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证券-电气设备行业动态点评:绿证核发全覆盖,绿电消费再提速-230804

文本预览:
【事项】 2023年8月3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在明确绿证范围、规范绿证核发、完善绿证交易、鼓励绿电消费等多个方面对中国可再生能源绿证制度进行了完善。 【评论】 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和绿色电力的消费凭证。绿证指可再生能源绿电电力证书,1个绿证单位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绿证交易制度于2017年1月首次提出,政策背景之一是对新能源发电政府补贴的替代,助力绿色电力企业环境价值变现。绿证初始定义范围只包含非水可再生能源,核发对象仅为陆上风电和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该制度自实施以来不断完善,在引导可再生能源消费、促进绿电消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比绿电与碳排放交易市场,绿证市场的侧重点有所差异。截至目前,我国能源领域已经形成了绿证、绿电交易和包含碳排放配额、CCER在内的碳交易三种市场机制并行的格局。从政策目的而言,三者均可助力绿电运营商环境价值变现,促进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提升。主要区别在于,绿证、绿电对提升绿电消纳的影响路径比CCER更加直接,市场参与主体更具针对性。另外,绿证交易区别于绿电交易,仅买卖绿色电力消费凭证,并不直接实际消纳绿电。 相比于2017年旧版政策,本次绿证新规在绿证定义、核发范围、核发机构、交易机制等方面有所调整。具体而言,在2017年三部门发布的《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中,绿证定义为“非水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的电力证书,核发范围仅包括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不含分布式)。而在此次新政策中,绿证定义放宽至“可再生能源”,核发范围拓展至全国风电(含分散式风电和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含分布式和光热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已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生产的全部电量。另外,绿证核发管理机构变更为国家能源局,交易机制进一步完善。 绿证新规的实施有望推动绿证交易量提升,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据绿证认购平台数据,截至2023年8月3日,全国累计核发风电绿证6927万,实现风电绿证交易2023万个,占比29.2%;全国累计核发光伏绿证4993万个,实现光伏绿证交易2153万个,占比43.1%。2023年以来无补贴风电、光伏绿证平均成交价格分别为41.7、42.2元/个,对应可为风电、光伏项目带来约0.04元/kWh的收益。随着绿证核发范围的放宽及交易机制完善,我们认为,可再生能源绿证交易量有望提升,或可助力新能源电力消纳,进而带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占比提高。 【投资建议】 绿证新规或可促进绿色电力消费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运营商有望受益。建议关注融资成本低、盈利能力强的央国企标的和经营稳健、长期布局风光发电领域的民营企业:1)水电运营商:长江电力、川投能源、华能水电等;2)风力发电运营商:龙源电力、三峡能源、广宇发展等;3)光伏发电运营商:浙江新能、芯能科技、晶科科技等。 【风险提示】 1)政策不及预期。新能源电力行业的增长依赖政策端的支持,如果政策变动不及预期,将对绿电运营商的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2)装机不及预期。装机规模扩张是绿电运营行业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若装机速度放缓,绿电运营商的成长性或被压制; 3)电价大幅下调。若未来电价大幅下调,将导致绿电项目收益率下降,进而影响绿电运营商的市场表现; 4)行业竞争加剧。电力行业相对成熟,但新能源发电尚处于成长期,参与者的增加可能引发行业竞争加剧,进而影响运营商业绩增长。
展开>>
收起<<
《东方财富证券-电气设备行业动态点评:绿证核发全覆盖,绿电消费再提速-230804(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财富证券-电气设备行业动态点评:绿证核发全覆盖,绿电消费再提速-230804(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财富证券《电气设备行业动态点评:绿证核发全覆盖,绿电消费再提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事项】 2023年8月3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在明确绿证范围、规范绿证核发、完善绿证交易、鼓励绿电消费等多个方面对中国可再生能源绿证制度进行了完善。 【评论】 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和绿色电力的消费凭证。绿证指可再生能源绿电电力证书,1个绿证单位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绿证交易制度于2017年1月首次提出,政策背景之一是对新能源发电政府补贴的替代,助力绿色电力企业环境价值变现。绿证初始定义范围只包含非水可再生能源,核发对象仅为陆上风电和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该制度自实施以来不断完善,在引导可再生能源消费、促进绿电消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比绿电与碳排放交易市场,绿证市场的侧重点有所差异。截至目前,我国能源领域已经形成了绿证、绿电交易和包含碳排放配额、CCER在内的碳交易三种市场机制并行的格局。从政策目的而言,三者均可助力绿电运营商环境价值变现,促进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提升。主要区别在于,绿证、绿电对提升绿电消纳的影响路径比CCER更加直接,市场参与主体更具针对性。另外,绿证交易区别于绿电交易,仅买卖绿色电力消费凭证,并不直接实际消纳绿电。 相比于2017年旧版政策,本次绿证新规在绿证定义、核发范围、核发机构、交易机制等方面有所调整。具体而言,在2017年三部门发布的《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中,绿证定义为“非水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的电力证书,核发范围仅包括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不含分布式)。而在此次新政策中,绿证定义放宽至“可再生能源”,核发范围拓展至全国风电(含分散式风电和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含分布式和光热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已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生产的全部电量。另外,绿证核发管理机构变更为国家能源局,交易机制进一步完善。 绿证新规的实施有望推动绿证交易量提升,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据绿证认购平台数据,截至2023年8月3日,全国累计核发风电绿证6927万,实现风电绿证交易2023万个,占比29.2%;全国累计核发光伏绿证4993万个,实现光伏绿证交易2153万个,占比43.1%。2023年以来无补贴风电、光伏绿证平均成交价格分别为41.7、42.2元/个,对应可为风电、光伏项目带来约0.04元/kWh的收益。随着绿证核发范围的放宽及交易机制完善,我们认为,可再生能源绿证交易量有望提升,或可助力新能源电力消纳,进而带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占比提高。 【投资建议】 绿证新规或可促进绿色电力消费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运营商有望受益。建议关注融资成本低、盈利能力强的央国企标的和经营稳健、长期布局风光发电领域的民营企业:1)水电运营商:长江电力、川投能源、华能水电等;2)风力发电运营商:龙源电力、三峡能源、广宇发展等;3)光伏发电运营商:浙江新能、芯能科技、晶科科技等。 【风险提示】 1)政策不及预期。新能源电力行业的增长依赖政策端的支持,如果政策变动不及预期,将对绿电运营商的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2)装机不及预期。装机规模扩张是绿电运营行业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若装机速度放缓,绿电运营商的成长性或被压制; 3)电价大幅下调。若未来电价大幅下调,将导致绿电项目收益率下降,进而影响绿电运营商的市场表现; 4)行业竞争加剧。电力行业相对成熟,但新能源发电尚处于成长期,参与者的增加可能引发行业竞争加剧,进而影响运营商业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