平,欧元区、英国PMI分别回落0.7、1.2个百分点;韩国出口大降至-16.5%(前值-6%),指向外需仍在探底;我国7月PMI新出口订单回落0.1个点至46.3%,侧面印证外需走弱。2)出口价格仍是重要拖累。CRB现货指数同比约领先出口价格4个月,指向出口价格仍在下行通道;此外,7月PPI可能降幅有所收窄、但仍在底部区间,同样指向价格仍是出口的重要拖累。 >往后看,出口绝对值可能延续偏弱、回落仍是大趋势;但是,月度同比读数可能已经见底,后续降幅可能逐步收窄,全年中枢可能在-5%左右。具体看,当前美国就业持续降温,后续经济应会持续走弱,叠加欧美去库,我国外需可能进一步走弱,基准情形下,出口回落仍是大趋势。同比看,由于基数回落+出口价格降幅收窄,后续同比读数可能逐步收窄;换言之,全年出口同比可能呈现V型走势。 >分国别看,对美、欧、东盟出口是主要拖累,对俄出口延续偏强。美、欧、东盟是我国的前三大贸易伙伴,2022年在我国总出口中占比分别为16.2%、15.6%、15.9%;7月我国对上述地区出口同比增速均降至-20%以下,合计拖累出口约10.7个百分点;对俄出口同比回落39.1个百分点至51.8%,主要受高基数影响,两年复合增速约36.2%,高于6月的25.9%,指向我国对俄出口延续偏强。 >分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仍略高于总体增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继续小幅走弱;地产后周期产品出口仍旧强于总体增速。具体看:1)7月机电产品出口同比-11.9%,仍高于总体增速。其中:汽车、船舶出口分别增83.3%、82.4%,拉动整体出口1.2、0.3个百分点;消费电子出口增速分化,手机、液晶平板显示器出口分别增2.2%、6.6%,电脑、集成电路出口为-28.9%、-14.7%。2)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继续走弱,箱包、纺织、服装、鞋靴、玩具出口同比分别为-11.9%、-17.9%、-18.7%、-24.6%、-26.7%,合计拖累出口增速约2.8个百分点。3)地产后周期产品中,家电、灯具出口增速分别为-3.6%、-11.4%,延续强于总体增速,可能与美国新房销售高增有关。 2、如何理解汽车出口持续高增?7月汽车出口同比增83.3%,延续2021年以来的高增趋势,拉动出口约1.2个百分点。归因看,主因载人电动汽车出口偏强,以及对新兴市场国家汽车出口持续增加。 >按类别看,载人汽车、尤其是载人电动汽车对汽车出口贡献最大。其中:载人汽车是我国汽车出口最主要品类,占比约77.0%;电动汽车(含油电混动)、燃油汽车分别占比约41.5%、35.5%。从增速看,2022年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增122.2%,传统燃油车出口同比增53.8%;2023年以来,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增163.8%,传统燃油车出口同比增90.9%。综合份额、增速两个方面,2023年以来,我国载人汽车出口对汽车出口的贡献率约82.0%,其中载人电动汽车对汽车出口的贡献率约49.5%。 >按国别看,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份额增加,也是汽车出口的重要增量。往前看,2015年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发达国家汽车及配件出口分别占47.6%、48.2%;截至2023上半年,新兴市场国家占我国汽车出口的份额增加11.5个百分点至59.1%;发达经济体降至36.7%。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汽车出口占比升至41.3%,尤其是对俄罗斯和中西亚占比明显提升,可能跟俄乌冲突、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以及我国强化“一带一路”建设等因素有关;发达国家中,对欧盟汽车出口所占份额有所提升,2015年占比约10.3%,2023上半年升至17.9%;对美出口占比则从22.7%降至8.1%。 3、进口看,7月进口同比-12.4%,低于预期-4.8%和前值-6.8%;环比-6.3%,为历史同期最低,与7月PMI延续偏弱、地产续创新低、工业生产低位震荡等信号一致,指向我国经济仍属弱现实。具体看:1)农产品、原油进口大幅回落。7月我国农产品、原油进口增速分别回落14.9、19.4个百分点至-10.5%、-20.8%,拖累进口1.0、2.7个百分点;其他能源品中,成品油、天然气、煤进口增速分别为57.8%、2.7%、2.2%,合计拉动进口0.4个百分点。2)机电进口仍是主要拖累:7月我国机电产品进口同比-11.3%,强于整体进口增速,但仍拖累进口增速约4.3个百分点。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政策力度等超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