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证期货-农产品基本面数据周度变化-大豆、豆粕、豆油、玉米、生猪、棕榈油、菜籽粕、菜籽油、棉花、白糖、鸡蛋--230808

上传日期:2023-08-08 15:36:38 / 研报作者:方慧玲黄玉萍吴冰心杨云兰李兆聪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东证期货-农产品基本面数据周度变化-大豆、豆粕、豆油、玉米、生猪、棕榈油、菜籽粕、菜籽油、棉花、白糖、鸡蛋--230808.xls
大小:9.7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证期货-农产品基本面数据周度变化-大豆、豆粕、豆油、玉米、生猪、棕榈油、菜籽粕、菜籽油、棉花、白糖、鸡蛋--230808

东证期货-农产品基本面数据周度变化-大豆、豆粕、豆油、玉米、生猪、棕榈油、菜籽粕、菜籽油、棉花、白糖、鸡蛋--230808
文本预览:

《东证期货-农产品基本面数据周度变化-大豆、豆粕、豆油、玉米、生猪、棕榈油、菜籽粕、菜籽油、棉花、白糖、鸡蛋--230808(1页).xl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证期货-农产品基本面数据周度变化-大豆、豆粕、豆油、玉米、生猪、棕榈油、菜籽粕、菜籽油、棉花、白糖、鸡蛋--230808(1页).xls(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证期货《农产品基本面数据周度变化(大豆、豆粕、豆油、玉米、生猪、棕榈油、菜籽粕、菜籽油、棉花、白糖、鸡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豆一:上周豆一期价震荡。现货价波动不大,中储粮一周三次拍卖增加市场供应,且货源较好、价格与上市新豆基本持平。需求仍无亮点,拍卖成交率一般,天气炎热学校放假市场购销清淡。钢联调研显示50%贸易商看后市震荡,10%看涨,看跌比例升至40%,主要理由在于拍卖成交不高、拍卖底价可能调整。继续关注拍卖成交及底价调整情况,暂时维持后市豆一震荡观点不变。   豆粕:CBOT大豆主力在上周一大幅下跌后维持震荡。截至8月1日美豆产区干旱比例下降2%至51%,截至7月30日优良率下降2%至52%;但未来7天主产区多有降水、部分州累计降水量高达5-6英寸。产区天气好转有利大豆作物生长,令市场对美豆实现高单产重拾信心,利空价格。但另一方面,美豆出口转好又为CBOT大豆价格带来提振。随着巴西大豆出口放缓、CNF价格不断上涨,美国大豆更具竞争力。USDA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7月27日美国23/24年度大豆出口销售净增263万吨,高于市场预期;且上周USDA两次公布私人出口商向中国销售大豆的报告,累计26.6万吨,23/24年度付运。8月11日USDA将公布月度供需报告,此次报告将根据天气情况调整单产;同时8月21-24日一年一度的ProFarmer田间巡查结束后也将给出单产预估,保持密切关注。天气市已经接近尾声,美豆定产后市场将开始交易美国需求及接下来的南美23/24年度产量情况。   国内方面,美豆产区产量前景改善施压1月期价,但现货保持强势。关于进口大豆通关检验的消息不断,上周全国111家油厂大豆压榨量176.77万吨,较预估值低14.06万吨;钢联预计本周将升至195.38万吨。豆粕成交提货保持良好态势,不过油厂开机主导库存变动,截至7月28日当周油厂豆粕库存增15.31万吨至75.42万吨。展望后市,预计内强外弱、近强远弱格局持续,仍较看好远期基差。   菜粕:ICE加菜籽期货走势与CBOT大豆走势趋同,但未来一周主产区仍面临气温偏高、降水不足的局面,继续关注实际单产情况。国内方面,钢联预报8月我国进口菜籽到港约31万吨,三季度进口菜籽预计明显低于上半年。截至7月28日当周油厂菜籽库存降1.6万吨至15.9万吨,菜籽压榨量增3万吨至9.7万吨。菜粕库存略增但绝对值不高,截至7月28日油厂菜粕库存升1.14万吨至2.34万吨、华东颗粒菜粕库存升0.64万吨至2.55万吨。预计菜粕单边继续跟随豆粕偏强运行。   豆油:由于美主产区天气的改善,CBOT大豆上周继续下滑。截至7月30日当周,美豆优良率环比上周下调2个百分点至52%,低于市场预期的53%,处于低位水平。8月份仍是美豆关键生长期,且逐步接近定产,后续天气仍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天气预报显示,未来1-2周美国中西部产区将继续维持凉爽偏潮湿的天气,这将有利于作物生长的改善,或将继续给美豆价格带来压力。USDA将于8月11日公布8月供需报告,市场普遍预期USDA本次报告将下调美豆新作单产预估及期末库存预估,报告预计将显示23/24年度美豆供应进一步紧张的格局。不过,随着8月份天气的改善,市场对美豆单产预估差异较大。美豆主产区天气的改善以及巴西大豆供应充足的前景令CBOT大豆上行驱动减弱,但美豆供应紧张及天气风险尚未完全消除,USDA8月报告前,美豆期价下方空间仍将受限,后续仍需继续密切关注产区天气变化情况。因此,上游CBOT大豆市场对国际豆油价格的驱动短期向上向下均有限,而美国及巴西豆油生柴需求强劲,美豆油库存维持低位,巴西生柴强制掺混义务上调至12%,且豆油使用占比提高,令巴西豆油需求持续好转,这支持着美国及巴西良好的压榨利润。   国内方面,据Mysteel农产品调研显示,截至2023年7月28日,全国重点地区豆油商业库存约109.08万吨,较上周增加2.13万吨,处于往年同期中等水平。据悉近期海关检查严格,部分油厂有被迫延迟开机的情况,这将制约豆油的生产供应进度,进而或令豆油库存上行节奏有所放缓。据Mysteel农产品对进口大豆船期的跟踪统计,8月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940万吨,9月、10月进口大豆到港初步估计分别为600万吨、450万吨。8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预期仍较高,国内豆油累库的趋势预计将维持;不过,四季度大豆进口量预期减少或将令豆油库存有所回落,届时这或将影响到国内豆油基差的转变。综合豆油、棕榈油基本面情况看,棕榈油处于季节性高产累库期,且中印经过7月的大量采购后,后续需求或有所放缓,再加上美豆主产区天气改善,油脂市场上行驱动减弱,豆油后市料走势震荡,继续密切关注产地天气变化及需求情况。   菜油:8月份加拿大菜籽开始进入收获阶段,天气炒作的时间窗口逐步收窄,产量形势将逐步明朗。近两个月的上涨令盘面对于天气炒作及单产忧虑在很大程度上已有所反应,而加拿大统计局7月报告并未下调单产预估,最终产量可能高于市场预期。叠加美豆主产区天气改善,天气炒作带来的驱动减弱。国内方面,据Mysteel农产品数据,截至7月28日,华东菜油主要油厂商业库存为31.27万吨,较上周增加1.23万吨,处于近年来同期高位;当周沿海油厂菜籽压榨量9.7万吨,较上周增加3万吨;全国进口菜籽库存15.9万吨,环比减少1.6万吨,处于近年来同期低位水平。由于前期国内油厂采购量整体有所增加,8-9月期间菜籽到港量预期不高,国内菜油预计后续将维持去库态势。不过,国内正处于油脂的消费淡季,且菜油相对其他油脂性价比不佳,终端对菜油的消费并不是很好,菜油去库的速度缓慢。此外,9月合约进入交割前一个月,菜油库存虽下滑,但仍处于同期偏高水平,国内8-9月现货供应还是充足的,这将抑制近月合约价格的上涨。结合棕榈油、豆油基本面情况,菜油后市料偏弱震荡为主,后续需继续密切关注产地天气变化情况及菜籽菜油买船到港情况。   棕榈油:棕榈油上周盘面整体呈现窄幅震荡,国内现货价格表现略强于期货。在国际供需上,马来SPPOMA数据显示7月份马棕产量较6月上涨7.4%,较7月1-25日的2.1%有显著提高;而ITS、SGS、AmspecAgri统计的7月出口涨幅均比7月1-25日的数据有所回落,但是增幅仍高于产量。整体来看,对7月份马棕供应情况的预测相较于前期略显宽松,不过受制于出口数据较好,7月份马棕累库的幅度预计不会很大。印尼8月份B35政策的全面执行或许会提振印尼的国内消费,并且印尼提高了8月1-15日毛棕榈油的出口参考价,对出口商的出口意愿会形成一定打压,支撑了棕榈油的价格。   国内方面,上一周的棕榈油成交量有较为明显的回升,需求端有所改善,商业库存也出现了小幅度的回落。现货价格走势强于期货价格,现货基差、9-1价差皆出现明显回升,进口利润也略有改善。根据ITS的7月份马棕向中国出口的统计数据,预计8月国内仍会有较多的棕榈油到港,库存会小幅积累,短期内难以改变国内供应相对宽松的格局。   整体来看,棕榈油目前仍然处在供需双旺的格局,主产地正值增产季,中印两大进口国目前也仍处于小幅补库阶段,并且有可能为了避免年底厄尔尼诺带来的进口成本上涨,短期内继续维持高进口。未来预计短期棕榈油的走势仍然以窄幅震荡为主,中长期来看,到四季度左右厄尔尼诺的炒作开始之后或开始出现上涨,且长期来看若马来与印尼的树龄结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棕榈油的价格中枢将可能上移。   后续短期主要关注8月10日的MPOB马棕报告、印尼B35执行情况与出口政策,目前彭博对马棕7月数据的预测为出口128万吨、进口9万吨、产量156万吨、库存179万吨;而路透的预测为出口127万吨、产量158万吨、库存179万吨。若按照两家机构的预测来看,7月马棕产量与出口环比增幅都在8-9%左右,库存环比增幅在4%左右,整体仍处于累库的趋势,且增幅略大于6月,对棕榈油偏空的可能性较大。中长期关注厄尔尼诺的发展趋势以及其他相关植物油的基本面情况;国内主要关注下游棕榈油需求恢复的情况,以及豆棕、菜棕价差的走势。   白糖:ICE原糖上周继续震荡下滑,因巴西生产供应形势良好以及北半球主产国天气改善,再加上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带来的宏观经济担忧情绪打压。随着巴西中南部进入压榨生产高峰期,良好的天气配合下巴西糖厂压榨推进较快,新糖大量上市供应下,巴西原糖较ICE原糖升水有所下滑,UNICA即将公布的7月下半月压榨生产数据预计继续显示出良好的巴西糖新增供应量,或对盘面带来偏空影响,不过接下来一周巴西中南部降雨或略有增加。印度、泰国7月降水较好令市场担忧有所缓解,但未来天气仍然存在变数。据印度气象机构的天气模型显示,8月和9月降雨量预计将会减少,这可能带来单产下滑的风险。ISMA最新预估23/24榨季印度食糖产量将同比下降3.3%至3168万吨。若ISMA预期产量最终实现,则23/24榨季印度的糖出口量可能会比22/23榨季进一步减少。因此,虽然目前北半球主产国天气有所改善,但天气变数较大,主产国未来两个月的天气状况还需要继续关注;ICE白糖较原糖溢价相对较高,这将支持国际精炼厂对原糖的采购需求,ICE原糖下方空间料将受限。   国内各主产区及全国7月产销数据已公布,全国7月单月销糖50万吨,同比减少26万吨,其中广西单月销糖仅26.44万吨,为过去15年以来最低水平,在夏季冷饮消费旺季期间,该销量低于市场预期。但截至7月底全国及广西累计销糖率已逾8成,全国累计销糖率82.3%,为过去9年以来最高,其中广西累计销糖率已达83.12%;全国工业库存降至159万吨,为过去15年来最低,其中广西工业库存降至88.96万吨,同比减少103.68万吨,为13/14榨季以来最低,而据产业相关机构数据,广西第三方工业库存也不多。国内现货供应紧缺,糖厂现货报价依然坚挺,产区制糖集团主流报价区间为6850-7170元/吨,高基差将限制期货价格下方空间。国际糖市三季度贸易流预期偏过剩,或将对内外盘上方空间形成压制,但国内糖市现货供应紧张,现货基差坚挺将对郑糖形成支撑,郑糖后市料震荡,关注后续加工厂进口船货情况。   棉花:ICE棉价上周走势震荡,主力12月合约在85美分/磅一线上下波动。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带来的利空外部环境一度对盘面形成打压,疲弱的需求也令价格上涨受到制约,但美棉主产区持续的高温天气为市场提供支撑。截至7月30日,美棉优良率周环比下降5个百分点至41%,处于历史同期偏低水平;生长进度也相对落后于往年同期水平。显示出近期美棉产区高温少雨的天气给作物生长带来了压力,而天气预报显示,接下来一周,美国南部的极端高温天气还将持续,新棉生长面临的天气压力仍未得到缓解,关注后续作物生长状况的变化。作物状况若持续恶化将令美棉存在弃收率上调、单产下调的风险。USDA8月供需平衡报告即将于8月11日公布,报告可能下调美棉产量预估。印度气象部门预计8月降雨量可能低于正常水平,这或对印度棉花生产不利。不过,美棉出口数据较差,不仅陈作出口签约及装运较差,新作出口签约也不强。年度转换之际,美棉陈作超卖、且剩余资源品质不佳以及中国轮储令陈作出口合同取消增多,而新作因高温可能上市推迟且买家担忧品质下降,巴基斯坦、印度等国也在观望自己国家作物的产量表现而谨慎购买美棉。此外,目前东南亚纺织国纺织市场依旧疲软,下游需求低迷不支持国际棉价的快速上行。但考虑中国抛储及增发滑准税进口政策或将提振美棉未来的潜在需求,ICE棉价逢低买盘预计较强。再加上美棉主产区的高温天气影响,ICE棉价下方空间有限,长期方向料震荡偏上为主,后续需关注主产国天气、需求及美元走势等变化情况,关注即将公布的USDA8月供需报告。另外,12月On-Call未点价销售订单近期快速增长至历史同期偏高位水平,需警惕ICE盘面大幅波动的风险。   国内方面,郑棉上周有所回落,主力1月合约在17000一线受到支撑,上周五夜盘进一步收复跌幅,报17240元/吨。上周期价的大跌令棉花现货基差点价成交改善,现货一口价及点价基差基本稳定,22/23双28北疆机采基差仍多在CF09+800及以上,郑棉仓单也还在快速流出。储备棉轮出首周,每日挂牌量1万吨,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竞拍成交活跃,100%成交;成交均价17896元/吨,平均加价幅度逾1000元/吨,算上出库费用,则和现货价格差不多。下周储备棉销售底价17348元/吨,关注每日挂牌量是否上调以及成交加价情况。新疆新棉正面临高温热害威胁,天气预报显示,在经过7-8日短暂的下雨降温后,9-13日全疆平原大部将再度面临持续性高温天气过程,或对棉花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减产抢收的预期要到10月份才开始兑现,根据籽棉收购价的预期,我们认为1月合约理应在17000元/吨之上。   下游棉纱市场成交继续边际好转,纺织企业订单小增,其中家纺订单好转明显,局部地区织厂开机有所恢复导致整体织厂开机率有所上升,织厂对棉纱采购有所增加,令纺企棉纱库存持稳略降。但内地纺企生产亏损仍较大,平均开机率继续小幅下滑。整体而言,下游企业订单需求出现边际好转,但整体量不大,产业心态仍相对谨慎,继续关注后续订单的下达情况。   综合来看,郑棉下方空间有限,下半年整体震荡向上的趋势预计还未结束,但预计已处于本轮上行趋势的后期,后续需关注国储竞拍成交量价情况、产地天气及下游订单情况。   玉米:   一、行情回顾   本周玉米期价先震荡运行,后显著上扬,一方面是受到东北台风和强降雨的影响,市场担忧新作产情;另一方面是8月3日定向稻谷首轮拍卖高成交、高溢价,明显提振了市场信心。周五主力收盘价2767元/吨,周环比提升2.1%。现货价格则继续保持相对稳定。   二、供需分析   1、供给   对现货市场而言,定向稻谷拍卖无疑是增加了供给,只是成交仍以贸易商为主,直接参与竞拍的终端企业(如牧原、新希望)的成交占比较低,因此稻谷流向终端企业仍有一定时滞。对期货市场而言,稻谷的利多在于价格支撑线高于此前预期。此前市场对于09合约的支撑线的预估,主要参考的是稻谷拍卖底价,而此次成交价多在1770-1800元/吨,溢价100元/吨左右,因此对玉米的支撑线略有提升。稻谷首轮拍卖的提振,预计已基本释放完毕,继续关注下周的拍卖成交情况。   在台风和强降雨先后影响华北、东北地区的情况下,新玉米是否增产出现了不确定性。8月4日下午,哈尔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将防汛三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一级,据中央气象台监测,8月6日起预计台风“卡努”逐渐向日本方向移动,但11-12日东北地区中东部预计仍将受其影响,有大到暴雨。短期预计玉米期货的整体估值或仍继续抬升,远月合约涨幅预计大于近月。   2、需求   据悉,南方小麦已处于应替尽替状态,剩余的玉米需求不高,但或也较为刚性;钢联数据显示饲企玉米库存天数结束了6月下旬以来的持续缓慢上升,截至8月4日的一周为29.02天,周环比下降0.1天,饲料企业玉米的补库或已暂告一段落,下一轮补库预计在新粮上市之后。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7月以来进入底部震荡状态,截至8月4日的一周为252.7万吨,周环比提升1.6%;玉米乙醇开机率预计仍将季节性向下,玉米淀粉开机率暂不存在提升的驱动力,可能会有停机检修,预计深加工企业的补库或在新粮上市之后。   三、市场展望   由于小麦或已经“应替尽”,剩余玉米需求或较为刚性;并且终端企业在首轮稻谷的竞拍中,竞拍成功的比例也很低,故贸易商定价权或继续保持较高水平,09合约可能难以下跌,但供应增加的趋势也决定了,其上方的压力也较大,预计09将维持震荡偏强趋势。新作受台风影响,增产出现了不确定性,短期玉米合约的整体估值或都将向上抬升,且9-11价差预计将有所缩窄。   玉米淀粉:   一、行情回顾   本周玉米淀粉跟随玉米走强,周五主力收盘价3082元/吨,周环比上行1.4%。主力米粉价差缩窄,周五为315元/吨,山东、黑龙江地区现货价差继续缩小,吉林地区持平。   二、供需分析   根据钢联统计,本周淀粉企业开工率小幅度下行0.45个百分点至50.13%,但玉米加工量、淀粉产量仍处历史中等水平;因提货量触底有所回升,淀粉库存暂停上升。淀粉副产品收入有所回调,企业整体亏损因此小幅扩大。根据历史数据看,淀粉可能即将进入季节性去库状态,并且可能是通过降开机来实现。   三、市场展望   当前米粉价差已经处于低位,进一步缩小的难度或较大,预计未来一周将保持震荡运行,关注可能会出现的停机检修。   生猪:   一、行情回顾   1、期货市场   主力合约切换至LH2311。截至周五LH2311合约收盘17,490元/吨,主力与河南现货基差大幅走缩至-440元/吨(前值-2,510元/吨,周初-1,710元/吨),11-1月差走扩至205元/吨(前值-185元/吨)。   2、现货市场   1)养殖盈利:据卓创资讯监测,国内外三元交易价格周均价17.04元/公斤(前值14.98元/公斤),周均价环比上涨13.81%。养殖行业扭亏为盈,本周自繁自养头均盈利207.80元,利润周环比增加251.60元/头;外购仔猪育肥头均盈利208.27元,利润周环比增加225.81元/头。   2)供给   出栏:出栏均重企稳回升。据涌益咨询监测,周度出栏均重为120.36公斤,周环比上涨0.25%,其中150公斤以上出栏占比4.47%(前值4.32%),同期卓创资讯数据反映为交易均重周环比增加0.17%至121.00公斤。   补栏:补栏情绪无明显变化。据卓创资讯,周内全国7kg仔猪销售均价、50kg二元母猪市场报价分别为333.24元/头、1,576.25元/头,周环比分别减少6.89元/头、增加25.00元/头。据涌益咨询,周内全国15kg仔猪销售均价、50kg二元母猪市场报价分别为465元/头、1,612元/头,较上周分别增加7元/头、39元/头。   3)需求:终端对高肉价产生抵触情绪,屠宰动力不足。据卓创资讯,日均屠宰量周环比下降1.53%,鲜销率略降至91.89%(前值92.27%);同期涌益咨询样本屠宰企业日均屠宰量周环比下跌5.88%,鲜销率提升至93.80%(前值92.40%)。   二、市场展望及投资建议   各家机构公布8月样本养殖企业计划出栏量情况较7月实际出栏环比变动分别为:+1.81%(钢联)、+1.07%(卓创)、+1.20%(涌益),因7、8月出栏天数一致,故从日均的角度,出栏压力环比亦有所增加。而另一关注点在于体重再度反弹以及肉-猪比价再度向下偏离,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当前的涨价并未能从养殖端顺畅传导至终端消费。策略上,建议多看少做,产业密切关注套保机会。   鸡蛋:   本周鸡蛋现货价格继续上涨。据卓创资讯,本周主产区鸡蛋均价4.75元/斤,周环比上涨4.17%;主销区均价4.92元/斤,周环比上涨3.14%;销-产区价差略走缩至0.17元/斤(前值0.21元/斤)。期货市场,截至周五主力合约JD2309收盘4,431元/500千克,主力基差走扩至532元/500千克。   一、基本面情况   1、产能:据卓创资讯,2023年7月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11.87亿只,环比增加0.76%,同比下降0.59%,存栏逐渐趋于宽松;淘鸡出栏小幅增加至1,508万羽(前值1,461万羽),周环比增加3.22%;淘汰鸡周度均价微涨至6.372元/斤,周环比上涨0.03%;淘鸡日龄稳定在518天;养殖单位补苗积极性一般,鸡苗价格上涨至2.98元/羽。2、销区需求:销区销量略有下降,本周代表销区市场总销量7,860吨,周环比减少2.67%,同比增加6.62%。3、发货情况与库存:本周各环节余货压力不大,市场发货量有所增加,据卓创资讯,主产区代表市场日均发货量561.33吨,周环比增加0.70%,同比减少11.26%;库存小幅回升,生产库存天数回升至1.01天(前值0.98天),流通环节库存天数回升至0.82天(前值0.80天)。   二、行情展望   在产产能逐渐趋于宽松,但整体蛋鸡存栏仍处历史同期低位,预计三季度鸡蛋供应偏紧。此外,当前原料价格现货高企下养殖单位淘汰预计有限。需求端逐渐向旺季过渡,基本面总体利多蛋价走强。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