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宏观点评:中美库存周期:共振补库何时开启?-230801

文本预览:
库存本质是供需变动的结果,库存周期波动是分析宏观经济的重要线索。我们年初已经发布系列报告《美国库存周期:现状、趋势、影响》、《中国库存周期:现状、趋势、影响》、《六问行业库存:现状、趋势、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目前,中美库存均仍在去化,库存水平均已在低位,市场关心后续何时能够开启补库周期、中美是否会迎来共振补库?本篇报告从美国、中国、行业三大维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核心结论:整体看,美国目前仍处在主动去库阶段,全面补库要到明年;中国目前也处在主动去库阶段,去库可能持续至三季度,此后可能低位震荡一段时间,补库要看需求何时能持续好转;明年中美存在共振补库的可能。结构看,中美部分商品(如电脑、化工品等)库存已处于低位,有望提前开启补库。 1、美国库存:仍在主动去库阶段,全面补库要到明年,个别商品有望提前开启补库。 >总量表现:从同比看,美国实际销售同比从2022年初以来持续回落,实际库存同比从2022Q3以来持续回落;从绝对值看,美国实际销售总额从2022Q2以来持续回落,实际库存总额从2023年初以来持续回落。截至2023年5月,实际销售同比处在6%的历史分位,实际库存同比处在20%的历史分位,库存销售比处在57%的历史分位。这反映出,目前美国库存周期仍处在主动去库阶段。 >产品表现:综合制造商和批发商的产品库存数据,从不同产品库存同比所处的历史分位来看,目前美国库存较高的产品主要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服装及面料、皮革制品、除石油和金属外的矿产品等;库存较低的产品主要包括:农产品原材料、木材及木制品、石油及石油产品、家具及家居摆设、电脑及配件、化学品等。 >后续展望:由于销售通常领先库存2个季度左右,中性情景下,美国销售增速有望在下半年逐步触底,这意味着明年才会开启全面补库。但由于不同产品的库存水平有较大差异,个别低库存的产品有望在下半年提前开启补库。 2、中国库存:仍在主动去库阶段,去库可能持续至三季度,补库要看需求何时持续好转。 >现状分析:仍处于主动去库阶段,名义库存已在低位,实际库存相对更高。从库存周期看,本轮去库从2022年4月开始,至今已持续14个月,1-6月工业企业营收增速-0.4%,较前值继续下行,指向目前我国库存周期仍在主动去库阶段,后续随着需求好转,可能逐步进入被动去库。从名义库存看,截至2023年6月,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累计同比2.2%,历史分位数9%左右,已处于低位。从实际库存看,剔除PPI为代表的价格因素后,1-6月实际库存累计增速3.8%,历史分位数16%左右;7月PMI产成品库存指数46.3%,历史分位数25%左右,指向实际库存水平也已较低,但高于名义库存水平。 >后续展望:去库可能持续至三季度,补库看需求何时能持续好转。从领先指标看,M1同比领先库存增速1年左右,指向下半年库存整体低位震荡;PPI同比领先库存增速3个月左右,预计PPI将于Q3触底,下半年价格仍对库存有一定压制;PMI原材料库存指数领先产成品库存PMI指数6个月左右,指向下半年实际库存弱补库或低位震荡;综合看,本轮去库可能持续至Q3左右,但库存触底后可能会低位震荡一段时间,难以迅速开始全面补库。从库存本质看,当前库存水平已较低,但库存是供需变动的结果,其达到低位后能否开始全面补库,核心在于需求端的出口、地产、消费能否持续好转。若下半年内外需求压力仍大,则库存可能会维持低位震荡;若明年出口等需求好转,则有望迎来全面补库。 3、行业库存:多数仍在主动去库,部分中游行业已在去库后期;相对库存仍高,主因需求不足、信心不足,后续各行业去库或补库幅度仍取决于需求改善情况。 >行业构成:上下游看,上游原材料、中游设备制造相关行业库存占比较高,截至2023年6月,二者分别占总体库存36.5%、42.2%,合计占比78.7%;上游采掘、下游消费分别占比2.4%、18.8%。分行业看,电子通信、电气机械、化工、汽车制造、专用设备等库存占比较高,占比均超6.0%;其中,CR5合计占比39.8%;CR10占比64.7%。 >名义库存:当前必选消费、电力热力,以及专用设备、交运设备等部分中游设备制造相关行业库存偏高,可选消费、上游采矿等库存所处分位偏低。按照库存所处阶段看,上游原材料、下游可选消费相关行业仍在主动去库阶段,中游设备相关行业已处去库后期,部分行业已经开始被动去库或主动补库(详见图表10)。>实际库存:当前上游采掘、原材料多数行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专用设备等部分中游行业,以及下游必选消费库存所处分位偏高,下游可选消费,以及电子通信、通用设备等部分中游设备制造行业库存所处分位已在低位。按照库存所处阶段看,实际已在补库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上游采掘、原材料相关行业,比如黑色、有色相关行业均已主动补库;中、下游相关行业,多数实际库存仍在去化(详见图表11)。 >相对库存:多数行业库存销售比、存货周转天数均在近年同期高位,尤其是可选消费、上游原材料相关行业显著高于往年同期,可能跟当前需求偏弱有关。其中:相对库存偏低的行业包括油气开采、汽车制造、电气机械、有色冶炼、化纤等。 风险提示:中美经济形势、地缘政治变化超预期、中国政策力度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中美库存周期:共振补库何时开启?-23080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宏观点评:中美库存周期:共振补库何时开启?-230801(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宏观点评:中美库存周期:共振补库何时开启?》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库存本质是供需变动的结果,库存周期波动是分析宏观经济的重要线索。我们年初已经发布系列报告《美国库存周期:现状、趋势、影响》、《中国库存周期:现状、趋势、影响》、《六问行业库存:现状、趋势、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目前,中美库存均仍在去化,库存水平均已在低位,市场关心后续何时能够开启补库周期、中美是否会迎来共振补库?本篇报告从美国、中国、行业三大维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核心结论:整体看,美国目前仍处在主动去库阶段,全面补库要到明年;中国目前也处在主动去库阶段,去库可能持续至三季度,此后可能低位震荡一段时间,补库要看需求何时能持续好转;明年中美存在共振补库的可能。结构看,中美部分商品(如电脑、化工品等)库存已处于低位,有望提前开启补库。 1、美国库存:仍在主动去库阶段,全面补库要到明年,个别商品有望提前开启补库。 >总量表现:从同比看,美国实际销售同比从2022年初以来持续回落,实际库存同比从2022Q3以来持续回落;从绝对值看,美国实际销售总额从2022Q2以来持续回落,实际库存总额从2023年初以来持续回落。截至2023年5月,实际销售同比处在6%的历史分位,实际库存同比处在20%的历史分位,库存销售比处在57%的历史分位。这反映出,目前美国库存周期仍处在主动去库阶段。 >产品表现:综合制造商和批发商的产品库存数据,从不同产品库存同比所处的历史分位来看,目前美国库存较高的产品主要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服装及面料、皮革制品、除石油和金属外的矿产品等;库存较低的产品主要包括:农产品原材料、木材及木制品、石油及石油产品、家具及家居摆设、电脑及配件、化学品等。 >后续展望:由于销售通常领先库存2个季度左右,中性情景下,美国销售增速有望在下半年逐步触底,这意味着明年才会开启全面补库。但由于不同产品的库存水平有较大差异,个别低库存的产品有望在下半年提前开启补库。 2、中国库存:仍在主动去库阶段,去库可能持续至三季度,补库要看需求何时持续好转。 >现状分析:仍处于主动去库阶段,名义库存已在低位,实际库存相对更高。从库存周期看,本轮去库从2022年4月开始,至今已持续14个月,1-6月工业企业营收增速-0.4%,较前值继续下行,指向目前我国库存周期仍在主动去库阶段,后续随着需求好转,可能逐步进入被动去库。从名义库存看,截至2023年6月,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累计同比2.2%,历史分位数9%左右,已处于低位。从实际库存看,剔除PPI为代表的价格因素后,1-6月实际库存累计增速3.8%,历史分位数16%左右;7月PMI产成品库存指数46.3%,历史分位数25%左右,指向实际库存水平也已较低,但高于名义库存水平。 >后续展望:去库可能持续至三季度,补库看需求何时能持续好转。从领先指标看,M1同比领先库存增速1年左右,指向下半年库存整体低位震荡;PPI同比领先库存增速3个月左右,预计PPI将于Q3触底,下半年价格仍对库存有一定压制;PMI原材料库存指数领先产成品库存PMI指数6个月左右,指向下半年实际库存弱补库或低位震荡;综合看,本轮去库可能持续至Q3左右,但库存触底后可能会低位震荡一段时间,难以迅速开始全面补库。从库存本质看,当前库存水平已较低,但库存是供需变动的结果,其达到低位后能否开始全面补库,核心在于需求端的出口、地产、消费能否持续好转。若下半年内外需求压力仍大,则库存可能会维持低位震荡;若明年出口等需求好转,则有望迎来全面补库。 3、行业库存:多数仍在主动去库,部分中游行业已在去库后期;相对库存仍高,主因需求不足、信心不足,后续各行业去库或补库幅度仍取决于需求改善情况。 >行业构成:上下游看,上游原材料、中游设备制造相关行业库存占比较高,截至2023年6月,二者分别占总体库存36.5%、42.2%,合计占比78.7%;上游采掘、下游消费分别占比2.4%、18.8%。分行业看,电子通信、电气机械、化工、汽车制造、专用设备等库存占比较高,占比均超6.0%;其中,CR5合计占比39.8%;CR10占比64.7%。 >名义库存:当前必选消费、电力热力,以及专用设备、交运设备等部分中游设备制造相关行业库存偏高,可选消费、上游采矿等库存所处分位偏低。按照库存所处阶段看,上游原材料、下游可选消费相关行业仍在主动去库阶段,中游设备相关行业已处去库后期,部分行业已经开始被动去库或主动补库(详见图表10)。>实际库存:当前上游采掘、原材料多数行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专用设备等部分中游行业,以及下游必选消费库存所处分位偏高,下游可选消费,以及电子通信、通用设备等部分中游设备制造行业库存所处分位已在低位。按照库存所处阶段看,实际已在补库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上游采掘、原材料相关行业,比如黑色、有色相关行业均已主动补库;中、下游相关行业,多数实际库存仍在去化(详见图表11)。 >相对库存:多数行业库存销售比、存货周转天数均在近年同期高位,尤其是可选消费、上游原材料相关行业显著高于往年同期,可能跟当前需求偏弱有关。其中:相对库存偏低的行业包括油气开采、汽车制造、电气机械、有色冶炼、化纤等。 风险提示:中美经济形势、地缘政治变化超预期、中国政策力度超预期。