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0607

上传日期:2021-06-07 20:52:40 / 研报作者:陈梦洁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0607.pdf
大小:79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0607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0607
文本预览: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0607(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0607(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每日数据跟踪三大指数:沪指收跌0.21%,深证成指收跌-0.06%,创业板指收涨-0.44%申万一级板块:计算机、通信、电子上涨;电气设备、农林牧渔、房地产回调概念板块:操作系统、半导体封测、连板上涨;医疗美容、生物育种、动力电池回调成交情况与北向资金:两市成交约949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有所放量,北上资金净流出约-39.7亿元热点跟踪:QDII基金根据最新一期《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显示,6月2日,外汇局启动今年第4轮QDII额度发放,向17家机构发放QDII额度103亿美元,其中、易方达、广发、华夏、南方等8家基金公司合计新增65亿美元QDII额度。

根据基金2021年一季度报告及最新公告披露的规模数据,当前QDII基金总规模约为1811.78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底增长幅度达47.55%,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QDII额度持续发放,表明在国内投资者对香港及海外市场配置需求提升之下,投资品种不断丰富,QDII基金行业迎来发展窗口。

今年以来QDII基金中QDII另类投资基金表现突出,中位数收益达到15.34%,有接近80%的QDII另类投资基金取得正收益,而QDII债券型基金表现较差,只有不到15%的QDII债券型基金取得正收益。

此举一方面可以推动境内金融机构有序开展境外投资业务,稳步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抑制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

QDII配置全球资产,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全球金融市场。

近期全球持续处于经济向上的周期中,市场对于通胀上行的预期不断强化。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最大不确定性是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时机。

若美联储政策转向早于预期,则权益品种估值或遭遇较大冲击。

投资者后续需密切关注就业、6月中旬美联储议息会议等涉及美国货币政策的关键数据及表态。

鉴于当前不确定性较高,建议投资者以稳健为先,采取跨市场配置方式,在基金的选择上不追逐单一风格,如港股主动管理型QDII、美股标普500指数QDII、REITs-QDII等。

热点跟踪:外资持续增持中国债券根据中央结算公司数据统计,截至5月末,境外机构在该公司的债券托管量超过3.2万亿,今年前5个月境外机构投资者累计增持中国债券3784.18亿元。

外资持续增持中国债券,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外围疫情蔓延,中国经济率先修复,基本面相对优势较强,这也是在今年通胀预期和美债收益率整体上行的情况下,外资仍持续增持中国债券的原因。

二是今年3月底,MSCI指数确认将中国国债纳入债券指数,权重为5.25%,对于中国国债的被动投资增加,根据我们此前预测,富时罗素纳入中国国债后,保守预计将吸引千亿美元以上增量资金流入中国债市。

三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中国国债与其他国家债券相比具备一定利差优势,同时中国债券与国际债市较低的相关性也有利于投资风险分散。

目前国际资金对中国债券处于低配,外资持有境内债券占整个债券市场托管总量的3%,相对于美国日本还有一定差距,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随着全球三大主流债券指数全部纳入中国债券,未来还将有更多外资流入中国债市,预计6月外资增持中国债券有望超过500亿元。

在资本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提速,这也顺应了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趋势,有利于提升我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地位。

对于债券发行和信用监管体系,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通过外部监督,可以进一步提升债券发行标准,强化信用体系建设。

对于债券融资方,对外开放可以提供更多资金,帮助国内企业持续成长。

对于债券市场投资者,外资进入是竞争也是机遇。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展开>> 收起<<
相关研报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