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信期货-钢材日评-230807

文本预览:
一、行情回顾与操作建议 1.1现货市场动态与技术面走势: 8月4日,部分螺纹钢现货市场价格以下跌为主,部分热卷现货市场价格回升。郑州、石家庄、天津、贵阳、南宁、包头市场的螺纹钢价格下跌10-30元/吨,杭州市场的螺纹钢价格逆市上涨30元/吨。无锡、沈阳、杭州、昆明市场的热卷价格上涨30-50元/吨,南昌、乐从、长沙、石家庄、济南、合肥、福州、天津市场的热卷价格上涨10-20元/吨。螺纹钢2310合约日线KDJ指标前一日死叉后明显下滑;热卷2310合约日线KDJ指标连续3个交易日明显下滑。螺纹钢2310合约日线MACD指标前一日死叉后绿柱放大;热卷2310合约日线MACD红柱继续收窄,近于死叉。 1.2后市展望: 8月2日消息,中钢协《期货对钢铁行业运行影响的评估报告》提出,进一步优化已有期货品种制度、审慎推进相关新品种上市、加强期现货跨部门联合监管等建议。 8月3日消息,监管层正在加大力度查处对实体经济没有多少益处的部分大宗商品交易,涉及部分金属、化学品和煤炭等行业,这一举措或将减少市场交易量和价格波动。 上述两大消息对近期黑色金属市场影响较大,前者在协会层面确认后者涉及贸易行为监管的政策适用于钢铁行业,后者可能在更为广泛的领域抑制大宗商品价格炒作或减少物流节奏的不合理控制,这将引发一定范围内的共振式回落行情。预计后市钢材价格或震荡偏弱,建议短期买入保值或投资者及时做好风控或离场观望,而卖出保值或投资者慎重选择入场和止盈时机,避免在行情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出现流动性风险。 二、行业要闻 8月4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继续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并行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激励和引导更多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方式支持绿色低碳发展。6月末,两个工具余额分别为4530亿元和2459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433亿元和1648亿元。其中,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7500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量超过1.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8月4日,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综合司司长袁达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各部门正在抓紧落实6月份针对二季度经济运行出现新变化而出台的各项储备政策。其中引导市场利率下行,促进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扩大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发行规模等政策措施已经陆续出台实施。袁达指出,其他政策也在抓紧推进,为经济持续恢复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据中钢协统计,2023年7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349.14万吨、生铁2116.04万吨、钢材2377.85万吨。其中粗钢日产213.56万吨,环比下降4.99%;生铁日产192.37万吨,环比下降4.22%;钢材日产216.17万吨,环比下降0.35%。据此估算,本旬全国日产粗钢293.32万吨、环比下降3.49%,日产生铁247.28万吨、环比下降3.29%,日产钢材405.31万吨、环比下降0.21%。 近日,中钢协发布2023年7月下旬钢材社会库存监测旬报,7月下旬,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941万吨,环比增加9万吨,上升1.0%,库存小幅波动;比6月下旬增加16万吨,上升1.7%;比年初增加189万吨,上升25.1%;比上年同期减少132万吨,下降12.3%。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近期,钢铁、建材、有色等重点排放行业及企业积极备战,碳排放的考量逐渐从大企业向全产业链延伸。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转变将为部分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也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用能空间。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提出要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董战峰表示,碳排放双控是指实行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其重点在于约束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释放空间。更多鼓励非化石能源使用,地方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积极性会更强、力度更大,控碳更精准,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用能空间。 7月31日,中国宝武太钢集团职工在生产高品质特种钢专用纯铁新产品。高品质特种钢专用纯铁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高温合金的生产,该公司加强技术攻关,产品各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8月1日,凌钢股份发布《关于控股股东股权转让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提示性公告》,2023年7月31日,公司收到朝阳市国资委的通知,获悉朝阳市国资委与鞍钢集团已根据双方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就凌钢集团49%股权进行了交割,凌钢集团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本次股权转让后,鞍钢集团持有凌钢集团49%股权,朝阳市国资委持有凌钢集团41%股权,辽宁省财政厅持有凌钢集团10%股权,辽宁省财政厅将对应表决权委托朝阳市国资委行使。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公司控股股东仍为凌钢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朝阳市国资委。 Wind统计显示,截至8月3日,已有19家上市车企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或快报,近六成盈利,整体业绩向好。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比亚迪上半年业绩亮眼;江淮汽车上半年业绩扭亏为盈。随着竞争加剧,市场份额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此外,进入下半年,新能源车企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具体表现在新车型的加速上市,辅助驾驶能力的提升、核心技术架构的发布等。 据中证报8月4日消息,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上半年大多车企的销量未达到全年目标的一半,为完成销量目标,下半年车企有可能推出降价举措。另外,目前来看,多款重点新车型订单、交付节奏均超预期,叠加各地汽车促消费活动大面积开展,有利于进一步提振汽车消费热情,扩大汽车消费,下半年汽车销量有望快速增长。” 7月25日,世界钢铁协会(WSA)发布2023年6月份全球粗钢产量数据。6月份,全球63个纳入世界钢协统计的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为1.588亿吨,同比下降0.1%。上半年,全球粗钢产量为9.44亿吨,同比下降1.1%。从全球10大产钢国(地)来看,中国粗钢产量为9111万吨,同比提高0.4%;印度粗钢产量为1120万吨,同比提高12.9%;日本粗钢产量为730万吨,同比下降1.7%;美国粗钢产量为680万吨,同比提高0.5%;俄罗斯粗钢预估产量为580万吨,同比提高3.8%;韩国粗钢产量为550万吨,同比下降0.9%;伊朗粗钢产量为320万吨,同比提高17.4%;德国粗钢产量为290万吨,同比下降8.4%;土耳其粗钢产量为290万吨,同比下降1.5%;巴西粗钢产量为260万吨,同比下降12.5%。1-6月份,全球10大产钢国(地)中,仅有中国、印度、俄罗斯、伊朗实现产量同比增长。具体来看,中国粗钢产量为5.36亿吨,同比提高1.3%;印度粗钢产量为6790万吨,同比提高7.4%;日本粗钢产量为4380万吨,同比下降4.7%;美国粗钢产量为3990万吨,同比下降2.9%;俄罗斯粗钢预估产量为3750万吨,同比提高1.0%;韩国粗钢产量为3370万吨,同比下降0.5%;德国粗钢预估产量为1850万吨,同比下降5.3%;伊朗粗钢产量为1610万吨,同比提高4.8%;巴西粗钢产量为1600万吨,同比下降8.9%;土耳其粗钢产量为1590万吨,同比下降16.3%。
展开>>
收起<<
《建信期货-钢材日评-230807(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信期货-钢材日评-230807(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建信期货《钢材日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一、行情回顾与操作建议 1.1现货市场动态与技术面走势: 8月4日,部分螺纹钢现货市场价格以下跌为主,部分热卷现货市场价格回升。郑州、石家庄、天津、贵阳、南宁、包头市场的螺纹钢价格下跌10-30元/吨,杭州市场的螺纹钢价格逆市上涨30元/吨。无锡、沈阳、杭州、昆明市场的热卷价格上涨30-50元/吨,南昌、乐从、长沙、石家庄、济南、合肥、福州、天津市场的热卷价格上涨10-20元/吨。螺纹钢2310合约日线KDJ指标前一日死叉后明显下滑;热卷2310合约日线KDJ指标连续3个交易日明显下滑。螺纹钢2310合约日线MACD指标前一日死叉后绿柱放大;热卷2310合约日线MACD红柱继续收窄,近于死叉。 1.2后市展望: 8月2日消息,中钢协《期货对钢铁行业运行影响的评估报告》提出,进一步优化已有期货品种制度、审慎推进相关新品种上市、加强期现货跨部门联合监管等建议。 8月3日消息,监管层正在加大力度查处对实体经济没有多少益处的部分大宗商品交易,涉及部分金属、化学品和煤炭等行业,这一举措或将减少市场交易量和价格波动。 上述两大消息对近期黑色金属市场影响较大,前者在协会层面确认后者涉及贸易行为监管的政策适用于钢铁行业,后者可能在更为广泛的领域抑制大宗商品价格炒作或减少物流节奏的不合理控制,这将引发一定范围内的共振式回落行情。预计后市钢材价格或震荡偏弱,建议短期买入保值或投资者及时做好风控或离场观望,而卖出保值或投资者慎重选择入场和止盈时机,避免在行情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出现流动性风险。 二、行业要闻 8月4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继续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并行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激励和引导更多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方式支持绿色低碳发展。6月末,两个工具余额分别为4530亿元和2459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433亿元和1648亿元。其中,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7500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量超过1.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8月4日,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综合司司长袁达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各部门正在抓紧落实6月份针对二季度经济运行出现新变化而出台的各项储备政策。其中引导市场利率下行,促进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扩大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发行规模等政策措施已经陆续出台实施。袁达指出,其他政策也在抓紧推进,为经济持续恢复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据中钢协统计,2023年7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349.14万吨、生铁2116.04万吨、钢材2377.85万吨。其中粗钢日产213.56万吨,环比下降4.99%;生铁日产192.37万吨,环比下降4.22%;钢材日产216.17万吨,环比下降0.35%。据此估算,本旬全国日产粗钢293.32万吨、环比下降3.49%,日产生铁247.28万吨、环比下降3.29%,日产钢材405.31万吨、环比下降0.21%。 近日,中钢协发布2023年7月下旬钢材社会库存监测旬报,7月下旬,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941万吨,环比增加9万吨,上升1.0%,库存小幅波动;比6月下旬增加16万吨,上升1.7%;比年初增加189万吨,上升25.1%;比上年同期减少132万吨,下降12.3%。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近期,钢铁、建材、有色等重点排放行业及企业积极备战,碳排放的考量逐渐从大企业向全产业链延伸。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转变将为部分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也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用能空间。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提出要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董战峰表示,碳排放双控是指实行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其重点在于约束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释放空间。更多鼓励非化石能源使用,地方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积极性会更强、力度更大,控碳更精准,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用能空间。 7月31日,中国宝武太钢集团职工在生产高品质特种钢专用纯铁新产品。高品质特种钢专用纯铁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高温合金的生产,该公司加强技术攻关,产品各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8月1日,凌钢股份发布《关于控股股东股权转让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提示性公告》,2023年7月31日,公司收到朝阳市国资委的通知,获悉朝阳市国资委与鞍钢集团已根据双方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就凌钢集团49%股权进行了交割,凌钢集团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本次股权转让后,鞍钢集团持有凌钢集团49%股权,朝阳市国资委持有凌钢集团41%股权,辽宁省财政厅持有凌钢集团10%股权,辽宁省财政厅将对应表决权委托朝阳市国资委行使。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公司控股股东仍为凌钢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朝阳市国资委。 Wind统计显示,截至8月3日,已有19家上市车企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或快报,近六成盈利,整体业绩向好。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比亚迪上半年业绩亮眼;江淮汽车上半年业绩扭亏为盈。随着竞争加剧,市场份额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此外,进入下半年,新能源车企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具体表现在新车型的加速上市,辅助驾驶能力的提升、核心技术架构的发布等。 据中证报8月4日消息,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上半年大多车企的销量未达到全年目标的一半,为完成销量目标,下半年车企有可能推出降价举措。另外,目前来看,多款重点新车型订单、交付节奏均超预期,叠加各地汽车促消费活动大面积开展,有利于进一步提振汽车消费热情,扩大汽车消费,下半年汽车销量有望快速增长。” 7月25日,世界钢铁协会(WSA)发布2023年6月份全球粗钢产量数据。6月份,全球63个纳入世界钢协统计的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为1.588亿吨,同比下降0.1%。上半年,全球粗钢产量为9.44亿吨,同比下降1.1%。从全球10大产钢国(地)来看,中国粗钢产量为9111万吨,同比提高0.4%;印度粗钢产量为1120万吨,同比提高12.9%;日本粗钢产量为730万吨,同比下降1.7%;美国粗钢产量为680万吨,同比提高0.5%;俄罗斯粗钢预估产量为580万吨,同比提高3.8%;韩国粗钢产量为550万吨,同比下降0.9%;伊朗粗钢产量为320万吨,同比提高17.4%;德国粗钢产量为290万吨,同比下降8.4%;土耳其粗钢产量为290万吨,同比下降1.5%;巴西粗钢产量为260万吨,同比下降12.5%。1-6月份,全球10大产钢国(地)中,仅有中国、印度、俄罗斯、伊朗实现产量同比增长。具体来看,中国粗钢产量为5.36亿吨,同比提高1.3%;印度粗钢产量为6790万吨,同比提高7.4%;日本粗钢产量为4380万吨,同比下降4.7%;美国粗钢产量为3990万吨,同比下降2.9%;俄罗斯粗钢预估产量为3750万吨,同比提高1.0%;韩国粗钢产量为3370万吨,同比下降0.5%;德国粗钢预估产量为1850万吨,同比下降5.3%;伊朗粗钢产量为1610万吨,同比提高4.8%;巴西粗钢产量为1600万吨,同比下降8.9%;土耳其粗钢产量为1590万吨,同比下降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