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证期货-烧碱上市系列报告-一-:烧碱产业格局解析-230807

文本预览:
烧碱产业链概况: 烧碱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其主要生产工艺是电解法中的离子膜交换法,即电解原盐溶液以生产烧碱和液氯。因此烧碱的上游原料主要是原盐。而其下游则应用广泛,涉及冶金制造、制浆造纸、印染纺织等领域。 供给:产能分布相对集中,增速或继续低位 截至2022年,中国共有烧碱产能4437万吨/年,主要集中在山东、内蒙、江苏和新疆。产能占比分别达到了26%,9%,8%,8%。但行业集中度并不高,前十大企业产能占比只有20%左右。 烧碱作为典型的两高行业,产能扩张受政策限制较为严重。过去五年年均产能增速仅2.2%。在碳中和的背景下,预计其未来产能增速或继续低位。 氯碱平衡决定企业综合利润: 由于在制备烧碱的过程中一定会副产出液氯。因此对于烧碱企业而言,影响其开工率的并非单一烧碱业务的利润,而是氯碱的综合利润。国际上通用做法是计算ECU利润(ECU利润=1氯气+1.13烧碱(折百)-1.7原盐-2700度电-500)。不过对于液氯自产自销的氯碱企业而言,ECU利润的核算方式还需要做进一步扩展,即考虑液氯制品的生产利润。在中国,液氯应用主要是以PVC为主,占比高达38%,其余细分领域则非常分散。因此对于烧碱行业而言边际产能主要出现在外卖液氯的企业和PVC企业之中。 需求:氧化铝一枝独秀,其余需求星罗棋布 烧碱需求中,氧化铝占比最高达到了33%。其近些年处于明显的扩能之中,对烧碱的需求形成了有利支撑。而其余会耗用烧碱的制浆造纸,印染纺织等领域因为细分行业众多且耗碱量不一,对其的跟踪研究就只能简而盖之了。 国内外贸易简况 国内液碱贸易多为省内区域市场销售,少有远距离运输。这使得液碱区域价差明显。而国内固碱则正好相反,其呈现出西北生产东南消费的格局。而在国际贸易中,东北亚(含中国)和北美是主要的烧碱出口地,东南亚、南美和澳大利亚则是主要的进口地。2022年由于海外能源价格大涨,海外烧碱价格持续上行,使得中国烧碱出口旺盛。但伴随着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外需走弱和海外能源价格的回落,预计2023年中国烧碱出口环比或将明显走弱。
展开>>
收起<<
《东证期货-烧碱上市系列报告-一-:烧碱产业格局解析-230807(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证期货-烧碱上市系列报告-一-:烧碱产业格局解析-230807(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证期货《烧碱上市系列报告(一):烧碱产业格局解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烧碱产业链概况: 烧碱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其主要生产工艺是电解法中的离子膜交换法,即电解原盐溶液以生产烧碱和液氯。因此烧碱的上游原料主要是原盐。而其下游则应用广泛,涉及冶金制造、制浆造纸、印染纺织等领域。 供给:产能分布相对集中,增速或继续低位 截至2022年,中国共有烧碱产能4437万吨/年,主要集中在山东、内蒙、江苏和新疆。产能占比分别达到了26%,9%,8%,8%。但行业集中度并不高,前十大企业产能占比只有20%左右。 烧碱作为典型的两高行业,产能扩张受政策限制较为严重。过去五年年均产能增速仅2.2%。在碳中和的背景下,预计其未来产能增速或继续低位。 氯碱平衡决定企业综合利润: 由于在制备烧碱的过程中一定会副产出液氯。因此对于烧碱企业而言,影响其开工率的并非单一烧碱业务的利润,而是氯碱的综合利润。国际上通用做法是计算ECU利润(ECU利润=1氯气+1.13烧碱(折百)-1.7原盐-2700度电-500)。不过对于液氯自产自销的氯碱企业而言,ECU利润的核算方式还需要做进一步扩展,即考虑液氯制品的生产利润。在中国,液氯应用主要是以PVC为主,占比高达38%,其余细分领域则非常分散。因此对于烧碱行业而言边际产能主要出现在外卖液氯的企业和PVC企业之中。 需求:氧化铝一枝独秀,其余需求星罗棋布 烧碱需求中,氧化铝占比最高达到了33%。其近些年处于明显的扩能之中,对烧碱的需求形成了有利支撑。而其余会耗用烧碱的制浆造纸,印染纺织等领域因为细分行业众多且耗碱量不一,对其的跟踪研究就只能简而盖之了。 国内外贸易简况 国内液碱贸易多为省内区域市场销售,少有远距离运输。这使得液碱区域价差明显。而国内固碱则正好相反,其呈现出西北生产东南消费的格局。而在国际贸易中,东北亚(含中国)和北美是主要的烧碱出口地,东南亚、南美和澳大利亚则是主要的进口地。2022年由于海外能源价格大涨,海外烧碱价格持续上行,使得中国烧碱出口旺盛。但伴随着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外需走弱和海外能源价格的回落,预计2023年中国烧碱出口环比或将明显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