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银证券-显示驱动芯片行业深度:面板复苏自下而上传导,供应链本土化势不可挡-230802

上传日期:2023-08-02 13:07:08 / 研报作者:苏凌瑶茅珈恺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中银证券-显示驱动芯片行业深度:面板复苏自下而上传导,供应链本土化势不可挡-230802.pdf
大小:4.5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银证券-显示驱动芯片行业深度:面板复苏自下而上传导,供应链本土化势不可挡-230802

中银证券-显示驱动芯片行业深度:面板复苏自下而上传导,供应链本土化势不可挡-230802
文本预览:

《中银证券-显示驱动芯片行业深度:面板复苏自下而上传导,供应链本土化势不可挡-230802(7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显示驱动芯片行业深度:面板复苏自下而上传导,供应链本土化势不可挡-230802(75页).pdf(7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显示驱动芯片行业深度:面板复苏自下而上传导,供应链本土化势不可挡》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DDIC是显示面板的“大脑”,短期受益于行业复苏,长期受益于供应链本土化趋势。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将资源向本土供应链倾斜的同时,中上游企业亦在积极扩产以承接转单需求。   支撑评级的要点   新技术、新应用、“OLED”对DDIC需求持续拉动。智能手机、平板、PC、电视等传统显示是DDIC的基本盘,车载显示屏、AR/VR等新型显示成为DDIC的增量市场。随着显示面板尺寸和清晰度升级,其对DDIC的数量和规格需求也在升级。相较于LCD,OLED DDIC制程更先进,工艺难度更高。新技术、新应用、“OLED”成为拉动DDIC需求的三个关键因素。   面板产业链复苏迹象已现。根据Omida数据,大尺寸液晶面板价格自2022年10月以来持续反弹,小尺寸液晶面板价格自2023年3月以来已经止跌。台湾DDIC设计企业联咏月度营收数据自2023年2月以来显著改善。面板产业链的复苏已经从下游面板环节传导至中游DDIC环节,并进一步带动上游晶圆制造和封测环节稼动率回升。   面板转移趋势确定,产业链中上游环节尚待本土化。根据Cinno Research数据,2021年中国大陆显示面板本土化率约65%,而DDIC的本土化率只有16%。以京东方、华星光电、深天马等为代表的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在自身话语权增强的同时,也逐步将供应链资源向中国大陆供应链厂商倾斜。中国大陆面板产业链中上游环节亦在积极扩产以承接转单需求。   投资建议   推荐晶合集成。DDIC工艺持续扩产以承接中国大陆和台湾设计企业转单需求。CIS、PMIC、MCU等多工艺平台升级突破技术瓶颈。   推荐汇成股份。DDIC特色工艺封测厂,深度受益于产业链复苏和本土化趋势。   推荐颀中科技。DDIC特色工艺封测厂,深度受益于产业链复苏和本土化趋势。DPS、Fan-in WLCSP等先进封测技术布局奠定未来竞争壁垒。   推荐新相微。DDIC承接本土化订单,上游供给释放突破分离型DDIC产能桎梏。自研PMIC和TCON进军DDIC配套芯片深水区。   推荐天德钰。多赛道消费电子芯片受益于产业链复苏,DDIC承接本土化订单。   推荐中颖电子。工业控制MCU有望迎来复苏,AMOLED DDIC自后装向前装市场升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不明朗,消费电子需求复苏存在不确定性。   海外液晶面板产能退出时间递延,中国大陆液晶面板扩产速度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格局恶化,行业出现价格战。   新产品和工艺平台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